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读四个国家三种农作物产量统计图,回答 13 题。1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依次是( )A巴西、印度、中国、美国B中国、美国、印度、巴西C美国、中国、印度、巴西D中国、美国、巴西、印度2人均甘蔗产量最接近的两个国家是( )A甲、乙 B乙、丙C丙、丁 D甲、丁3下列关于四个国家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国都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B丙、丁两国都是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C四个国家中,水能最丰富的是丁国D乙和丙两国高原面积都广阔解析:第 1题,巴西的甘蔗产量世界第一,因此丙为巴西,用排除法即可。第 2题,结合上题结论和各国的人口数量计算即可。第 3题,中国不是主要
2、粮食出口国;水能最丰富的是中国;美国没有广阔的高原。答案:1.D 2.A 3.B下面为四国土地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 45 题。4图中所代表的国家是( )A哈萨克斯坦、中国、德国、巴西B德国、中国、埃及、加拿大C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印度D埃及、美国、印度、巴西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读图可知,国绝大部分土地是荒漠,耕地只分布在两个狭长地带,表明该国的气候以沙漠气候为主,农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很明显,这与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土地分布模式不符,排除 B、C;国东半部区域为耕地,中间大部分区域为草原,这与中国农业的分布模式不符,排除 A,答案为 D。答案:D5关于四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3、( )A国利用丰富的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B国利用西部面积广大的草场,发展乳畜业C影响国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地形D国地处温带,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为主解析:国为埃及,主要利用河流水(尼罗河)发展灌溉农业;国为美国,其乳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西部面积广大的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国为印度,地形和降水对农作物的分布影响很大;国为巴西,地处热带。答案:C(2011芜湖模拟)下图显示的是某国家 (图中不属该国领土)玉米生产区的分布和种植、收获玉米的时间。该国在黄金和钻石等矿产品发现之前,就曾经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据此并读图,回答 68题。6依提供信息可知,该国玉米产区主要分
4、布在( )A高原地形区 B平原地形区C丘陵地形区 D盆地地形区解析:根据轮廓特点可判断出此国为南非,结合非洲地形的分布情况,该国玉米主要分布在南非高原上,A 项正确。答案:A7该国甲地的气候有别于玉米主要产区的气候,当收获玉米时期甲地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A小麦 B油菜C葡萄 D甘蔗解析: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适宜生产葡萄。玉米收获期是 4、5 月份,正值南半球的秋季,正值葡萄收获季节。答案:C8该国重点防治的环境问题是( )A森林锐减 B物种减少C荒漠化 D大气污染解析:整个非洲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问题,南非也不例外,C 项符合。答案:C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5、24 分)(2011扬州八校联考)读下图, 回答 910 题。9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B两国都有商品谷物农业C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D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10造成两国阴影区气候分布面积差异的原因是( )A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甲国比乙国显著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国比甲国小C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乙国比甲国大D国土面积:甲国比乙国大解析:由图中轮廓可知:甲国为澳大利亚,乙国为美国。第 9题,两国同为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美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南部、西部,澳大利亚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6、。第 10题,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东南风,而美国东南部地形平坦,所以澳大利亚(甲国)阴影区的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比美国(乙国)显著;乙国阴影区沿岸经过的洋流为世界上最大的洋流墨西哥湾暖流,所以乙国(美国)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比甲国(澳大利亚)阴影区受洋流的影响大。答案:9.AC 10.AC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平均预期寿命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1112 题。11从图中可以发现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关系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平均预期寿命也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国家,平均预期寿命也低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平均预期寿命较低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国
7、家,平均预期寿命较高解析:由图中可以发现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平均预期寿命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国家,平均预期寿命较高。 答案:CD12下列不符合上述关系的国家有( )A美国 B沙特阿拉伯C中国 D肯尼亚解析:沙特阿拉伯和肯尼亚虽人口增长率较高,但预期寿命并不低。答案:BD三、综合题(共 36 分)13(2011淮南模拟)读美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8 分)(1)有“金融帝国”之称的华尔街位于图中的城市,该城市是_;图中海港的船只选择最短航线前往海港,返航的时间和油料消耗都比出航少,请解释原因(不考虑货物的轻重多少)。(5 分)(2)解释图中 80 度经线附近的无霜期等值线向南弯曲
8、的原因。(3 分)(3)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描述图 A 所示地区的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10 分)解析:本题两幅图分别表示美国西岸和东北部地区,图中所示的城市是纽约,城市是旧金山。第(1)题,通过题中有关金融方面的叙述可知城市是纽约,美国东西海岸分别有墨西哥湾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在海上航行时,受洋流的影响,航速有明显的不同。因加利福尼亚寒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墨西哥湾暖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所以从到的过程中,是逆流航行,回程是顺流航行。第(2)题,美国地处北半球,正常情况下,南方(低纬)比北方(高纬)的无霜期长,图中无霜期等值线向高值弯曲,则说明弯曲地区的无霜期相对于同一纬度的相邻地区无霜期短,温
9、度低。结合美国地形知识,可知是该地地处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高,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第(3)题,图 A所示的美国西海岸地区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等。两大板块挤压形成了巨大的褶皱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该山系是由一组平行的山脉及山间高原和盆地组成。答案:(1)纽约 出航逆墨西哥湾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航行,返航时顺加利福尼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航行。(2)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高,无霜期短。(3)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地形为南北延伸的高大山地,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由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海岸山脉等平行山脉构成,山脉之间分布有宽广
10、的盆地和高原。14读“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18 分)(1)试分析甲国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区位优势。(4 分)(2)通过莱茵河由下游逆水运往欧洲最大工业区的主要矿产是_,因此该工业区进行综合整治时,在工业布局的调整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3 分)(3)根据乙国的气候特征分析,该国开发哪一种新能源具有优势?并分析乙国该新能源丰富的原因。(3 分)(4)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4 分)(5)丁是_海,近年来该海域环境污染严重,其原因是_。(4 分)解析:首先进行区域定位,图示区域为欧洲西部,甲国是德国。第(1)题,内河航运的优势需要从地形、河网的密度、河
11、流流量的稳定性、河流的通航时间等方面来分析。第(2)题,该工业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根据工业布局的变化,钢铁工业向西部集中。第(3)题,乙国位于沿海、地处西风带,风力强盛,可供开发的新能源当属风能。第(4)题,丙国为丹麦,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为多汁牧草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第(5)题,丁海域为波罗的海,沿岸人口密集和发达工业排放的大量污水使其遭受污染,封闭的海域加剧了污染程度。答案:(1)地形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水流平稳;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终年温和,河流几乎不结冰,通航时间长。(2)铁矿 把钢铁工业集中布局到西部;把炼铁高炉建在荷兰海边。(3)风能。西风强盛;地势低平,风从海洋上吹来,摩擦力小;位于沿海,气压梯度力大。(4)乳畜业 地处西风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均匀,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5)波罗的 该区域城市和人口密集,生活污水多;工业发达,工业废水多,污染物排放量大;该海域比较封闭,容易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