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 义 判 断 题 集 粹2007-4-24 整理 从 2002 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试题中,在判断推理部分出现了定义判断这一题型。这部分试题先给考生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给出一组事物或行为的例子,要求考生从中选出最为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选项。近几年该部分命题情况如下:2002 年(A 卷有,B 卷无)10 道题;内容主要涉及法律(刑法、民法、行政法) 、科学,以法律为主。2003 年(AB 卷均有)10 道题;主要内容为法律(民法类、刑法、法理) 。2004 年(AB 卷均有)10 道题;主要内容为法律(民法类、税法、行政法、 ) 。2005 年(一二卷均有)10 道题;考察内容
2、多样化(行政管理、哲学、组织行为学等),涉及到法律部分的仅有两道题,且定义的内容较为陌生。2006 年 10 道题;考察的内容又向法律倾斜(5 道) 。综观这几年的命题趋势,我们可以看到:试题内容以法律为主,但在试题的生僻性和考察范围的广泛性上却有所增加。另外,我们还应看到,出题者的目的并不以相关背景知识的考察为重点,其目的是考察我们的判断推理能力。但这并不是说这些背景知识不重要,相反,掌握这些知识更有助于我们答题,增加我们考试的胜算。那么,这类题到底应该怎么解答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找准定义里面的关键词或句子。请看下面例题:例题 1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实施的国家限制或禁止经营的、扰乱
3、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倒卖行为。根据以上定义,下面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是:A.浙江省某市区王某注册了“鑫源经贸有限公司”,采用销售提成和发展下线提成等方式,组织、吸收全国各地 9800 余名营销员,进行服饰、保健品、皮具、健身器材等商品的传销活动,传销额达千万余元B.东北的杨某在网上注册成立了一家化妆品批发及零售公司,现在拥有网上注册会员一万多名,这些会员大都在网上订货,并通过银行转账方式交款提货C.北京的陈某和李某,通过在商场及街头散发传单等宣传方式,为一家并不存在的美容院做广告宣传,骗取二百多名女性成为他们的会员,通过收取入会费获利一万八千元D.学校图书馆的老师,私自将国外捐赠的珍贵图书拿出去卖
4、,获利八千多元解析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几个关键词: “违反国家规定”、 “国家限制或禁止经营”、 “扰乱市场秩序”、 “倒卖行为” 。B 选项为合法经营行为;D 选项虽然“违反国家规定”、 “国家限制或禁止经营”,但不是“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比较难排除的是 C 选项,陈某和李某的行为虽然“违反国家规定”,但其违法的原因不是从事“国家限制或禁止的经营”,而是实施欺诈行为,构成的应该是诈骗罪。A 选项符合题干要求,所以选 A。例题 2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再分配,形成专门消费基金,对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时进行社会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
5、制度。下列属于社会保险的是:A工伤保险B退伍军人安置费C国家向洪水灾区发放救济D旅客人身伤害保险解析 A 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定义的对象是 “劳动者”,而且是“ 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的”劳动者;B 的对象是退伍军人;C 的对象是灾民;D 的对象是旅客。只有 A 符合定义中对象的要求,所以正确答案是 A。定义判断 一、考点透视定义判断主要考查应试者运用标准进行判断的能力。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件或行为方面的例子,要求应试者根据给出的定义,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件或行为。题干中给出的定义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这种题型当时是为法、检系统职业能
6、力测验而开发的一种题型。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开始,这种题型开始在 A 类考卷中出现。2004 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 A、B 类考卷中都出现过。做好这种题的关键在于紧紧扣住题目中给出的定义,尤其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信息的关键词。二、题型解要【例题 1】代理:是代理人依据被代理人的委托,或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或有关单位的指定,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这种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不属于代理行为的是( )A.张某与王某本是邻居,后因发生民事纠纷而对簿公堂。考虑到自己对法律常识不太了解,王某请了一位律师请他全权
