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顶出系统的设计顶出系统的目的是把产品从模仁中顶出。常见的顶出结构有圆顶针,扁顶,司筒,司针,直顶,斜顶,推板,推块,二次顶出等。1 顶出的管位有效长度:直径 2MM 以下的,有效长度为 10MM,以下部分可以作避空,直径 2MM 以上的,有效长度是 15MM。2 直径 2MM 以下的圆顶,作有托顶针,材料常用 SKH51,硬度:HRC58 度左右。2MM 以上的圆顶,无托顶针,材料常用 SKD61,硬度:HRC52 度左右。作有托顶针,或扁顶时,注意顶出的行程,得有足够的虚位,保证正常顶出。3 顶针的定位,成形胶位的顶针,有方向区分的顶针,是需要作定位的,常见的定位方式有三种,根据厂里的习惯来
2、定:如下图所示:当采用第三种方式时,顶针的托高为 4MM 时。销针直径为 1.5MM,当托高大于 4 时,销钉直径为 2.5MM。4 顶针的位置:原则:顶针尽量大,型号尽量小。4.1 顶针应该离开后模边至少 0.5MM,尽量不得超过 3.0MM。4.2 顶针尽量放在成品的底部,如 A 针,尽量离模芯 0.3,避免放在顶部,如 B 针。4.3 斜面上尽量不要下顶针,如一定要,应在斜面上的顶针加防滑位。4.4 碰穿面上的顶针,为了防止他撞坏前模,一般装顶针磨低 0.02MM,相当于加了个排气,同时,回针底下加弹簧,起保护作用。4.5 胶柱的顶出,有二种方式,一是胶柱下直接加顶针,起顶出和排气二种作
3、用。二是胶柱旁边下顶针,胶柱底部可以选择是否加一支排气镶针。4.6 司筒柱的顶出;有二种方式:高度在 6MM 以下的,可以选择中间镶针,二侧加顶针的方式。高度在 6MM 以上的,直接用司筒顶出。4.7 深骨位的顶出:优先选择扁顶,最后才选择底部加圆顶。5 用司筒顶出时注意:5.1 中间的孔位有没有导向的 C 角,C 角的成形有二种方式,理是成形在司针上,一是成形在司筒上。成形在司针上时,用磨床加工,成形在司筒上时,用 EDM 加工。5.2 司筒壁最小不得少于 0.8,不然加工困难。5.3 司针固定于底板上时有二种方式,一是用无头镙丝直接固定,常适合于司针较少的情况,二是用 8-12MM 厚的压板加 M5 或 M6 的镙丝固定。6 推板推块的设计:胶件内侧不适合下顶针,可胶件较深时,可以采用推板顶出,当不能顶整周时,便可以采用推块顶出。二者实质上是一样的。设计时有几点,需要注意:6.1 内侧镶件与推板接触的地方应做 3-5 度,起一个减小磨损的作用。6.2 离胶件内侧的苛芯应该有 0.3 的距离,以防碰坏苛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