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年古诗教案.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6256590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年古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5年古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5年古诗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5年古诗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5年古诗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 1、春 思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1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译文:燕地的春草刚刚发芽,细嫩得像丝一样,秦地的桑树已经低垂着浓绿的树枝。当你心里想着归家的日子,正是我思念你断肠的时候。春风与我不相认识,为什么要吹入我的罗帐里来?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燕草如碧丝

2、,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四、 、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2 宿王昌龄隐居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2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清溪的水深不可测,隐居的地方只见一片

3、白云。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清亮的光辉好像是为了你而发出。茅亭外,夜静悄悄的,花影像睡着了一样,种药的院子里滋生出苔恨。我也要离开尘世隐居,到西山与鸾鹤作伴。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3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3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

4、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悲伤地离开了亲爱的朋友,飘荡的小船进入了烟雾之中。归舟上是洛阳的游子,回头望去,看到广陵城的树,耳边响起残余的钟声。今天在这里和你分别,何处还能再相遇。世事就像波浪中的船,不论顺流逆流又怎么能停得住呢?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5、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4子夜吴歌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4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长安城一片月色,千家万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秋风吹不尽的,总是思念玉门关的情思。什么时候才能扫平胡虏,亲人可以停止远征?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长安一片月

6、,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5、列 女 操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5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培养自学能力;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 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雄 梧 雌 桐 枝 叶 覆 盖 相

7、守 终 老 , 鸳 鸯 水 鸟 成 双 成 对 至死 相 随 。 贞 洁 的 妇 女 贵 在 为 丈 夫 殉 节 , 为 此 舍 生 才 称 得上 至 善 至 美 。 对 天 发 誓 我 心 永 远 忠 贞 不 渝 , 就 象 清 净 不起 波 澜 的 古 井 水 ! 。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梧 桐 相 待 老 , 鸳 鸯 会 双 死 。贞 女 贵 殉 夫 , 舍 生 亦 如 此 。波 澜 誓 不 起 , 妾 心 古 井 水 。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6、夜 归 鹿 门 歌 课型 校本

8、 总课时 6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 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意 译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三、朗读

9、: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山 寺 鸣 钟 昼 已 昏 , 渔 梁 渡 头 争 渡 喧 。 人 随 沙 岸 向 江 村 , 余 亦 乘 舟 归 鹿 门 。 鹿 门 月 照 开 烟 树 , 忽 到 庞 公 栖 隐 处 。 岩 扉 松 径 长 寂 寥 , 唯 有 幽 人 独 来 去 。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陶冶美的情操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7、金陵酒肆留别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7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

10、学具 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地的女子压好了酒请客人品尝。金陵的年轻朋友们多来为我送行,送与被送的人都频频举杯尽觞。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

11、累课后随笔:课题 8、鱼翁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8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傍 晚 , 渔 翁 把 船 停 泊 在 西 山 下 息 宿 ; 拂 晓 , 他 汲 起 湘 江 清 水又 燃 起 楚 竹 。烟 消 云 散 旭 日 初 升 , 不 见 他 的 人 影 ; 听 得 乃 一 声

12、 橹 响 ,忽 见 山 青 水 绿 。回 身 一 看 , 他 已 驾 舟 行 至 天 际 中 流 ; 山 岩 顶 上 , 只 有 无心 白 云 相 互 追 逐 。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9、杂诗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9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

13、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听说黄龙城,战事频频无尽期。昔日家中共赏月,可怜今日隔千里,月亮久照汉家营。少妇今怀相思意,恰如郎君别时情。谁能率兵挥大旗,一举克敌取龙城,征夫思妇永远不分。.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

14、题 10 题大庚岭北驿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10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来日我登上高山顶

15、,向北遥望故乡,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11、赠孟浩然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11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

16、.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12渡荆门送别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12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

17、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漫游。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

18、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13、 送友人课型 校本 总课时 13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苍山翠岭横卧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环绕东城流。此地一为别,你将如蓬

19、草孤独行万里。游子的行踪似天上浮云,落日难留,纵有深深情谊。挥手告别,你我各奔东西。萧萧长鸣,马匹也怨别离。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14、月夜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14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

20、,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翻译: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我在这看明月,妻子一定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只是东瞧瞧,西瞧瞧看着天上圆圆的东西:真好看,像一轮白玉盘。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什么时候才能和她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我不禁流下了眼泪,滴在了妻子的心中!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21、,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15、山居秋暝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15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

22、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16、 酬张少府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16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

23、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自己觉得没有什么高明的主见,只知道返回旧时的山林。解开衣带让松林的风吹过来,在山间明月的照耀下弹琴。你问我穷通的道理,就听江水深处渔夫唱的歌吧。 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

24、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1、 汉江临眺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1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汉水浩瀚,好像是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缥缈中。 沿江的郡邑,恰

25、似浮在水面之上;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四、 、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2、 过故人庄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2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

26、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老友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做客。村外绿树环绕,村子的四周青山斜立。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园,把酒对饮畅谈农事。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来饮酒赏花。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故人具鸡黍(sh),邀我至田家。写意插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开轩面场圃(p),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hun)来就菊花。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27、3、喜见外弟又言别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3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十年的乱离之后,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说名字才忆起

28、旧时面容。别后经历多少沧海桑田,长谈直到山寺敲响暮钟。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几重?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4、 得古原草送别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4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长

29、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5、 旅宿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5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培养自学能力;

30、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 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在旅馆中没有好朋友作伴,自己一个人凝神沉思。在寒灯下回忆旧日里的事情,听到孤雁的哀鸣惊醒难以入眠。梦见返回家乡路途遥远,到家时已经拂晓,家书到家要隔上一年。苍江上一片美好的烟雾与月色,门前有在小船上垂钓的人。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四、背诵这篇课文。培

31、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6、早秋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6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 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高大的树木拂晓看

32、来尚未凋零,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陶冶美的情操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7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7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 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

33、、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叶被秋风吹得萧萧作响,在长亭饮下美酒一瓢。残云飞到太华山,稀疏的雨点滴过中条山。苍苍的树色随着山势远去,奔腾的黄河水的声音远远地汇入大海。明天就可以到长安了,夜里还梦见隐居的生活。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8、蝉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8 时间教学目标1

34、、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35、。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9、诗作风雨课型 校本 总课时 9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

36、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著华年。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著急管繁弦。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消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10、楚江怀古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10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

37、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38、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11、除夜有怀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11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东巴西,离家多么遥远;漂泊在这艰险之地,真难容身。山峦错落,大雪下到更残漏尽;

39、孤烛一支,彻夜伴我异乡客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我与骨肉亲眷,不觉渐离渐远;只有身边僮仆,跟我越来越亲。漂泊生涯之苦,怎么经受得了?除夕一过,明日又是新年新春。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递三巴路,羇危万里身。 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 12、孤雁 课型 校本 总课时 12 时间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4、陶冶美的情操。 重难点

40、诵读并积累这首诗教具学具校本图书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一行行大雁飞回塞外不见了,你这失群的一只要飞到哪里?暮雨中呼唤伙伴,见到寒冷的塘水想下去休息却又迟疑。偷偷掠过低浮的渚云,与关塞的冷月相伴。未必会遇到弓箭的射击,但独自飞行毕竟害怕。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四、背诵这篇课文。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诵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背诵与积累课后随笔:课题13、 春宫怨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课型 校本 总课时 13 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