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去食盐的可溶性杂质化学式重结晶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硫酸根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依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将溶液的 pH 调为 7,除去多余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结晶得精盐。问题:其中的化学式是什么?BaCl2+Na2SO4=BaSO4+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MgCl2+2NaOH=Mg(OH)2+2NaClNa2CO3+2HCl=2NaCl+C
2、O2+H2ONaOH+HCl=NaCl+H2O4、甲试管中的少量固体会逐渐溶解,乙试管中的溶液会逐渐浑浊。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而 KNO3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度增大所以固体逐渐溶解;Ca(OH)2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饱和溶液溶解的减小时会析出沉淀,所以产生浑浊现象。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A. 温度高低 B. 溶质、溶剂的质量 C. 溶剂的种类 D. 溶质的种类考点定位分析:本题的考点是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的内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外因是温度;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的内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
3、外因是温度和压强。解答过程分析:根据影响固体、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进行解答。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的内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故 C、D 不符合题意。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的外因是温度(如果是气体物质还包括压强) ,故 A 不符合题意。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四个条件”,其中水的质量是 100 克,所以与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无关的因素是水的质量。故选B试题总结评价:理解影响固体、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解答本题关健,解答时要结合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溶解度的含义,结合题目中的选项细致分析对溶解度是否产生影响。另外,溶剂质量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要加深理解”。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 ,如硝酸钾。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 ,如氯化钠。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 ,如氢氧化钙。Ca(OH)2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纵坐标表示体积) ,曲线也为“下降型“ ,如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