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必考大事记热点一: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所以关于红军长征胜利的问题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红军长征的原因和历史背景,以及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等,小伙伴们在复习的时候就要多留意一下了。同时,“长征精神”也是重要考点。所谓“长征精神”,是中国*人和人民军队*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热点二: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 2017 考研的重要考点。习大大在 2016 年 1 月 18 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
2、伙伴们要对讲话内容多多揣摩,务必掌握这个重要的知识点。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攻击,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热点三:建党 95 周年讲话中的“第一次 ”1.在“中国*的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中,第一次提出三个“飞跃”(三次飞跃分别为:中国从几千年封建*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
3、起来的伟大飞跃);2.第一次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3.习大大第一次提出:“中国* 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热点四:英国脱欧公投2016 年 6 月 23 日,英国就是否脱离欧盟进行了公投,公投的结果是同意脱欧,英国脱欧成为定局。英国脱欧对全球的政治和经济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同样对我们的考研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关于英国脱欧可能出现的考点包括以下几项:1.哲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毛中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对资本主义民粹的批判;热点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四个全面”战
4、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它的意义是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略更加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执
5、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党带领人民向着宏伟目标的伟大进军又迈出重要一步。“四个全面”总方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到“五位一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到“全面从严治党”正是党治国理政方略的不断完善中,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走向兴旺发达,中国以势不可挡的雄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内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
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是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统领。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根本前提。必须把每一项战略举措放在“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中来把握,才能正确认识每一项举措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总要求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凝聚起更为强大的正能量、推动力。政治-顺口溜之重要会议与主要作品对于大部分考研 er 来说,政治备考最头疼的就是一些需要
7、记忆的内容。这些细节的知识点比较零碎,很可能边记边忘。但是,如果将这些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有一个明确的线索,无疑会使记忆更加简单和牢固。以下这些“顺口溜”,大家可以查漏补缺,加深记忆。重要会议一大奋斗目标提,*对象错确认;二大高低两纲领,秋白统一战线提;三大国共合作忙,思想组织要独立;国民一大新三民,联俄联共扶农工;四大首分两资产,无产领导工农盟;五大工农小资产,新创民族*制;八七独秀枪杆子,*起义总方针;六大新民*定,无产基础批左右;古田军队服从党,党建军建纲领文;六届四中王明左,*质形路军乱;瓦窑堡民族抗日,老毛提马主中化;遵义中共首自决,老毛领导地位立;洛川抗日有措施,减租减息转游击;
8、六届七中尊老毛,若干问题有决议;七大少奇改党章,三大作风论联合;七届二中贺胜利,农村转城两务必。主要作品阶级分析萌芽现,国民*和湖南,农民问题 2 和 3,都在红色政权前。井冈斗争在 28,思想建党首次提,形成星火可燎原,乡村包围夺政权,本本没有发言权,思想路线活灵魂。调整人口和土地,同样没有发言权。*策略持久战,全面分析民资产,敌强我弱四特点,积极防御三阶段。发刊词中有三宝,统战*和党建,首次马论结实践,伟大工程为党建。中国*中国党,首提新革一概念,社会性质和动力,无产反帝反封建。新论提出两步走,完整提出三纲领,新论革党发刊词,标志成熟与发展。文艺座谈和学习,实事求是为群众。领导方法若干问,
9、哲学概括群众路。联合政府在七大,三大作风理密评。纠正思想立党位,实事求是用马列。目前形势和任务,新民主义三纲领,没收没收和保护,军事十则土改二。晋绥讲话在 48,总线其中就有俩,新革路线和土改,反帝反封反官僚。依靠贫雇团中农,*对象有官僚。*到底人专政,人民专政新纲领。七届二中重转移,执党建设提问题。农村社会达高潮,政治工作生命线。十大关系社路探,各方关系共监督。内部矛盾正确处,辩证分析民与专。小平主持党决议,评毛分步现代化。形成标志村围城,成熟标志新革论。重要的“第一次”1.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会议:六届六中全会;2.第一次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的著作:论联合政府
10、;3.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的文章:发刊词;4.第一次提出建设一项伟大的工程:* 人发刊词;5.第一次系统总结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人发刊词;6.第一次提出“ 思想路线“ 概念的文章:反对本本主义;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7.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8.第一次完整的提出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著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9.第一次论述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0.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将*进行到底;11.第一篇系统阐述*思想的文献:中共七大刘少奇做的关于修改党
11、章的报告 ;12.第一次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到城市的文献:在中共第七届二次会议上做的报告;13.第一次明确指出执政党建设问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4.*在 中国*和中国* 中第一次提出 “新民主主义*“这一科学概念;15.1954 年人大一届通过第一部 宪法 。政治-党在不同时期”统一战线”一、*关于“统一战线 ”的思想*在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 *在中国* 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的长期性、残酷性以及发展的
12、不平衡性所决定的。2、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3、统一战线两个联盟中国*领导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4、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积累了很多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二、党在不同时期”统一战线”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 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同孙中山领导的*建立统一战
13、线。1924年 1 月,*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2、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土地*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基本上是由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以反对封建压迫和*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35 年以后,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正式确立,促成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 年 12 月,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5、新时
14、期爱国统一战线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以上是党在不同时期“统一战线”汇总,在选择题中最容易混淆,希望各位考生能把它放在一起做对比记忆!政治-经典文献内容总结考研政治考试中,总是免不了要成批的记住经典文献的发表年份、发表背景、主要内容,以及造成的相关影响。在复习的过程中,最好能够按照性质将这些必考内容进行整理,比如会议脉络、时间脉络、事件脉络等等。这里就给考生们整理出一份文献脉络,对政治经典文献的中心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是不是给你留下了更清晰的印象呢?一、中国社会各
15、阶级的分析(1925 年)*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文章。1、分清敌友是*的首要问题;2、揭示了中国*的对象: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 *的敌人;3、资产阶级分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 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的领导力量。二、湖南农*动考察报告(1927 年)中共领导农* 动的伟大纲领。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 的重要性;2、论述了建立农民*领导权和农民 *武装的必要性;3、分析了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 的力量;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分析了民
