1、 1 / 21目录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3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3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3材料 1 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共党内存在的什么错误倾向而提出的?有何意义? 4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 2,说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内容。 .4材料 3 的错误及危害是什么? 4根据材料 1、2、4,说明邓小平对坚持与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及意义。 .4请结合毛泽东的论述,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前途,并简析其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所述,分析中国革命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 4阐述党的建设在民主革命三大法宝中的重
2、要地位和在社会主义时期的现实意义。 5指出在我国消灭剥削阶级是否意味着消灭剥削阶级的人们?应该怎样做才对? 5根据材料 2、3、4,指出经过三大改造后,我国社会的阶级状况怎样? .5根据材料 2、3、4、5,指出对不同的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否不同?为什么? .5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6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邓小平为什么会在 1992 年春季以 88 岁高龄毅然视察南方? 6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国内外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 6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国内强烈反响。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7如何理解“总体上的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
3、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7说明我国一再强调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意义。 8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8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9为了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9分析说明党的十七大为什么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如何认识当前所谓“国进民退”现象?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9阐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并且谈谈在转变过
4、程中的成就和不足。 10为什么在社会主义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 10我国应该怎样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10结合现实,论述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1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1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12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1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2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12中共四代领导集体为新中国
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做出了哪些贡献? 13谈谈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主要有哪些?其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什么? 132 / 21我国工人阶级的变化,是否改变了工人阶级是国家领导阶级的地位?为什么? 13“四个尊重”中,其核心是什么?为什么? 13大学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接触到许多党员,通过对他们的沟通交流与认识理解,试谈谈怎样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14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4(1)改革开放过程中经常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去判断工作中的是非得失? 14(2
6、)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的认识。 14(1)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15(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其它经济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15(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51、根据材料 1,当时提出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为什么? .162、在此之前,为什么把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163、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是谁作的?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64、党是如何“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16(1)材料一和材
7、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16(2)结合材料,请谈谈你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 16(1) 为什么说“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2) 材料三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7(1)结合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说明为什么一些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 17(2)通过该示范区的变化,指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 .17(1)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说明,为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
8、现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 18(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18(1) “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广告说明了什么? 18(2)为什么说现在是从“中国制造”的地位上升为“中国创造”的时候了? 18(1) 结合材料回答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发展。 19(2) 结合材料回答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观?如何理解这种发展观? 19(l)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19(2)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19(1)根据材料,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两种态度,以及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是什么。 19(3)根据材料
9、 3,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191、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什么?怎样认识 20 多年的改革进程? 202、材料三中遇到的“成长的烦恼”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0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0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什么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203 / 21第一章一、材料分析题:(1)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教材 11 页)(2)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第一,在革命和
10、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第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树
11、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二、论述题: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是这个过程中先后产生的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前者为后者的产生和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
12、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3) “一脉相承”是因为,它们在基本精神上,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与时俱进”是因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侧重探索不同的重大课题,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第二章一、材料分析题:4 / 21(1)材料 1 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共党内存在的什么错误倾向而提出的?有何意义?(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 2,说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内容。(3)材料 3 的错误及危害是什么?(4)根据材料 1、2、4,说明邓小平对坚持与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及意义。答案要点(1)材料 1 主要是针对 20
13、年代末 30 年代初中共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而提出的。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最早提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对中共思想路线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2)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了科学的阐述。主要内容是: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包含解放思想的深刻涵义;必须反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 。(3
14、)材料 3 的要害是对毛泽东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将其当作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本身。其危害在于扭曲、伤害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思想僵化,工作停滞不前。(4)在新时期,邓小平坚决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赋予它新的时代特色,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辩证地统一起来,强调了解放思想对坚持实事求是的作用。这就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章一、材料分析题(1)请结合毛泽东的论述,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前途,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所述
15、,分析中国革命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答案要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其前途是发展社会主义。因为:从领导阶级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由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从世界革命阵线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从革命的指导思想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武器,从革命前途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前途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着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反帝反
16、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5 / 21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相反,它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而社会主义革命是要求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这两个革命又有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二、论述题:阐述党的建设在民主革命三大法宝中的重要地位和在社会主义
17、时期的现实意义。答案要点:(1)在民主革命中,中国人民所以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主要就是依靠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而站在中国革命前列,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运用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英勇斗争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从这一意义来说:“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2)加强党的建设,不仅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党的建设是指挥部的建设、先锋队的建设。我国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样情况下,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18、取得比较主动的地位,能否使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胜利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党能否率领全国人民正确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把我国的事情办好。我们应该从毛泽东同志的论述中得到启示,关心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冲锋陷阵的战士。第四章一、材料题(1)根据材料 1、2,指出在我国消灭剥削阶级是否意味着消灭剥削阶级的人们?应该怎样做才对? (2)根据材料 2、3、4,指出经过三大改造后,我国社会的阶级状况怎样?(3)根据材料 2、3、4、5,指出对不同的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否不同?为什么? 答案要点(1)不是。正确的作法是:一方面以不同方
19、式改变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这是改造剥削阶级的人们的决定性的步骤,因为只有剥夺了这些人的剥削手段以后,才能为他们从剥削者向劳动者的转变提供现实可能性。另一方面,在他们丧失了剥削手段以后,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改造,争取其中的绝大多数人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2)剥削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原工商业者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或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地主、富农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3)对地主阶级采取没收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对官僚资产阶级采取没收其资产,收归国有的政策;而对民
20、族资产阶级采取的则是和平赎买的政策。这是因为地主、官僚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对象,是落后的反动的生产关系的6 / 21代表;而民族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作过我们的盟友,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和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第五章二.论述题: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答案要点: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诊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 分)2、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内
21、涵包括两个方面:(1)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强调: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还不完全,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要把两个讲全了。 (2)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5 分)3、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 分)4、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
22、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5 分)二、论述题: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答案要点:(一)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4 分)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 分)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3 分)(二)1、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3 分)2
23、、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3 分)总之,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的历史成就,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4 分)三、材料分析题:1、邓小平为什么会在 1992 年春季以 88 岁高龄毅然视察南方?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作出了深刻和极其精辟的论述。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国内外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答案要点:7 / 211、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初,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能否汲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深刻教