7、代表自己出庭打这场官司。王某最终打赢了这场官司B.六年级的小学生陈明受到社会无业人员的影响和教唆,整天寻衅滋事,偷鸡摸狗,不务正业。一次他在偷东西时被人发现,物主下手过重,打得陈明双腿骨折。其父母很生气,立即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给予赔偿C.某社会混混在武汉以为国内某一名牌大学分校招生为名,骗取了大量学费,然后他卷起赃款逃跑了D.张某是一正在服刑人员,其家中除了妻子之外没有别的亲属。祸不单行的是,其妻子由于受到同村流氓的侮辱而上吊自杀。张某十分气愤,要向法院提出起诉。由于其正在服刑,家中又无其他人可以代诉,于是地方法院指定了一名律师代他打这场官司【解析】答案为 C。先分析代理的定义,代理有三种形
8、式,一种是委托代理,一种是法定代理,还有一种称为是指定代理。代理行为必须在代理权限内实施,其后果由被代理人来承担。我们先看题中的第一个事例,王某请了一位律师,并授权他代自己打官司,这属于委托代理;第二个事例当中,陈明是一个六年级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在该事例中陈明的权益受到损害,其父母自然就成为其法定的代理人,替他讨回公道。再看第四个事例,由于张某正在服刑,无人可以代他诉讼,因此法院为他指定了代理人,这属于指定代理。而第三个事例中,无业人员与该名牌大学之间并无任何代理关系,这纯粹属于一种诈骗行为。题目的要求是要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不符合代理定义的,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应该选
9、 C。【例题 2】谋杀:是指一个人不但企图造成另一个人的死亡,而且也造成了这个人的死亡;或者由于一个人的行为,明明知道其正在做着一件可能造成另外的人被杀的危险事情,其仍然不顾别人生命而造成他人的死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种情况属于谋杀?( )A.于力清与妻子发生争吵,打了她一巴掌,为的是不让她再哭,不料将她打倒,她在倒地时,头碰到地板上。后来由于头部受伤而死亡B.一位老人得了一种绝症,不能忍受痛苦,请求护士给他服用致死剂量的安眠药,这个护士非常同情老人,就给了他,结果老人死亡C.曾宪以每小时 25 公里的速度在拥挤的公路上驾车行驶。没留神,他失去了对汽车的控制,碰上另外一辆汽车并引起爆炸,结果
10、同车人赵某死亡D.汤啸,动物园管理员,在动物园打扫老虎的笼子,打扫完后,他忘了锁门就离去。结果老虎从笼子里跑出来,咬死了一名游客【解析】答案为 B。护士是知道多大剂量的安眠药会致人于死地的,她把那么大剂量的安眠药给老人,对事情的后果是非常清楚的,尽管这位护士是在老人的苦苦请求下实施的行为,从表面上看还是对病人的同情,但从定义而言她的行为是谋杀。故 B 为正确答案。【例题 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A.一个歹徒企图抢劫一位先生的包,不料他看错了人,这位先生是一位身着便衣的警察,两个人一交手,歹
11、徒发现自己不是对手,于是落荒而逃B.一中学生因成绩不好而被老师罚站,自觉颜面尽失,于是趁夜色带了一把刀闯入老师家要把老师杀掉。这位老师虽然身体瘦弱,但却沉着冷静,她展开了心理攻势,使这位学生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刀C.一个盗窃集团瞄上了一家大公司,准备伺机行窃。后来听说该公司由于一笔大买卖翻了船,现已濒临破产,于是打消了偷盗该公司的念头D.一大学生得知其父母在家中受人百般欺凌,十分气愤,瞅了个机会把人打死了。后来他醒悟过来了,十分后悔,马上跑到公安局自首【解析】答案为 B。从题中定义知道,犯罪中止有几个特点:第一是行为必须是发生于正在犯罪中,第二是犯罪分子必须自动放弃犯罪,第三,
12、必须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A 项中,犯罪分子并非自动地放弃了犯罪,而是在受害者的反抗下导致犯罪未遂;选项 B中,该学生持刀闯入老师家中,已经着手犯罪,在老师的心理攻势之下,自动放弃了犯罪行为,而该犯罪行为是他完全有能力完成的,再者,从他放下手中的刀这一行为来看,已经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发生,因而属于犯罪中止;选项 C 中由于犯罪行为还未发生,只处于预备阶段;选项 D 中该大学生的行为已经导致了犯罪结果发生,也就不成为犯罪中止了;故正确选项是 B。【例题 4】漏税: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税款滞纳
13、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漏税行为的是( )A.杜某开了一家书店,税务部门规定对他的税款实行查账征收。当顾客不要求开发票时,他就不开发票;而当有大笔交易并且客户要求开发票时,他就将发票客户联撕下来,客户联与存根联分别填写,客户联上按实际数字填写,而存根联上则填写较小的数字B.某著名歌星在某城市举行了一场个人演唱会,票房收入高达 40 万元,根据演出协议,这位歌星拿到了票房收入的 25约 10 万元。第二天,该歌星又开赴另一城市演出去了C.张大伯是一家小商店的店主,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税务管理部门核定他每月缴税款 500元,他每个月都准时到税务局主动缴纳税款,但上个月由于家中出了事情,几乎没