16、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 中的作用;2、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 ;4、提出中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四、反对本本主义(1930 年)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1、是中*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中*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 ”的文章;3、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 的胜利要考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
17、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五、中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 年)分析了中国*战争的四个特点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且经过了 1924-1927 年的*;敌人的强大;人民军队的弱小;*的领导和土地 *。其中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规定了战争的持久性。六、实践论(1937 年)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1、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七、矛盾论(1937
18、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八、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 年)中国* 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1、阐述*道路和形式,提出“*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九、论持久战(1938 年)1、分析了中日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2、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预见了抗日战争
19、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3、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4、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5、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十、*人发刊词 (1939 年)三*宝的理论体系。1、第一次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 的“三*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 的实践相结合”;3、第一次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 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4、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 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中国*的两个武
20、器,党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5、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 、*对象(帝、封) 、*动力( 无、农、城、民) 、*形式(武装斗争) 。十一、中国*和中国*(1939 年)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两个概念。1、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学科概念;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 ;强调认清中国国情的重要性;3、阐述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 *和社会主义*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第一次提出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六大特点;4、进一步揭示了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
21、地的重要性;5、提出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民主主义*的必然趋势。十二、新民主主义论(1940 年)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1、为中国*问题的解决提出客观依据:中国 *必须分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2、 *阶段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新民主主义 *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3、第一次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观点;4、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十三、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 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一。内容: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十四、整顿党的作风(1942 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
22、之二。1、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2、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3、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辩证关系。十五、反对党八股(1942 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三。1、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2、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3、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的思维模式。政治-马原超实用答题模板总论:哲学就考研而论最重要的东西是原理1、搞透哲学原理:注:哲学关于辩证关系原理的万能公式:哲学的辩证关系特别多(共计 48 对),但无非两类,一是并列关系,
23、二是从属关系。(1)A 和 B 并列关系(40 对):总论:A 和 B 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区别:A 和 B 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联系:A 和 B 相互依存:A 离不开 B:B 离不开 A(有两种解释,一是一句话变三句话(任何 A 离不开 B,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离开 B 的 A,离开了 B,A 也不存在了);二是正说说,反说说,换个说法再说说。 )A 和 B 相互渗透:A 渗透着 B:B渗透着 AA 和 B 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A 能转化成 B:B 也能转化成 A(2)A 和 B 从属关系(6 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
24、础与上层建筑;形式与内容)总论:A 和 B 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区别:A 和 B 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联系:A 决定 B(A 决定 B 的产生、发展、灭亡、性质和内容);B 反作用于 A(当 B 适应 A 促进 A 的发展,当 B 不适应 A 阻碍 A 的发展 )。(3) 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即是并列关系也是从属关系。2、搞活哲学原理:注意:第一、哲学的题型有三种死记硬背的题目哲学家的命题或原话情景型题目(例子题 )第二、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先写认为:唯物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为: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唯物史观:马克思
2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写出原理,并指出方法论意义。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摘抄材料。指出材料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反对错误。再写一原理,并重复 3、4 操作。此外,多写几个原理但不必解释。如果实在不会就写两个万能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但着重考虑三个黄金原理(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 ;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 )。下结论: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 我们才能成功 !注:如果分值较小去掉第五步。如果题目给出原理,去掉五、六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 个)(一) 、唯物论( 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
26、0 个原理1、三观: 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物质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都有)。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相互依存)。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相互依存)。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相互依存)。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 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 ,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
27、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 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 ,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都有)。2 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 (并列,都有) 。两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 ,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3、一方法论:
2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 、辩证法( 一个一, 两个二,三个三 ,四个四)23 个原理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都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都有);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都有)。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 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
