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共桂阳县委办公室 2009 年 10 月 15 日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关注民生县残联全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残疾人是一个性质特殊、人数众多、需要社会特别关心和关爱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县共有 5.46 万残疾人,涉及 16 万家庭人口。近年来,县残联切实履行“代表、服 务、管理 ”职能,坚持以残疾人为本,把残联工作作为关爱弱势群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真心实意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全面推进残疾人康复、文化体育、就业培训、社会保障、信访维权等各项工作,全县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事业
2、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有桂阳督查 (交 流 )第 2 期2力地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其主要做法是:一、夯实基层基础,切实增强服务残疾人的基本功能县残联单列时间短、基层网络薄弱,残疾人底子不清、信息不灵,服务残疾人的条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为此,县残联积极狠抓基层组织网络建设,想方设法改善服务残疾人的基本条件,不断提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健全 组织网络。为切实改变过去乡镇残疾人工作无机构人员、工作有布置难落实的状况,县残联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切实加强基层残联组织的建设。目前,各乡镇均设置了残联工作机构,明确了专职工作人员,县
3、财政安排了专项经费。同时,制定了对乡镇残联工作的考核办法,加强了对乡镇残联专干的管理,确保了乡镇残联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今年 7 月份之前,县残联组织各乡镇召开了残代会,选举产 生了新一届主席团和理事会,各村(社区)均成立了残协, 选聘了专职委员,全县残疾人组织得到健全和规范,服务残疾人的网络基本形成。二是完善基础设施。 鉴于残疾人对服务设施无障碍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为方便残疾人办事,县残联先后投入 20 余万元对办公楼进行了改造,添置了部分服务残疾人的设备,使残疾人倍感温馨、倍受尊重。为进一步完善服务设3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县残联大力发扬“铜头铁嘴飞毛腿” 精神,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
4、支持,积极向国家、省、市残联争取政策和资金,于 2008 年成功争取到了残疾人综合服务大楼建设项目。该综合服务大楼预计投资 650 万元,以残疾人就业培训为主,集残疾人康复、用品用具供应、就业指导、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目前,综合服务大楼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 11 月份动工,2010 年建成投入使用,可望成为全省一流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大楼。二、动员各方力量,着力形成扶残助残的强大合力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体现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好残疾人工作需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和合力。一是着力形成浓厚氛围。通过媒体宣传、印发资料、召开会议等形式以及组织残疾
5、人开展各种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活动,大力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先后制作了桂阳残疾人运动员风采、 桂阳残疾人自强模范、 桂阳扶残助残先进事迹、 桂阳义工在行动等专题片在县电视台播放,广泛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事迹。同时,桂阳信息网、 今日桂阳、 蓉城等媒体也经常宣传和报道残疾人工作,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特别是在“5.12”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灾救灾活动中,我县城区 36 名残疾人自发组织为灾区捐款 3390 元, 郴4州日报、郴州电视台、桂阳电视台等媒体先后对我县残疾人富于爱心、慷慨捐款的感人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产生了强烈的良好社会反响。近三年来,全县共制作宣传电视专题片 6 期
6、,在各种网站、报刊发表残疾人工作报道 50 余篇,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争取部门配合。宣传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全县广泛宣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极力营造了人人关心、理解、尊重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老龄协会等社会组织较好地发挥了各自扶残助残优势。红十字会、慈善协会、教育基金会等慈善团体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心捐助活动,为残疾人事业筹集善款。近几年,通过财政代捐和社会各界自愿捐献,共为残疾人事业筹得善款 180 余万元。三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组建和壮大了服务残疾人义工队伍,国家公务员、医生、教师、个体户等社会各界人士成为扶残助
7、残的重要力量。义工队伍在县残联的指导下积极为残疾人开展心理辅导、推荐和指导就业、捐钱捐物、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等。目前义工队伍已由前两年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 120 余人,每年为残疾人办好事实事 100 多件,送扶贫或慰问金达 20 多万元。今年 6 月,湖南省残联网站以桂阳县义工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5三、积极改善民生,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切实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县残联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尽心尽力帮助扶持,为全县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应有力量。一是推进康复服务,切实提高残疾人健康水平。围绕残疾人“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目标,以残疾人实际康复需求为出发点,
8、广泛开展以“助听、助明、助行、助医”为重点的菜单式“ 康复助残”活动。近几年来共投入康复 资金 150 余万元,先后为残疾人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 580 例;为 101 名贫困低视力患者免费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残疾人家长 26 人;完成聋儿康复训练 40 人,培训聋儿家长 25 人;完成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 21 人,培训智力残疾儿童家长 11 人;免费供应辅助器具 947 件,其中轮椅 515 辆;免费装配矫形器 4 例,免费装配假肢 34 例。通过“ 康复式” 扶残助残,在很大程度上弥 补了广大残疾人的生理缺陷,提高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二是强化职业培训,努力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认
9、真落实残疾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全面实行残疾人培训全免费制度,近年来共培训残疾人 3174 人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 1564 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1610 人次,有效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技能,增加了就业机会。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和推荐就业工作,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大力扶助6残疾人从业,近年来共推荐城镇残疾人就业 152 人,其中残疾人福利厂、郴州高斯贝尔公司、盲人按摩机构等集中就业 65 人,行政企事业单位分散就业和残疾人个体从业 87 人,农村残疾人稳定就业 21720 人。全县涌现了李爱宝、曹述伟、欧阳晖、卢文龙等一批残疾人个体从业先进典型,起到了很好的
10、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落实保障措施,不断促进残疾人民生改善。围绕“人人享有适度保障”目标,将残疾人 纳入城镇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为残疾人解决医保问题,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目前全县有12000 余名残疾人享受低保或五保待遇。同时,大力开展对贫困残疾人家庭的生活救助,近三年来共发放救助资金 200 多万元,惠及全县 5000 余名贫困残疾人;争取危房改造指标 95 户、改造资金 76 万元,较好地解决了无房户和危房户残疾人的住房问题。四是加强信访维权,全力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坚持把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列入残疾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了残疾人信访维权部,建立了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准确、快速地处理残疾人各种来信来访。近三年来共处理残疾人及亲属来信来访 1260件次,涉及残疾人 2781 人次,95% 的信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有力促进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在今年 6 月份郴州市城区取缔残疾人机动车非法营运工作中,县残联积极协调县稳定7办、县信访局等部门和相关乡镇主动介入,通过采取走访慰问、困难救助、车辆回购、解决低保、推荐就业等积极有效措施,有力地维护了我县 16 名残疾人车主的利益,妥善处置好了这一群体性上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