14、有营业,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赢利,因此他就没有到税务局去交纳税款D.黄兴是一个屠夫,他干这一行已经好多年了,最近猪肉紧缺,价格上涨很快,县物价局对猪肉作了最高限价。由于购买生猪的价格又很高,他们的利润很低。为此。黄兴对税务征管员说,如果政府不取消限价,他们就不缴纳税款【解析】答案为 B。漏税这一定义十分简单,要做这道题,其实只要注意一点“并非故意”就够了。在题中举的四个事例中,都涉及没有缴纳或拒绝缴纳税款的问题。但是第一个事例中,杜某显然是故意的,他不是在漏税,而是在逃税;第三个,张大伯因为没有营业而不缴税款,他并不是不知道该缴税款,所以也是故意的;第四个事例中黄兴与第三个事例中的事情有点相似,但
15、他不仅不是漏税,更像是抗税了。只有第二个例子中,该著名歌星也许是不知道该缴纳个人所得税,也许认为这笔税款该由举办方支付,他没有缴税并非是故意的。【例题 5】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公共财产、本人或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根据上述定义,下面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 )A.某人白天发现工厂有一批零件散落在外面,没有收入库房。晚上他翻墙进入工厂,准备把这些零件偷出去。不料被工厂保卫看见,两人在扭打过程中,该人无意中打到保安的头上,造成保安严重的脑震荡B.某人在街上闲逛时,发现一个较大点儿的孩子在欺负一个较小的
16、孩子。他实在看不下去,于是走过去拳打脚踢,把那个较大的小孩打成重伤C.江工程师在下班途中听到有人在喊救命,走过去发现有三个小流氓在欺负一个青年女性,他大喊一声,谁知三人不但不跑,而围了上来,他双拳难敌六手,不得已掏出随身带的水果刀,捅了其中一人一刀抽身跑了D.一民警在制止一起暴力事件中,被一歹徒打了一枪,当场死亡【解析】答案为 C。A 项中的工人在偷窃时被保安发现,保安并非不法侵害人。B 项中较大的小孩对较小的孩子的行为并非不法侵害。D 项是不法侵害人歹徒对民警的故意杀害。根据定义,只有 C 项符合定义。三、答题技巧 解答定义判断题时,可以借鉴以下方法:把握定义的关键词和核心意思。定义是揭示概
17、念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所谓特有属性就是该类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点,把握定义也就是把握这个区别点。比如要了解“歧视” ,就要把握“歧视” 与非歧视行为的本质不同,在抓住了表达特有属性的关键词后,再阅读下面给出的选项,选出符合定义的选项。解答定义判断题时,考生应从定义本身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借自己已有的概念去衡量,特别是当试题的定义与自己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题目中的定义为准。四、考题例析1.(2002 年( A),定义判断第 3 题)【原题】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中,甲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A.甲、乙、丙、丁四人预谋某晚去某超市
18、盗窃,由甲提供一辆三轮车。届时甲因害怕未去,由乙、丙、丁三人用甲提供的三轮车盗走超市的大批名贵手表B.甲与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甲得知乙一人在家,便携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病,只得返回家中C.甲于某日携带匕首前往乙家,准备杀乙泄愤,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D.甲在树丛中向仇人乙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饶,甲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不再开枪【解析】答案为 A。由这一定义可知犯罪预备一是未实施犯罪,二是为犯罪准备工具或制造条件。选项 A 中甲未实施犯罪,但为犯罪准备工具,是犯罪预备;而选项 B、C 、D 中甲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因主客观原因中止,属于犯罪中止。2.(
19、2002 年( A),定义判断第 5 题)【原题】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与丙构成共同犯罪B.赵某之妻提出离婚,赵坚决反对,并与其好友高某商量对策。高某说,想办法把她脸弄伤,让她不能再嫁人。于是两人合谋买了一瓶强酸装入喷雾器内,并约定某晚一起去赵妻娘家,毁其妻容貌。当晚,高某的小孩患急性痢疾,高失约未去,赵独自一人毁了其妻容貌。赵某与高某构成共同犯罪C.甲将依法持有的猎枪寄存乙处,某日甲至乙处。对乙讲明,要用该枪杀丙,请乙交还猎枪,甲遂持枪杀丙。
20、甲乙构成共同犯罪D.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携带管制刀具进入一狭窄街巷抢劫。张叫李把住街口,防止他人进来,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现金 3000 元。张欲独吞此款,对李讲该妇女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李信以为真。张、李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解析】答案为 D。共同犯罪的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二人以上,二是故意犯罪,三是共同犯罪。选项 A 中丙没有犯罪故意;选项 B 中一人实施犯罪;选项 C 中也是一人实施犯罪;选项 D 中李某虽未分得赃款,但不影响其犯罪定性,属于共同犯罪。3.(2002 年( A),定义判断第 10 题)【原题】隐私权:是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个人的名誉和形象,个人对其
