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负板表面发黄问题的分析及讨论1.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6258405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负板表面发黄问题的分析及讨论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负板表面发黄问题的分析及讨论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负板表面发黄问题的分析及讨论一、问题的发现及描述:在测活性物质孔体积的简易实验中,正负板一起在纯水中浸泡 16 小时以后发现其正负板接触面有一大层淡黄色的物质(见下图) 。其产生环境为:加酸活化完后电池经 2 次 10 小时率测试及仪表 CCA 测试后解剖,取出单局在自来水中浸泡 24 小时(其间换水 4-5 次)后经 75干燥 4 小时再放入纯净水中浸泡,本意是想测试其浸水前后的重量变化来估算活物质的孔体积,没曾想发现该问题,重复该动作现像能复现。二、问题的分析及验证:(1) 问题产生的环境及分析。为找到问题产生的基本环境做了如下试验,一是将该电池的正负板分开泡 16 小时以上;二是将该电池

2、的正负板间加隔离板泡 16 小时以上;三是再取其它没经过水洗干燥的正负板在一起泡 16 小时以上;四是另外取经化成水洗干燥后的正负板一起泡 16 小时以上;结果为第一、三项没有发现该问题,第二项发现有轻微的该问题,第四项依然产生该问题。分析:第三项跟第四项的差别就在于其酸性环境的差别,一个是里面还有很多的硫酸,其发生的反应是生成白色硫酸铅,另一个是里面的硫酸基本可以忽略,但其负板上还有一定的硼酸,也处于一种弱酸环境,其正负板一起也可以组成一个微电池。(2) 黄色物质的成份分析。为验证黄色物质的成份做了如下分析:一是观查以讨论,经请教研发的林本喻老师、技术部陈副经理及另外的研发同事,跟据其外形、

3、手感及量认为可能是硼酸、硼酸盐,取一定试样放在烧杯中加热,试样并无溶解;二是在表面黄色物上滴 1.32 的硫酸,其金属光泽消失(见下图) ;三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其形状为片状,类似于鱼磷;四是在纯水中浸泡后,正板明显有增重,而负板却无明显的增重,表明负板表面还是有一层阻挡层阻挡了水分子的进入;五是取样送化验室化验,结果如下:检验结果通知单材料名称负极板表面发黄物质送检部门/人 技术部来样日期 12.7.13 试验目的 化验负极板表面发黄 物质金属成份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结果 判定Ca (%) 0.002Cu (%) 0.004Cd(%) 0.002Bi (%) 0.004Zn (%)

4、0.002Fe (%) 0.004Sb (%) 0.004Sn(%) 0.04以 Pb 计(%) 91.611含 Pb 物质以 PbO 计(% ) 98.68试验编号 SY12070 检验结果审核 试验 日期 12.7.14(3) 、经过上述试验及分析,个人认为其黄色物质的成分可能为硼酸盐、硫酸盐、木素黄酸钠及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综合体,主要成份是硼酸盐。三、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分析:根据该现像发生的环境问题,个人认为在电池的实际使用中基本不会出现这样的环境,一是正负板接触在一起,二是弱酸环境,电池在放完电后硫酸总不会是百分之百的被利用。但硼酸浸多了多少会对负板的孔隙率有一定的影响。四、一点想法:在组装的电池中不会出现这种环境,但在水洗干燥后,正负板的储存运输期间这种环境还是可能存在的,空气中的水分加上极板里的残酸及负板表面的硼酸还会形成一个酸性环境,长久储存有可能造成极板钝化及负板添加物的自放电损失。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