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化学竞赛网 http:/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http:/ 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合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通过一定的键合作用形成的物质。 有机化合物( Organic Compounds) : 含碳的化合物。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 ( Organic chemistry):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性质、制备及应用的一门科学。 1、人类对有机物的认识过程: 远古:果酒 周礼:已记载管理染色、制酒、醋专设官员 周王时代:已知用胶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 1769-1785 从天然物中获取若干有机酸葡萄汁酒石酸 柠檬汁柠檬
2、酸 尿液尿酸 酸牛奶乳酸 1773 尿素的析离 1805 鸦片吗啡的提取 2、理论: 燃素说 1772-1777 Antoine-Laurent Lavoiser (French) 燃烧的概念:氧的作用 1806 Berzelius J. 创立有机化学一词 “生活力” 学说 1828 Wohler F. 实现无机物有机物 (NH4)2SO4+2KOCN H 2NCONH2+K2SO4+NH3 1845 Kolbe H. 合成醋酸 1854 Berthelot M. 合成油脂,彻底否定 “ 生活力 ” 学说 1850-1900 有机化学的合成时代 有机化学的特点和研究内容有机化学的特点 有机物
3、无机物 元素组成 C, H, O, N, S, P, X 所有元素数量 1000 万种 非离子型化合物沸点 Boiling Point: 沸腾:质点从个体分子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对所组成的液体中脱离的过程。 沸点:当液体的蒸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的温度。分子越大,范德华力越强(条件相同时,极性,氢键,沸点随分子增大而增大升高)。溶解度 溶解:必须克服离子间和分子间作用力。 溶剂化: 溶液中每个离子或分子被溶剂分子所包围的现象。“相似相溶”规律 极性分子或溶剂间:存在静电吸引力,称为“离子偶极键”。可提供足够能量去克服晶体间的离子间力而溶剂化。介电常数 (Dielectric Constant)
4、(): 相反电荷在真空中及该介质中吸引力的比值。高介电常数高绝缘性 非极性或弱极性分子或溶剂间: 分子间作用力强度相似,易被相互替代,即溶解。水: 极性高, 介电常数高, 含OH 基团,可形成氢键。 是一种优越的离子型溶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按碳架分类 ; 按官能团分类 按碳架分类: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比较活泼、容易发生反应并反映着某类有机化合物共同特性的原子或基团(下表为一些重要的官能团)。中华化学竞赛网 http:/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http:/ 5概述 相关概念: 溶剂效应( Solvent Effect ):溶剂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以及反应
5、机理的影响。溶剂主要通过:溶剂的极性、氢键、酸碱性产生作用。 溶剂分类:质子溶剂;偶极(非质子)溶剂;极性溶剂。 介电常数 (Dielectric Constant) (): 相反电荷在真空中及该介质中吸引力的比值物理上: 分子偶极矩 可极化性 绝缘性 化学上: 溶质分子溶剂化 隔开离子的能力 即 正、负离子在溶剂中的静电引力与溶剂的 成反比。极性溶剂 15非极性溶剂 15 ; 2.5 D实例 :非极性溶剂(Nonpolar Solvent):非极性溶剂: 15 ; 0 2.5 D实例:常见有机溶剂 有机化学的研究程序(3)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以及应用的一门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