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数的性质说课稿说课人:徐友莉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小数的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 2 小节的内容。本课为这一小节的第一课时,教学 P58 页-59 页例 1-例 3,完成“做一做 ”及练习十的第 1-3 题。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这部分内容安排了 3 个例题。例 1 是教学
2、小数的性质,例 2、例 3 教学小数的性质的应用。例 2 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例 3 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2、 教学目标(1) 、借助实物和直观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小数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2) 、通过小数性质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应用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通过理解小数的性质,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3、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
3、课件二、说教学教法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导入新课时,采用创设故事法导入,在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出示实物图和直观图,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应用小数的性质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借助直观图理解,掌握新知的方法,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说教学程序:
4、1、故事导入:唐僧师徒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三根分别甘蔗放进三个袋子,袋子上注明了甘蔗的长度:0.1 米、0.10 米、0.100 米。 (板书)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个子大,我吃长的。 ”说完一把抢过标着 0.100 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 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吃。 ”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师弟别吵了,其实无论哪个袋子里的甘蔗都是一样的啊。 ”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微笑点头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掌握了小数的很重要的性质,那小数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呢?学习了这节课
5、,我们就能知道其中的奥秘了。【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未知的欲望和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凝聚动力。2、教学例 1(1)请学生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指出三根甘蔗的长度。然后分别点三个学生上台指出老师手中的尽的位置。结果发现这三个学生指出的长度是同一个地方,可以引导学生说出0.1 米=0.10 米=0.10 米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找到这几个位置的。理由是什么?(0.1 米是一位小数, 0.1 米=1/10 米,把 1 米平均分成 10 分,1 份就是 1 分米。所以 0.1米=1 分米)(0.10 米是两位
6、小数, 0.10 米=10/100 米,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 份,1 份就是 1 厘米,10份是 10 厘米。所以 0.10 米=10 厘米)0.100 米是三位小数, 0.100 米=100/1000 米,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0 份,1 份是 1 毫米,100 份就是 100 毫米。所以(0.100 米=100 毫米) 。因为 1 分米=10 厘米=100 毫米 所以 0.1 米=0.10 米=0.100 米)课件直观演示,这三个小数指的是同一个位置。【设计意图】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1 米、0.10 米、0.100 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
7、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3)观察得小数的性质首先请学生观察这三个数从左往右看有什么变化?(小数的末尾添上 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请学生从右往左观察这三个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的末尾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点题)呼应课始,提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
8、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4)验证小数的性质58 页“做一做” ,学生先涂出表示的小数部分,然后比较这两个图,发现所涂部分的面积大小其实是一样的。得出结论 0.3=0.30(4)练习(课件出示)辨别下面各数中的“0” ,哪些是属于小数末尾的“0” (按位数说)0.0800 6.0300 500.0000说一说下面小数中的哪些“0”是可以去掉的0.300 30.00 11.0002 0.4050【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练习,为下面的小数的化简和改写打基础,从而使学生能正确的区分出哪些 0 是可以去掉的,哪些 0 是不能去掉的。四、小数性质的应用:1、 教学例 2:化简下面小数0.70= 105.0900= 10.000=2、 教学例 3:小数的改写0.2= 4.08= 3=六、探究练习为什么小数末尾的 0 可以去掉,整数末尾的 0 不能去年呢?七、巩固练习1、 综合应用,填空题2、 判断3、 连线八、思维拓展1、 你能在下面三个数中各点一个小数点,使它们相等吗?2、 按要求说出下面的数所有的 0 都不能去掉所有的 0 都可以去掉有的 0 可以去掉,有的 0 不能去掉四、全课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你对自己或同学有什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