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菲涅尔区及其意义微波传输中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传播路径上,有直射波和反射波,在直射波波下面的椭圆形区叫做菲涅尔区。奇数菲涅尔区依次和直射波相差半波长奇数倍,但是同相位到达,可以对直射波做有益的补充。偶数菲涅尔正好相反,可以削弱直射波的能量。一般设计的要求只需要第一菲尼尔区。 无线电波波束的菲涅耳区是一个直接环绕在可见视线通路周围的椭球区域。其厚度会因信号通路长度和信号频率的不同而有变化。 当坚硬物体突入菲涅耳区内的信号通道时,锐边衍射就会使部分信号偏转,致使其到达接收天线的时间略微晚于直接信号。由于这些偏转的信号与直接信号有相位差,所以它们会降低其功率或者将其完全抵消。如果树木
2、或其他“软”物体突入菲涅耳区,它们就会削弱通过的信号(降低其强度)。简而言之,尽管事实上你能够看到一个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够建立到该位置的优质无线微波电链路。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传播路径上,有直射波和反射波,反射波的电场方向正好与原来相反,相位相差 180 度;如果天线高度较低且距离较远时,直射波路径与反射波路径差较小,则反射波将会产生破坏作用。实际传播环境中,第一菲涅尔区定义为包含一些反射点的椭圆体,在这些反射点上反射波和直射波的路径差小于半个波长。在长为 d 路径上某一点(到发射机距离为 dt ,到接收机距离为 dr)的第一菲涅尔区的半径为:举例说明:在典型的城市基站覆盖距离为 2km 的路径上某点,假设该点距离发射天线 100m,对于 900MHz 频率而言该点第一菲涅尔区半径 h0 5m。为获得最理想的覆盖范围,天线周围净空要求为 50100m。对 900M 的GSM 来说,在此距离的第一菲涅尔区半径约为 5m,这意味着基站天线底部要高出周围环境 5m。巧妙利用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基站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