21、个人行为和个人材料保密,不让他人非法获知的权利。下面属于隐私权的是( )A.某明星拒绝向司法机关透露和某涉嫌贪污犯之间交往细节的权利B.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保守自己在案发时间的行为秘密的权利C.某涉嫌贪污犯向媒体保守自己收入来源秘密的权利D.某已婚官员对新闻媒体不承认和某女之间存在婚外恋的权利【解析】答案为 D。A、B、 C 项均是违反法律的事实,不受法律保护,谈不上隐私权,D项虽是违背道德的行为,但不违反法律,故其隐私权受法律保护。4.(2003 年( A),定义判断第 2 题)【原题】反诉:是指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被告针对与原诉有联系的行为,提起独立诉讼请求的行为。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属
22、于反诉的是( )A.老师起诉学生借钱不还,学生起诉老师剽窃B.原告起诉离婚,被告请求法院确认婚姻关系本来就是无效C.原告起诉,要求被告按买卖合同交货,被告起诉供货商未能按时交货D.原告起诉被告居住的房屋所有权是他的,被告请求法院让原告偿还欠款【解析】答案为 B。反诉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求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二是要求与原诉有联系。选项 A、D 诉讼请求由与原诉无联系;选项 C 诉讼请求中与原诉有联系,但不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选项 B 诉讼请求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是被告针对原诉有联系的行为,是提起独立诉讼请求的行为。5.(2003 年( B),定义判断第 8 题)【原题】刑事责任能力:刑事犯罪
23、人在实施犯罪时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和社会意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主体实行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下列情况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是( )A.一个 13 岁男孩将同学打成骨折B.张某酒后强奸了饭店的服务员C.李某在精神病发作时纵火烧了汽车D.酒后驾车撞坏了别人的汽车【解析】答案为 B。13 岁男孩和精神病人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故排除 A、C;撞坏别人的汽车不构成刑事犯罪,排除 D;酒后犯罪的张某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故 B 为正确选项。6.(2003 年( B),定义判断第 9 题)【原题】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或障碍,而使犯罪未得逞。
24、下列不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A.杨某预谋实施抢劫。一次,他怀揣水果刀,跟踪从银行取款出来的女子,因周围行人较多,便一直尾随该女子到其住处,但始终没机会下手B.福尔摩斯得知有人要暗害他,于是在房间内放置了和自己一样大小的蜡像。后来凶手朝房内开枪,击中蜡像的头部,而真正的福尔摩斯则安然无恙C.甲乙二人系邻居,因为口角乙对甲怀恨在心。在一天深夜,乙悄悄从家里溜出来,准备给甲家的仓库放一把火,火势刚刚开始变大的时候,天上下起了暴雨,将火种浇灭D.秦某因为失恋,痛恨所有的女人并开始疯狂报复。一天夜晚,正当他准备从背后袭击一名女子时,发现其背影和自己以前的女朋友非常相似,不禁心中一软,放弃了原来的打算【解
25、析】答案为 D。犯罪未遂概念中的关键一点即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或障碍造成。A 中的原因是由于人多无法下手,B 中的原因是因为认错了枪击对象, C 中的原因是因为天下暴雨浇灭火种,都是意志以外的原因和障碍,而选项 D 中秦某因心软而未着手犯罪,属于本人意志,为犯罪中止。五、单元强化1.荣誉激励法:就是领导者根据人们希望得到社会和集体尊重的心理需要,对于那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给予相应荣誉的一种激励方法。下列不属于荣誉激励法运用条件的一项是( )A.人有得到社会和集体尊重的心理需要B.被用荣誉激励法激励的行为必须对社会或集体组织有较大贡献C.必须是领导者个人欣赏认可D.荣誉应有一定的社会感召力和影
26、响力 2.晕轮效应: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时的一种“以偏概全” 的倾向,也就是说当个体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据此,下列哪句话表现了典型的晕轮效应?( )A.李兴认为同事阿芳是个勤劳、热情的人,每天都提前到办公室帮助大家打扫卫生,可是有一天,阿芳没有帮她送报纸,李兴不免心中就犯嘀咕:原来阿芳也不是那么热情B.高中一年级新生尹田目,发现第一天给他上英语课的老师漂亮,回家后他就不停地向家人诉说老师漂亮;对学生和蔼;讲课特别有经验C.张莉第一次外出旅游,妈妈告诉她旅途上可能会遇到小偷,上了火车后,张莉心里就一直忐忑不安,觉得谁都像坏人D.曾山很乐观,他总
