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查房: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2014.03,病史介绍:,患者李XX,男,78岁,因“全身皮肤红斑,水疱,表皮剥脱3天”2013年12月22日20:25入院。入院前三天,患者面部、腰背部出现红斑,自觉烧灼感。次日红班增多,双大腿、臀部、腹部均出现红斑,其上皮松驰,轻微摩擦易剥脱,根据以往经验,自行诊断为“药物过敏”,购买甲泼尼龙片、西替利嗪片、赛庚啶片口服,病情未缓解,口腔、眼皮、阴囊均出现类似皮疹,在家属陪同下就诊,门诊以“药物性剥脱性皮炎”收入院。,入院体格检查:T:38.5 P:98次/分 R:21次/分 BP:142/83mmHg,颜面可见水肿性红肿,躯干,四肢可见暗红色斑片,
2、其上皮肤松弛,部分摩擦部位出现片状糜烂面,渗出不明显,皮肤松弛剥脱面积达90%以上。阴囊、龟头处包皮糜烂,可见分泌物。大部分表皮松弛,双眼覆盖较多黄色分泌物,睁眼困难,拭擦容易出血,口腔、舌苔可见溃疡,张口困难,有腥臭味;外生殖器皮肤糜烂,随机血糖:7.6mmol/L。,既往史:1年前发生“脑梗塞”,一直服药,用药较多、较复杂,中药西药均有,具体不详,另有磺胺过敏史,多种草药过敏(具体不详)。,相关辅助检查: AST:183U/L, ALT:135U/L, BUN:19.14mmol/L,Cr:203.3umol/L WBC:6.04*109/L,RBC:4.05*109/L,PLT:65*1
3、09/L,NEU:72%。 血清钙1.87 mmol/L , 血清钾4.01 mmol/L , 血清钠133.7 mmol/L ,血清氯106.3 mmol/L 。 降钙素原4.19 ng/ml。 白蛋白:24.4 g/L。,治 疗,通知病危,给予甲泼尼龙80mg qd、左西替利嗪胶囊抗过敏反应,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g q8h、克林霉素磷酸酯抗感染,泮托拉唑84.6mg bid,人免疫球蛋白、脂肪乳剂支持,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静脉补液等治疗,加强护理,给予皮疹处勤换药,于2014年01月15日患者病情缓解,要求出院,向其讲明病情及后果,办理出院。,入院诊断,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低蛋白血症
4、,出院时情况及医嘱: 患者精神好,饮食尚可。全身皮肤散在分布褐色岛状痂皮,双膝关节及足踝部可见钱币大小厚痂壳,无脓血等分泌物。病情缓解,要求出院,告知患者目前尚未完全康复,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尚未纠正,现在出院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感染加重等情况出现,患者仍然坚持出院,予签字出院。并嘱其: 1 、院外继续坚持服药:甲泼尼龙片 16mg qd,碳酸钙D3片 1片 bid,百多邦软膏 外用患处 bid。聚维酮碘液 外用 bid。 2 、加强营养,门诊随访,定期复查生化检查。,护理诊断,1、知识缺乏;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皮肤完整性受损; 4、体液不足 ; 5、舒适的改变; 6、潜在并发病:休
5、克,有感染的危险,上消化道出血,股骨头坏死,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护理措施(一),加强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特别是预防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 1.1 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病室保持清洁、整齐、舒适、温度适宜,并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再次,每次2小时,地面及用物用1:1000含氯消毒剂擦拭1 次; 1.2 病人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告知家属减少探视,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时,注意洗手,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及口罩;,护理措施(二),1.3 床上用品及衣物,均进行高压消毒后使用,床单元布类每日进行更换; 1.4 换药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用物一律无菌,一次
6、性使用; 1.5 测量血压时,使用腕式血压计,内面垫上无菌纱布。,护理措施(三),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及皮损的变化,倾听并重视患者的主诉,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为治疗提供依据. 2.1 q4h监测体温变化, 2.2 做好病情记录。 2.3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天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变化;2.4 观察严密观察 糖皮质激素用药效果,护理措施(四),皮肤护理 患者皮肤损害达90%以上,皮肤失去了其屏障作用 。若护理不当,易导致败血症。 3.1 每天两次对剥脱处进行聚维酮碘和康复新液外用,中药湿敷,时间30分钟; 3.2 对于水疱部位经碘伏消毒后行低位穿刺抽液,动作
7、宜轻柔,尽量保持疱壁的完整性。 3.3 静脉输液时,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避免每天频繁穿刺,增加感染机会和病人的痛苦。并根据皮损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妥善固定。 3.4 暴露疗法,护理措施(五),4、黏膜护理 4.1 眼部护理 4.2 口腔护理 4.3 会阴部护理,5、健康教育 5.1 心理疏导 5.2 饮食指导 5.3 恢复期指导,出 院 指 导,1、由于患者机体尚未完全恢复,抵抗力极低,告知患者皮肤瘙痒时,不可用力搓擦,不宜用热水烫洗。 2、告戒患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防止受凉。 3、尽量不去公共场所,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4、告知患者致敏药物的名称和与其化学结构相似的药均不能再次使用。每次就医时
