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州六中 2007 学年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班)高二 历史(问卷)2008-4-30温馨提示:1考试范围:历史 必修 1、必修 2(第 1-4 单元) 2考试时间:上午 9:0011: 003考试时长:120 分钟4试卷总分:150 分第卷 选择题(共 7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7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汉书说:“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其中所谓的“周制”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2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
2、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制度”包括 行省制度 皇帝制度 郡县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A B C D 3诗人爱伦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希腊的光荣在政治上表现为 A法律体系的完备 B哲学思想的成熟 C民主政治的发达 D杰出人物的汇聚4罗马法不仅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包括 它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它直接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A B C D 519 世纪英国宪法权威 W白芝浩特说:“上下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女王本人的
3、死刑判决书送到她的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材料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 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内阁行使行政权 法律权威高于国王权威 英王是“虚位元首” , “统而不治” A B C D 6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7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 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A抵制
4、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8面对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但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下列表述中符合上述内容的有 三元里人民抗英 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反帝运动 抗日战争 2A要种族不灭惟有抗战到底 当汉奸者杀 B扫荡倭寇好男儿要当兵C永远跟着毛泽东奋勇前进DA B C D9标语是战斗力,在革命战争年代尤其重要。下面四幅标语中不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101912 年成立的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美国支持C废除
5、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认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11 共产党宣言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这一使命由空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十月革命 D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21949 年年初,毛泽东、周恩来在邀请宋庆龄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电报中称“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 “中山先生遗志”是指 A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消除两极分化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320 世纪最后 30 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样的制度不同的结局说明了 A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期 B社会主义无法抗衡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
6、制度需要不断自我完善 D由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必然要经历失败和挫折14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 、 “分道扬镳” 、 “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 、 “再次较量” 、 “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 、 “跨洋握手” 、 “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 、 “跨洋握手” 、 “冰释雪融”15对下列两幅图片表述错误的是 A这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重大成就的代表B “和平之鸟”和楚辞集注是中美、中日建交的信物C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 D该局
7、面的出现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16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她身上打扮是3“妾有绣腰襦,葳蕤自身光。 ”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17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 形象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陕西民间剪纸 河北民间剪纸
8、18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缗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 ;“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19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它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D重农抑商的政策20 马可波罗行记中对日本的描述是:“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下列对这一段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表明了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社会根
9、源 B情况属实,日本确实是遍地黄金C表明马可波罗在日本掠夺了大量黄金 D可知当时的日本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1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上,有一个人在人类动力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巴斯德在生物学、牛顿在物理学、贝多芬在音乐中的地位。这个人及其发明是指 A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 B史蒂斐逊发明了火车机车C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D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221872 年 9 月 15 日纽约时报有一篇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报道。与选派这批留学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23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中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10、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 “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24读下表,安徽省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4年 代 1980 年 1981 年 1982 年粮食产量 502 亿千克 670 亿千克 715 亿千克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乡镇企业的发展 D人民公社的撤销25宣传画形象而又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面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第卷 非选择题(共 75 分)二非选择题(26 题 12 分,27 题 12
11、 分,28 题 12 分,29 题 13 分,30 题 13 分,31 题 13分)26阅读下列材料(12 分)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 ,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材料三 议事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
12、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请回答:(1) 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2 分)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2 分)(2)材料二、三、四中雅典实施的是哪两项民主制度?(2 分) 分析这两项民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4 分)(3)材料一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2 分)27阅读下列材料(12 分)材料一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五百人会议是通过抽签从十个部落中各选出 50 人组成的。每 50 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
13、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材料三 1998 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还有的地方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在选举中获得法定的当选票数时,即为正式当选。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历史上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1 分)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 分)(2)材料二中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如何?(3 分)(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何新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文5革”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4 分)(4)以上材料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
14、的什么趋势?(2 分)28阅读下列材料(12 分)材料一 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50 周年,中央代表团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在拉萨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 。宝鼎周围的浮雕分别为“签订十七条协议” “民主改革” “川藏、青藏公路通车” “毛主席派人来”“腾飞的西藏”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历史性画面。 中国青年报材料二 50 年,在西藏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比拟的巨大变化,西藏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今天的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局势稳定,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50 年的沧桑巨变揭示了一个伟大的
15、真理。摘自胡锦涛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三 去年夏天,北京至拉萨的列车开通,这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旅游热潮,游客大量涌向西藏的宗教圣也从而也引发了一场由此带来的商业和文化影响的辩论。拉萨大昭寺的一位喇嘛尼玛次仁说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好事,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2007 年 2 月 1 日参考消息请回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和重要制度是什么?(5 分)分析实行这些原则和制度产生哪些作用?(4 分)根据材料三,你乘火车沿青藏铁路去西藏旅游,应注意哪些主要问题?(3 分)29阅读下列材料(13 分)材料一 农