27、是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对人的评价也总是积极的,认为人都是善良的,犯错误的人都是不小心的过失3.按份共有:是共有人按照确定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担权利,分担义务的共有。下列说法哪些是按份共有?( )A.张强和胡大约定以三比七的比例承担购车款,并以此比例分配车辆运营的收益和亏损B.张强和胡大共同出资建造了一栋房子C.张强有二百元钱,胡大有一万元钱D.张强借给胡大一万元钱4.归纳推理:是指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以下哪种是归纳推理?( )A.张敏是位老师,带着一副眼镜;刘乐是位老师,带着一副眼镜;所以老师都戴眼镜B.凡是老师都必定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刘凡是老师,所以他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C.凡是自首又有重大立
28、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予处罚。符平偷盗后在亲人劝告下向公安局自首,同时又提供了一条重案线索,为公安局破案立了重大功劳。所以对符平在量刑时应当减轻或免予处罚D.何冬是警察,警察都是公务员,所以何冬是公务员5.国家定价:指由县级(含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物价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权限制定的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根据上述定义判断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国家定价?( )A.由于近日连续干旱高温,致使城区蔬菜价格不断上涨,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为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保护市场的稳定,市物价部门公布了几种主要蔬菜的最高限价B.某商店销售一批高质量的棉被,开始定价是七十元,一个月后,由于物价上涨,他们把这批棉被
29、的定价提高到了一百元C.市民对我市出租车价格过高反应强烈。经调查发现,我市的出租车价格高于其他城市出租车的价格。对此,市出租车公司研究决定,将出租车的起步价下调,每公里运价仍保持不变D.某大型商场从外地购进了一批皮大衣,尽管皮大衣市场紧俏,其他个体商店的定价远远高于大衣的价值,但为了维护商店的信誉,商店经理决定皮大衣定价以不高于 30的利润为限6.行政复议参加人:是指行政争议的当事人和与行政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参加行政复议的人。根据以上的定义,下列不是行政复议参加人的是( )A.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 B.行政复议的第三人C.行政复议的鉴证人 D.行政复议的第三人委托的律师7.人工智能:
30、能够模仿人类智能和行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够感知环境和决策规划,从而自动地执行任务或者完成设定的目标。按照定义,下列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是( )A.全自动洗衣机在使用者把衣服放进之后,能够自动地完成注水、洗衣、换水和甩干等一系列洗衣流程B.性格测试软件能够根据测试者的各种输入参数,按照设计好的算法进行计算,从而给出被测试者的性格描述C.阿迪达公司新研制的机器狗,能够根据人的穿着和外貌特征识别出男女,分别用“先生您好”和“小姐您好” 和不同的人打招呼D.装配线机器人能够根据工程师预先设定的参数,完成不同机器设备的不同零部件的装配工作8.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
31、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下列属于过失犯罪的是( )A.李、杜两人素有仇怨,一次二人因口角争执进而发生武斗,李被杜所伤B.汽车司机张某发现人行横道上有几个人,但都避开汽车的通道,便没有减速,不料一人冲上来被车撞死C.电影放映员何国在不知麻袋中为何物的情况下将麻袋放在火炉旁,造成胶片自燃D.阮芳在遭到歹徒袭击时奋起反抗,顺手捡起一块石头砸去,却不料将对方打死9.行政诉讼:指人民法院基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请求,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判决,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行政诉讼的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杜威因与人争执
32、将人打伤,被告上法庭B.两个国有企业因为经济纠纷而打官司C.马力因乡政府违章占用其房屋基地,而对乡政府提出控诉,要求给予赔偿D.人大代表鲁泰等三十人,对一行政法规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并提交修正议案10.先用权:是指专利申请之前,已有人制造相同产品,或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作好制造或使用的必要准备,则在批准申请人的专利权以后,上述人员仍可在原范围内继续制造和使用的权利。国际上一般把“先用权” 当作不能视为侵犯专利的情况之一。下列不在先用权照顾范围的情况是( )A.小王将祖传秘方申请专利,同样知道秘方的堂兄仍可继续使用秘方生产B.甲公司获得专利权后发现乙公司早就在生产同类产品C.激光切割刀有很多专业技
