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病人的护理.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6221579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病人的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病人的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病人的护理 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是指在股静脉或右静脉做一切口,将腔静脉滤器通过特殊的输送器放入腔静脉指定的部位,能阻挡血流中 3mm 以上的栓子进入肺动脉,又不影响静脉回流,从而到达预防肺动脉栓塞的目的。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少、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早在1973 年欧美等国家广泛应用,已被公认为预防肺栓塞的有效方法。 护理 1.心理护理 由于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是开展的一项新技术,费用较高,病人担心疗效,一出现焦虑和恐惧,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本病发生的原因、腔内血管介入治疗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手术经过和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用成功的病

2、例现身教育,以取得合作。 2.病情观察 检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注意血氧饱和度的波动情况,持续给氧。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肺栓塞症状。 3.术前准备 执行腔内血管介入治疗前的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 1. 执行腔内血管介入治疗后护理常规。 2. 体位 绝对卧床休息,平卧 24 小时,术后穿刺点沙袋压迫 4-6 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12 小时,卧床 10-14 天。因为尽管有滤网做保障,但仍有小血栓脱落后穿过过滤网,导致肺的栓塞发生。 3. 病情观察 加强生命体征监护,观察伤口辅料有无渗血和穿刺部位有无血肿,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经股动脉穿刺的病人, “8”字绷带法加压包扎,绷带不宜过紧,观察绷

3、带包扎部位以下的皮肤颜色、温度及有无淤斑,以免压力过大造成皮肤缺血性坏死。经锁骨下静脉、颈静脉穿刺的病人注意有无胸痛、胸闷及呼吸的改变,防止血胸、气胸的形成。 4. 药物护理 术后常规抗凝、溶栓治疗,以预防术后血栓再次形成。用药期间检测凝血酶原,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及皮下淤斑等情况。如有出血倾向立即通知医生,停止抗凝溶栓治疗。术后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保持穿刺点清洁,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预防感染的发生。 5. 饮食护理 进易消化、刺激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术后当天要指导病人饮水 10001500ml 以上,加速造影剂的排泄,防止造影剂肾病。 6.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 腔静脉滤

4、器置入位置错误、移位和开放不良: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可能造成滤器移位等,为 预防其发生应选择合适型号的滤器,可减少移位的发生。 (2) 下腔静脉穿孔:滤器选择过大,对下腔静脉壁压力增加,易致静脉壁穿孔。术后严密观察血压、心率、面色及末梢循环情况,注意有无腹痛、背痛等,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3) 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再发 DVT 和肺动脉栓塞:尽管有腔静脉滤器存在和抗凝治疗,但肺动脉栓塞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只是发病几率相对减少了。滤器置入过程中,粗暴的操作、血管壁损伤、拔出导管后穿刺部位的过度、过长时间的压迫、抗凝不够以及一些其他原因等都可以导致 DVT 形成,另外腔静脉滤器在置入后

5、发生开放不全、倾斜、位置不对、移位等现象时,不能有效的发挥滤器应有的作用,可再发肺动脉栓塞。术毕回病房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每 3060 分钟巡视病房 1 次并做好记录。主动询问病人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咳血、晕厥等症状。若病人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给与平卧、避免作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与高浓度氧气吸入,并紧急报告医生积极抢救。 健康教育 1. 行为指导 指导病人要绝对禁烟。鼓励病人加强日常锻炼,参加适当活动,避免久站久坐,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而增加负压,营销下肢静脉血被回流。2. 饮食指导 进低脂、多纤维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造成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3. 用药指导 指导病人坚持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观察有无出血征象,即使调整药物用量。 4. 复查指导 勒戒滤器的位置,6 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护理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