16、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材料二 杭州人张瀚的祖先, (明)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 “每一下机,人争鬻之” ,因此获得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至二十余张, “家业大饶” ,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材料三 中国 1957 年农业产品产量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1 分)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3 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是什么?(1 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经济因素。 (2 分)(3)材料三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1 分)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7、?(2 分)(4)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生产方式怎样的历史发展过程?(2 分)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 分)30阅读下列材料(13 分)材料一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 12 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 5 分钟。在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6图 1“克莱蒙特”号汽船 图 2 “奔驰 1 号”车材料三 19 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材料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泰州某
18、服装企业转变经营策略,积极与欧洲某跨国公司展开合作,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由外商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进行加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每出口一件衬衣,获利 0.3 美元,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但外商从每件衬衣中获利约 3 美元。请回答:(1)材料一中最先发生这个“5 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其最基本的动因是什么?(2 分)(2)从图 1 到图 2,交通工具的动力发生了什么变化?与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3 分)(3)材料三反映 19 世纪晚期“全球化”趋势增强。19 世纪末的科技革命为“全球化”趋势增强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4 分)(4)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企业怎样的发展情况?请你为
19、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4 分)31阅读下列材料(13 分)材料一 据时人 (1846 年)记载, “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材料二 1866 年方举瓒创办发昌机器厂。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在 19 世纪 70 年代,这个工厂发展很快,已经能够制造了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不过直到此时,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商企业造。90 年代,发昌机器厂终
20、于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松太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指出变化产生的原因。此变化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有何内在联系?(6 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发昌机器厂与外商企业的关系。(3 分)(3)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逐渐从无到有,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由薄弱到增强,顽强成长。材料三是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其中标有“振兴国货” “挽回利权”和“还我河山”的字样,指出如此设计的历史原因。它体现出民族火柴业顽强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什么?(4 分)7高二( )班 姓名_ 学号_ 成绩_广州六中 2007 学年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班)高二 历史(答
21、卷)第卷 非选择题(共 75 分)二非选择题(26 题 12 分,27 题 12 分,28 题 12 分,29 题 13 分,30 题 13 分,31 题 13分)28 题得分26 (12 分)(1)_(2)_(3)_27 (12 分)(1)_(2)_(3)_(4)_828 (12 分)(1)_(2)_(3)_29 (13 分)(1)_(2)_(3)_(4)_930 (13 分)(1)_(2)_(3)_(4)_31 (13 分)(1)_(2)_(3)_10广州六中 2007 学年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班)高二 历史(答案)2008-4-30第卷 选择题(共 7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5 小
22、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7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5 BBCAA 610 BBADA 1115 CCCDB 1620 CAAAA 2125 ABABC第卷 非选择题(共 75 分)二非选择题(26 题 12 分,27 题 12 分,28 题 12 分,29 题 13 分,30 题 13 分,31 题 13分)26. (12 分)(1)特点:三省分立,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 (2 分)作用: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加 强皇权。(2 分)(2)制度:公民大会、陪审法庭。(2 分)体现:抽签选举,决策方式避免了盲目性,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2 分)抽签选举体现
23、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积极性,保证了公平、公正,避免腐败。(2 分)(3)区别:材料一所述制度实质是君主专制;雅典属于民主政治。(2 分)27(12 分)(1)伯利克里时代(1 分) 特点:人民主权(1 分), 轮流执 政(1 分) (2)意义:限制了王权(1 分),保 证了议会的权力(1 分),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1 分)(3)发展:加强、扩大基层民主( 1 分),推 进农村民主制度建 设(1 分)成就: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 分);民主制度重建和完善(1 分)(4)趋势: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2 分) 28(12 分) 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 发展繁荣。 (
24、3 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分) 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 分) 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要 爱护和保护文物,注意环境保护。 (3 分)29(13 分)11(1)小农经济(1 分)特点:男耕女织(或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1 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1 分),自 给自足(1 分)(2)现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 分)原因:农业、手工业及商品经济 的发展(2 分) (3)1957 年农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 分)。 原因:“一五”计划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 分)(4)过程:从小农经济到资本主义萌芽再到社
25、会主义公有制经济(2 分)。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1 分)30(13 分)(1)英国。 (1 分)市场需求。 (1 分)(2)从蒸汽机到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2 分)石油。 (1 分)(3)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奠定 物质基础;科技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 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技术 手段。 (4 分)(4)情况:参与国际合作,企业 效益提高;单纯靠加工订货,获利微薄。 (2 分)建言献策:发展自主品牌产品;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核心竞争力;遵守规则努力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 分)(答出任意两点给 2 分,答出其它的,只要言之有理,可同样得分,
26、但不超过 2 分。 )31. (13 分)(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外国商品的冲 击。提供了市 场和劳动 力。(6 分)(2)受外商企业诱导产生;依赖外商企业的先进技术;受外商企业排挤。(3 分)(3)中国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实业救国”的影响。自 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4 分)解析:第(1)问中从材料中“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可知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从材料中“ 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可知原因是外国商品的冲击。从材料中“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冲击下纷纷破产”可知这种变化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第(2)问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
27、发动机系英商企业造”可知发昌机器厂技术相对落后,对外国有依赖性。从“90 年代 ,发昌机器厂终于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可知发昌机器厂受外商企业排挤。第(3)问可从口号中思考时代背景,斗争的 对象,从而体会其中精神。12广州六中 2007 学年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班)高二 历史(双向细目表)2008-4-30(必修 1)单元 课 选择题 非选择题第 1 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 2 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 5 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 6 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28、 第 7 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 8 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 9 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 10 课 鸦片战争 第 11 课 太平天国运动第 12 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 13 课 辛亥革命第 1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 15 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 16 课 抗日战争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 17 课 解放战争第 18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19 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 20 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 21 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
29、折发展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 22 课 祖国统一大业第 23 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外交 第 24 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 25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第 26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 27 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3(必修 2)单元 课 选择题 非选择题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 2 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 3 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 4 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第 5 课 开辟新航路 第 6 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 7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 8 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 9 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 10 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 11 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 12 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 13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