29、势。第四,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 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斗争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变 ,一旦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都有)。2、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联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联系的含义和特征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都有;从属);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都有;从属)。发展: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原理: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前进性 ,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的母腹,它对旧事物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优越性 ;社会领域的新事物符
30、合人民利益 ,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相互依存,正、反、换)。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是有限的 ,世界的无限发展是由无数个事物有限的发展过程的集合而成的。3、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质量互变规律:度的原理: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把握事物的度, 可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 ,做到胸中有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把握事物的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 “适度”的原则, 不能随意超出事物所允许的范围。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都有);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
31、质的飞跃的原理。(2)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都有)辩证的否定观的原理:第一,辩证否定观认为, 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否定观认为, 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3)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见一个一。4、四个四是指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 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现象和本质(并列 ,都有);必然与偶然(并列 ,都有);原因与结果(并列 ,都有);现实与可能(并列 ,都有)。形式与内容(从属 )(三) 、认识论( 三个一, 一观一论一方
32、法)10 个原理1、一观真理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都有)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 ,都有)真理的价值性与客观性的原理:第一,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第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象的成分。第三,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 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第四,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原理:价值既有客观性 ,又有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 :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价值的主
33、体性表现在: 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能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另外 ,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一论认识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 ,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
34、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3、一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注意:辩证思维方法、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见 03 年、04 年真题)(四) 、唯物史观( 社会发展的因素、规律、特点和动力)15 个原理1、因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从属)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从属)。3、特点: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原理;社会形态更替的前
35、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原理。4、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社会*和改革推动着社会发展;注:本章还有一个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从属)。政治-中国 *5 大时期重要会议一、党的创建时期1.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中共诞生,并提出了最高纲领。2.1922 年 7 月中共二大:指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的对象、性质、动力,以及中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3.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
36、提出了要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4.1925 年 1 月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争取*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以及建立工农联盟的问题。二、土地*时期1.八七会议(1927 年 8 月 7 日,汉口)(1)内容: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确定了土地*和武装反抗*统治的总方针(“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2)意义:是由大* 失败到土地*兴起的转折点。2.遵义会议(1935 年)(1)内容: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肯定了* 的正确主张,选举* 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立了
37、由周恩来、* 、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如果考单选: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2)意义:挽救了党、红军、中国* ,开始确立以*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3.瓦窑堡会议(1935 年) :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三、抗日战争时期1.洛川会议(1937 年) :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打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关键是让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2.中共“七大”(1945 年,延安) 内容:*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 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制定了党
38、的政治路线。确定*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四、解放战争时期1.七届二中全会(1949 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内容: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提出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 年 9 月,北平)内容: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确定了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方法。
39、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五、新中国成立后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年)内容: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选举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2.“八大”(1956 年) 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内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
40、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4.中共十二大(1982 年)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5.中共十三大(1987 年)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形成*理论的轮廓。6.中共十四大(1992 年) :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中共十五大(1997 年) :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8.中共十六大(2002 年)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
41、指导思想。9.中共十七大(2007 年)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和成功经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10.中共十八大(2012 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注意:三分钟用顺口溜搞定党的会议:一大立党,二大立纲,三大国共要合作,四大领导工农忙,八七枪杆出政权,古田军队要增强,遵义军事与组织,瓦窑堡一起来抗日,洛川全面来抗战,减租减息是关键,六届六中马中化,七大确定毛领导,七届二中转城市,三中一化三改阶段和路线,十三大终于研究好,后来(十四大) 市场经济有目标,小平思想成指导,十五大跨世纪,十六大三代表,十七大发展观,十八大成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