8、应主动将过敏药物告诉医生。 5、应穿着棉制品内衣裤,且要宽松,以免刺激和摩擦皮肤。 6、 嘱患者出院后严格执行激素减量计划及复诊时间,相关知识链接,相关知识链接,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本病即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症。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该病发病急,发展迅速,受损面积大,易伴有多系统损害,皮疹初起于面、颈部、胸部,呈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死亡率高。,病 因,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引起此型药疹的药物有:磺胺类药(甲氧苄啶及磺胺邻二甲痒嘧啶、甲氧苄啶)、利帕西泮、保泰松、别嘌醇、巴比妥类,四环素、呋喃妥因、
9、抗结核药、乙内酰尿类药、卡马西平等。,临 床 表 现,起病急,皮疹初起于面、颈部、胸部,发生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可以用手指推动,稍用力表皮即可擦掉,如烫伤样表现。,诊 断,药疹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多数药疹不易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同样症状相区别,则必须根据病史及发展过程加以综合分析而作出诊断。 1)在临床方面 2)关于药疹的皮肤试验有斑贴、划痕、皮内试验 由药物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或系统性接触性皮炎,用斑贴试验对确定过敏性药物有较高的价值。 3)关于药疹的试验室诊断 由于上述一些原因,所以在临床上还未能普遍应用,还需
10、今后进一步研究,以求得到一个寻找致敏药物的简便易行的方法。,治 疗,首先是尽可能明确病因,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药物,并终身禁用。治疗原则是: 1)大量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用甲泼尼龙 2)防止继发感染 3)注意补液及维持电解质平衡,应密切注意有无低钾。 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一般连用3日。 5)血浆置换,清除致敏药物及其代谢毒性产物及炎症介质。 6)加强护理,对眼部的护理治疗要及早采取措施,以防后遗症 7)药物的外用疗法 8)过敏性休克的治疗,必须争取时间,就地抢救。,预 防,严重的药疹可危及生命,因此须防止和及早发现药疹的发生。 1)对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控制,必须根据适应证来决定,尽可能减少
11、药物品种,杜绝滥用药,以求减少药物过敏反应的机会,即使发生药物过敏也易于确定是哪种药物致敏,以便于更换或停用。 2)用药前应询问病人有何种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或结构相似的药物。 3)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如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反应,应立即停止可疑药物,避免严重反应的发生。 4)某些药物,如需用青霉素、抗血清、普鲁卡因等药物时应按规定方法作皮肤试验或进行划痕试验。,相关病例介绍,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0月7日报道,达妮埃拉布里内和丈夫居住在英国牛津郡比斯特,育有两个孩子,大儿子肖恩5岁,小儿子安东尼刚出生18周。这原本应该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却因为小安东尼患上罕见皮肤病而蒙上阴影。 英国大
12、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小安东尼患的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名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只要遭到轻微的碰撞或摩擦,皮肤和身体内部就会出现水疱,形成开放性的伤口。安东尼的爸爸妈妈因此无法随意拥抱自己的宝贝儿子,这让他们伤心不已。妈妈达妮埃拉说:“我不能给漂亮可爱的宝宝一个拥抱,这太让人心碎了”。 安东尼的手和脚是受疾病影响最严重的部位,他必须戴上连指手套,防止自己伤到自己。如今,他的喉咙和眼球里都长了水疱,吃东西都疼,摩擦或压力都会导致新水疱的出现。一旦发现水疱,夫妇俩必须用针头将其挑破,并适当包扎以防感染。然而,小安东尼的水疱经常长在父母接触不到的地方。达妮埃拉说,儿子不停地长水疱,甚至连给他戴的连指手套也起
13、不了作用。 水疱使得小安东尼难受不已,爸爸妈妈每隔六个小时要给他喂食扑热息痛和可待因以缓解痛感。哥哥肖恩也已经学会了如何照顾弟弟,虽然无法像正常的哥哥那样与弟弟一起玩耍,但肖恩知道,如果安东尼在哭,爸爸和妈妈就要花更多的时间陪他。 医生称安东尼只能活到30岁左右,患皮肤癌的风险非常高,并且没有任何已知的有效治疗方法。如今,家人和朋友开始给一家名为黛布拉(Debra)的慈善机构筹款,这一机构正在寻找治愈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办法。 尽管遭受着难言的痛苦,小安东尼总是展露微笑,这也成了支撑一家人前进的动力。达妮埃拉计划产假结束后辞掉宠物店店员的工作,全职照顾小儿子,理查德目前也正在接受气体工程师课程培训,以提高今后的收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