33、术人员在研究,丁厂获得该项专利后,其他人也自然有先用权而不被追究D.甲、乙公司都作好必要准备生产同种包装,但甲公司获得专利权,乙公司继续生产11.广告:是指为了商业目的,由商品经营者和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一定形式,如通过报刊、电视、路牌、橱窗等,直接或间接地对自己推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所进行的公开宣传活动。下列属于广告活动的是( )A.建材公司的经理为了更好地销售水泥,向邻县的包工头送礼一百万元B.克林顿为了当选总统,不惜重金在电视和报刊上发表演说C.李冬牌服装赞助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奥运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D.老板规定员工上班一律要戴胸卡12.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
34、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订立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虽然是当事人双方协商订立的,但法律规定的专门机构认为无效合同后,国家不予确认,法律不予保护。根据上述定义,下述哪种行为是典型的无效劳动合同?( )A.乐同在劳动行政部门的签订下,与某工厂签订了劳动合同B.方圆被某厂雇佣,书面合同规定月薪八百元人民币,并口头约定遵循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C.马原被某厂雇佣,书面合同规定管吃管住,月薪八百元人民币,无节假日D.泰乐在劳动市场被某餐馆雇佣,签订劳动合同,并当场作了合同公证13.选举:是指享有选举权的人,按照一定的程序活动方式,选定代议机关的代表和某些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具体办法通常由国家的法律加
35、以规定,其常见的方式有投票、举手、起立、鼓掌、口头表达等,它区别于世袭、任命等。下列方式属于选举的是( )A.张龙参加公务员资格考试,被录用到财政局当秘书B.省委组织部任命赵伟为市委副书记C.县人大代表选举莫斐等 10 名代表参加省人大D.按照约定,由李复夫主持村小学理事会的工作14.代位求偿权:在财产保险中,由于第三者的过错致使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给付保险金后,得在其赔付金额的限度内代位行使对当事人请求赔偿的权利,即代位求偿权。下列不属于行使代位求偿权的必要条件的是( )A.发生在财产保险之中B.保险标的超过一百八十万元C.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对第三人有
36、损失赔偿请求权D.保险人已向被保险人给付赔偿金15.商品差价:指同一商品由于流通环节、购销地区、购销季节以及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下列不属于商品差价的是( )A.同一本书,刚出版时与两年后价格不同B.早市萝卜一元一斤,下午则五角一斤C.富康轿车与大众轿车价值不同D.甲地的盐比乙地的便宜,因为甲地产盐16.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组成,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只就其所认股份即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只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下列情况属于股份公司的是( )A.甲公司和乙公司门前一片草地无人看管和护理,便协商由两公司各负责一年B.甲公司进行改组,将全部资本分为五万
37、股,由职工认购,并改名为“有限责任公司”C.由工业部下属的科研所改制成立国家控股的科研开发中心D.小张、小王和村里的其他人一起筹资建起了一所小学校17.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立的基本生活福利予以物质保障的一系列社会安全制度。下列不属于社会保障的是( )A.国家面向劳动者提供的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生活的生育保险B.社会给下岗职工提供最低生活补助C.国家给所有退休军人提供生活保障D.红十字会向灾区人民发放生活救济18.招标:是招标人在买卖大宗商品、开发建设项目或合作经营某项业务前,不经过一般交易磋商程序,而是公开征求应征人递盘竞争,最后由招标人选定
38、交易对象订约的交易方式。下列交易方式属于招标的是( )A.某市公安局悬赏 10 万元寻求 12.8 特大抢劫杀人案线索B.华美公司将所持股票以每股 15 元价格抛出C.岳成飞的摩托车想出售,便标价 6000 元,并表示可以议价D.洞猛县政府为修建中心农贸市场,发布通告征求具有二级资质以上的单位前来竞标19.连带之债:是债权人或者债务人有数人时,各债权人均得请求债务人履行全部债务,各债务人员有履行全部债务的义务;且全部债务因一次全部履行而归于消灭的债。以下不是连带之债的是( )A.汇票保证人与承兑人或出票人对于执票人的责任B.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不实,各股东对补足出资的责任C.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
