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毛中特期末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127769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中特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毛中特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毛中特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毛中特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毛中特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十八大文献中的选择题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才是硬道理”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2、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

3、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4、,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 三农 ”问题的 根本途径。 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

5、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

6、境污3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简答题、材料题、论述题第一章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第一、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全党的共识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2. 马克

7、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4 小步+2 大步)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

8、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两大步:

9、两大步: 两次历史飞跃,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书)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4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七章4、改革开放为何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书+PPT)?第一,就改革解放生产力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第二,就改革的广度和

10、深度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第三,就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第四,就改革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5、改革、发展、稳定间的关系以及原则(书)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发展是目的 改革是动力 稳定是前提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的经验与原则是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

11、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6、如何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书)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是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7、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书)第一、要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

12、坚持“引进来” 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5局。进一步坚持“引进来” 和“走出去”并重。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将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第八章8、先富与共富的关系(书+PPT)先富与共富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先富是共富的前提与基础,共富离不开先富的带动和促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借助先富者的示范力量或其经济实力,带动和帮助越来越多的人和地区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3、可见先富是实现共富的手段,共富是先富所要趋赴的目的。我们鼓励依靠诚实而勤奋的劳动致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更快地发展生产,是为了促成先富帮后富、后富学先富、赶先富,先富者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的你追我赶、共同前进的局面,使全国各族人民和各个地区都能够比较快地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9、如何深化收入分配的改革?(PPT)第一、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第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第三、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

14、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四、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第五、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10、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6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

15、迫要求。怎么坚持自主创新?(205-207)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1、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PPT)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2.加快

1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压力的现实要求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现实要求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全球经济新调整的现实要求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的现实要求1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是?(书)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3、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是(新农村建设意义何在)?(PPT)1、建设

17、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古人说:“食为政先”, “农为邦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3、建设新农村,是处理好城乡工农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4、建设新农村,也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14、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PPT)第一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第二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第三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7第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

18、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15、城镇化建设的意义何在?(PPT)第一,推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第二,推进城镇化是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的必然途径。第三,推进城镇化是促进工业化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第四,推进城镇化也能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第五,推进城镇化还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六,推进城镇化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 可以概括为“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品牌塑造、集群创新、开放协作” 。16、城镇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PPT)第一, “土地城镇

19、化” 快于 “人口城镇化”。第二, “城市现代化” 快于 “人口城镇化”。第三,对“城市病” 的重视超过对“ 农村病”的重视。第四,在推进城镇化中出现了一种不合理的“经营城市”倾向。第五,许多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缺乏特色。第六,城镇发展中普遍存在高消耗和高污染问题。第七,城市等级制度导致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17、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是?(PPT)一是人本城镇化。 二是城乡协调城镇化。三是特色品牌城镇化。 四是绿色低碳城镇化。五是集群城镇化。 六是市场城镇化。通过改革推进中国的“新型城镇化” 8第一, 要强调市场在城镇化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二, 第二,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第三

20、, 推进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第四,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第五, 加快福利保障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利益障碍。第六, 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新的城市建设扩张机制第七, 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第八, 尽快建立有利于城市节能减排的制度。第九章18、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间的关系是?(书)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以及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19、中国政党制有何特征?(书)第 一 , 在 我 国 的 政 党 制 度 中 , 中 国 共 产 党 是 执 政 党 , 民

21、主 党 派 是 参 政 党 , 不 是 在 野党 , 更 不 是 反 对 党 。第 二 , 中 国 共 产 党 和 各 民 主 党 派 有 着 共 同 的 根 本 利 益 和 共 同 的 目 标 , 都 以 四 项 基 本原 则 为 共 同 准 则 , 以 实 现 不 同 时 期 的 总 任 务 为 共 同 纲 领 , 以 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为共 同 理 想 。第 三 , 各 民 主 党 派 都 参 加 国 家 政 权 , 参 与 国 家 事 务 的 管 理 , 参 与 国 家 大 政 方 针 和 国家 领 导 人 选 的 协 商 , 参 与 国 家 方 针 、 政 策

22、、 法 律 、 法 规 的 制 定 执 行 。第 四 , 中 国 共 产 党 和 各 民 主 党 派 都 以 宪 法 为 根 本 活 动 准 则 , 都 受 到 宪 法 的 保 护 。20、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书)(总)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 一 , 依 法 治 国 是 中 国 共 产 党 执 政 方 式 的 重 大 转 变 , 有 利 于 加 强 和 改 善 党 的 领 导 。 第 二 , 依 法 治 国 是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 实 现 人 民

23、 当 家 作 主 的 根 本 保 证第 三 , 是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和 扩 大 对 外 开 放 的 客 观 要 求 。 一 个 比 较 成 熟的 市 场 经 济 , 必 然 要 求 并 具 有 比 较 完 备 的 法 制 。9第 四 , 依 法 治 国 是 国 家 长 治 久 安 的 重 要 保 障 。21、政治现代化目标是?(PPT)1、 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政治现代化的灵魂和主旋律,政治现代化的过程,实质就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2、 政治法制化。政治法制化是政治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意味着政治统治从人治转向法治。3、 政治分权化。现代社会的政治分权化与传统社会的政治集

24、权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和优势。4、 政治公开化。政治公开化扫除了政治封闭性、神秘化的色彩,使政治生活具有清晰度、透明感。5、 政治参与化。政治参与化是政治生活活跃和普及化的表现,公民能够合法性、经常性、广泛性地参政议政,形成社会性的政治行为。6、 政治监督化。政治监督即对政治权力实行严密、有效的的监控、制约,是现代化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显著区别。7、 政治决策科学化。现代化社会的政治决策科学化,是相对于传统社会的政治决策经验化而言的,它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分工越来越细、综合性越来越强、情况越来越复杂所要求。8、 政治管理效能化。现代化社会节奏加快,市场经济注重效率,因此也要求政治管理实现效能化。9、 政

25、治官员普选化。10、 政府机构精简化。第十章2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是(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书+PPT)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对当今世界潮流的深刻洞察与准确把握。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远谋划第二、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第三,大力增强国家凝聚力的战略建构第四、整体塑造

26、国家安全能力的重要布局第五、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境界总之,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是:对世界文明发展大趋势的深刻洞察,对文化本质性力量的深刻把握,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对自身肩负的文化使命的深刻自觉,对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对近十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刻总结,提出了我国未来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从而给未来我国社会长远的整体的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灵魂。2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书)10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7、。2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是?(书)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第十一章2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内涵)是?(书)民主法制,即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

28、爱,即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即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即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六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2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书)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29、工作方针。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27、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书)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1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30、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PPT)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真理性认识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目的和归宿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课题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浓郁的

31、民族传统文化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建和发展的理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建设主体予以实践的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它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第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吸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1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借鉴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经验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向未来,不断开拓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