24、训,避免来自“左”与右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使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在面临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例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2、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国内强烈反响,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1)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邓
25、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3)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要坚持两手抓,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邓小平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于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第六章一.论述题: 如何理解“总体上的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答案要点: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 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开始达到
26、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 21 世纪头 20 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二者的联系表现为:同处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战略阶段,同处于小康阶段。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其一, “总体小康”是指我们现在已达到的小康现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 21 世纪头 20 年将要达到的目标。其二,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是将目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
27、活更加殷实。二、论述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答案要点: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它包含了以下内容: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8 / 2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第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集中体
28、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第三,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四,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B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第二,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
29、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材料分析题试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理论,说明我国一再强调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意义。答案要点:(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状决定的。(2)我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在我国至少需要一百年。党一再强调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理论成果。坚持
30、这一论断,才能使我们队这个阶段的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科学的判断,有效避免犯“左”的和右的错误,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急躁情绪,脚踏实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个正确地认 识,才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思想准备,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第七章一、论述题: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答案要点: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有着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从国内
31、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的9 / 21出路也只能是改革开放。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第一,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第二,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
32、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 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第八章一、材料分析题(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2)为了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党的十七大为什么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答案要点:1、原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行业垄断。其二,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的保护。其三,灰、黑色收入及腐
33、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地域差距的存在。其五、劳动报酬占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 (7 分)2、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最终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第二,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完善分配体制。努力做到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第三、逐年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6 分)3、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尽合理,尤其是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利润和职工工资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这是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34、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将会提速。只有低收入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增长快于富人,中国的贫富差距才可能缩小。 (7 分)二、论述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如何认识当前所谓“国进民退”现象?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答案要点:(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近两年来,我国个别地方少数私营企业由于受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冲击等原因,被国有企业合并重组,一些学者指责其为“国进民退” ,认为“国进民退”是改革的“倒退” 。这是污蔑国有经济的主
35、导作用。其实,这些都是我国依10 / 21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贯彻科学发展观,依据经济发展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所进行的所有制结构调整,是完全合情、合理、合法、必要的,不应该大惊小怪。(3)一方面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首先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其次要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最后要努力寻找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得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另一方面,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首先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领域。鼓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竞争、相
36、互促进,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次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他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三、论述题:结合所学理论,联系我国经济发展实际,阐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并且谈谈在转变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足。答案要点:(1)基本思路: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项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项依靠第一、第二、第三协调带动转变;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6 分)联系实际。(4 分)(2)成就:主要谈消费如何推动
37、经济增长,扩大消费的途径和手段;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及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及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5 分)(3)不足:主要谈扩大消费的困难;第一、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 分)第九章一、材料题:(1)为什么在社会主义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2)我国应该怎样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答案要点:(1)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之所以不适合中国国情,其原因在于:第一,中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经济基础。第二,中国也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历史前提。所以,中国
38、绝不能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健全民主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制约和监督体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1 / 21二、论述题:结合现实,论述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答案要点
39、:(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2)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
40、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3)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
41、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第十章一、论述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答案要点: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二、论述题: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答案要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42、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第十一章12 / 21一.论述题: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参考答案:(1)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2)这是由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现实需要所决定的。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3)这是由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所决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有所不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
43、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局。二、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请回答:如何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参考答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1)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
44、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第十二章一、材料分析题: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案要点:第一,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性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
45、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2、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答案要点: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13 / 21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第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第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第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第十三章一、 论述题:中共四代领导集体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做出了哪些贡献?答案要点:第一,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实行了捍卫新中国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非凡的气魄和胆略从建国初到 70 年代,面临着巩固独立、谋求发展的双重任务;提出了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
46、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方针;确立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等,为我国赢得了安定的国际环境。 第二,邓小平更加完整地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作出了中国不参加任何集团,确定了“真正不结盟”战略。主张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第三,江泽民提出的新安全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第四,胡锦涛、温家宝的“和平发展”战略:十六大后,胡锦涛
47、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新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根据变化着的国际形势,适时提出“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中国和平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和平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发展,不会对世界任何国家造成威胁,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一、材料分析题1、根据材料一,谈谈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主要有哪些?其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什么?2、材料二表明的我国工人阶级的变化,是否改变了工人阶级是国家领导阶级的地位?为什么?3、在材料三的“四个尊重”中,其核心是什么?为什么?答案要点:1、工人
48、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新的社会阶层、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其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 分)2、没有改变工人阶级是国家领导阶级的地位。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由我国宪法规定,具有法律的依据和保障,不会因为阶级结构的一些变化而改变。(4 分)14 / 213、在“四个尊重”中,尊重劳动是核心。知识物化于生产资料,并为劳动者所掌握;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
49、财富。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过程是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的过程。 (4 分)二、论述题:大学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接触到许多党员,通过对他们的沟通交流与认识理解,试谈谈怎样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答案要点第一、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同步发展;第二、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第三、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第四、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第五、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三、论述题: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同富裕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第一, 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 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 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反映了改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