39、同转让时,被保险人与合同受让人对保险费的支付责任D.碰撞双方对造成第三人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20.涉外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前或者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中国的涉外仲裁机构进行审理,作出裁决的法律制度。下列不属于涉外仲裁的一项是( )A.甲公司与荷兰某公司有贸易纠纷,双方提交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审理B.乙公司与本国丙公司在对日本出口业务中有争议,提交到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审理C.甲乙两厂因烟尘污染争端对簿人民法院D.中国商船与美国商船相撞,请求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21.投射效应:在认知或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即推己及人的情形。下列不属于投射效应的
40、是( )A.富有攻击性的人,认为别人也生性好斗B.本性善良的人不相信有人要加害他C.疑心重的人,认为别人也不怀好意D.小明上次考试得了 100 分,而这次却没有及格,老师认为他上次作弊了22.领导:是指拥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个人或集团,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通过自身的作用,指引和影响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预定任务的行为过程。下列所述不属于领导的一项是( )A.二次大战时期,戴高乐将军在英国号召法国人民起来抗击德国法西斯B.科学家们研究生物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通讯网络系统C.组织部门经过考核后,决定各岗位上的人选并让其上岗任职D.市委领导人员研究制定政策、方针,并组织动员全市党员贯彻
41、执行23.农业:是指人们利用生物的技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强化和控制生物生命的过程,并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的是( )A.汤廉承包村里的荒滩种水稻B.岳龙县种植小麦五万亩C.韩村河加工厂生产农用铁耙九百件D.道德乡布置明年的春种春播工作24.政策分析:是依据一定的政策理论知识,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帮助决策者制定和优化具体政策的过程。下列不是政策分析特点的是( )A.政策分析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B.政策分析的目标是帮助决策者制定和优化具体政策C.政策分析就是要把握领导的意图D.政策分析必须以一定的政策理论为基础25.干部任免:是指国家机关或有任免权的部门,依照有
42、关法律和条例的规定,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任用干部担任一定的职务或免去干部所担任的职务。下列属于干部任免的一项是( )A.国家公务员条例规定,担任处长职务的必须有担任过两个副处级以上职务的经验B.省人大颁布 干部任免条例 C.经过公开招聘,南宫星被任命为县公安局副局长D.公安局长于天在执行公务中壮烈牺牲26.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之前死亡,其应继承的遗产转由他的合法继承人继承的制度。据此,下列行为哪项是转继承?( )A.马乐在继承父亲的遗产后明确表示自己继承的这些遗产将归其女儿继承B.李林刚立下遗嘱将全部财产由大儿李国继承,李国就去世了,李林只好将遗产改由小儿李
43、洋继承C.张强在其爷爷刚死,其父刚继承这笔亿万元遗产时就暗杀了其父,从而继承了遗产D.方勇在接受其妻留下的巨额遗产后突遭不测,脑溢血死亡,因此其儿子方振依法继承了他的这一份遗产27.行政处理:是行政主体为了实现法律、法规和规章确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和任务,应行政相对人申请或由依职权处理涉及特定行政相对人特定权利义务事项的具体行政行为。所谓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行政处理的是( )A.中央作出开发西部的战略计划B.全国人大提出修改婚姻法 C.行政机关主持的对特定纠纷进行的诉讼外调解D.公安机关逮捕犯罪人员28.行政机关:是依照宪法和行政
44、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其主要特征是:(1)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2)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从属制;(3)行政机关在决策体制上实行了首长负责制;(4)行政机关行使职能通常是主动的、经常的和不间断的。据此,下列属于行政机关的是( )A.国务院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全国人大 D.最高人民法院29.市场效果: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费用、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某种状况。下列不属于市场效果一项是( )A.产业的利润是否合理B.消费者个人口味如何C.在销售费用及产品改型上是否存在浪
45、费D.产业生产能力的扩大是否与市场需求的增长相适应30.协调:是指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自身内部以及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和谐、适度关系。下列情况表现得不协调的是( )A.行政机关 “上传下达”,民意能很快得到政府的回应B.健康的人饮食良好,消化良好C.领导的指示很快传达到了基层,基层人员火速组织力量实施D.北京的道路经常塞车31.出口加工区:是经济特区的一种形式,是外向型的经济特区,主要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设备,利用我国的土地、资金、劳力等优势,生产的产品以外销为主。下列地区属于出口加工区的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B.深圳蛇口工业区采用来料加工的方式与外国人合作,产品销往国外C.北大校办企
46、业方正集团的产品首先支持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因为它借用北大无形资产D.西部青海省盐湖经济开发区,采取招商引资策略,外商出资,我方出人力、土地,产品主要在西北五省区销售参 考 答 案 1. C 2. B 3. A 4. A 5. A 6. C 7. C 8. B 9. C 10. B11. C 12. C 13. C 14. B 15. C 16. B 17. D 18. D 19. C 20. C21. D 22. B 23. C 24. C 25. C 26. D 27. C 28. A 29. B 30. D31. B 一、定义判断测验的解题技巧(一) 、定义判断测验的命题形式定义判断主要考
47、查应试者运用标准进行判断的能力,是当初特别为法、检系统职业能力测验而开发的一种题型,在近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 卷)中使用了这种题型。在每一道定义判断题中,题干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件或行为的例子,要求应试考生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定义,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题干给出的这个定义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二) 、定义判断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做好定义判断题的关键在于紧扣题目中给出的定义,尤其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内涵的关键词。作为一个概念的定义,其一般都是相当严密的,对于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成立的必要条件以
48、及最终的落脚点即中心语都会给出明确的界定,应试者在看到个定义时首先就应该标出这些关键词,然后再阅读下面给出的事例选项,一一对应看该事例是否符合定义中的规定。如果能够区分开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则正确答案不难得到。解答定义判断题时,应试者应从定义本身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借自己已有的概念去衡量,特别是当试题的定义与自己头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题目中的定义为准。二、定义判断测验典型例题分析例题 1 漏税: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税款滞纳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漏税行为的是:A杜开了一家书
49、店,税务部门规定对他的税款实行查帐征收。当顾客不要求开发票时,他就不开发票;而当有大笔交易并且客户要求开发票时,他就将发票客户联撕下来,客户联与存根联分别填写,客户联上按实际数字填写,而存根联上则填写较小的数字B某著名歌星在某城市举行了一场个人演唱会,票房收入高达 40 万元,根据演出协议,这位歌星拿到了票房收入的 25%约 10 万元。第二天,该歌星又开赴另一城市演出去了C张大伯是一家小商店的店主,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税务管理部门核定他每月缴税款 500 元,他每个月都准时到税务局主动缴纳税款,但上个月由于家中出了事情,几乎没有营业,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赢利,因此他就没有到税务局去交纳税款D黄兴是一个屠夫,他干这一行已经好多年了,最近猪肉紧缺,价格上涨很快,县物价局对猪肉作了最高限价。由于购买生猪的价格又很高,他们的利润很低。为此,黄兴对税务征管员说,如果政府不取消限价,他们就不缴纳税款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漏税这一定义十分简单,要做这道题,其实只要注意一点“并非故意”就够了。在题中举的四个事例中,都涉及到没有缴纳或拒绝缴纳税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