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课程理念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210380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化 学 实 验 教 学 中 贯 彻 新 课 程 理 念摘 要 化学实验是通过活动时的情境体验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载体。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开展实验教学的一点粗浅经验。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实验教学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和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化学课程标准(高中) 的重要内容。因

2、此,探索有特色的实验教学是适应新课标的需要,顺应新形势的要求。1 、重视实验设计,培养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学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并完成实验,这是实验教学中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尽力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变封闭性实验为开放性实验,让学生掌握一些器材的替代方法,重视实验设计教学,积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力求使设计的实验简单可行、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安全可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中学生实验素质的要求。例如:在高一化学实验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设计并完成一个证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的实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达到统

3、一的实验目标。结果学生设计出下列方案并实验之:用一张红纸,下端用水浸湿,迅速放入盛有氯气的试管中,不到半分钟,下端漂白,上端不漂白,现象很明显。这样的实验设计既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又能化解学习中的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是化学实验设计的灵魂。学生在设计化学实验时,首先是通过模仿现有的实验方案,然后通过独立思考、探索,逐渐在设计中体现自己的个性。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2的改进等有关资料,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

4、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例 为了鉴别质量分数 20 %硫酸溶液和水,设计了 6 种方案:(1) 用量筒量取相同体积的两种液体,分别置于两只相同的烧杯中,置于托盘天平两托盘上,质量较大者为硫酸溶液(2) 取样,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能使酚酞变色的是硫酸溶液(3) 在两种液体的试样中,分别插入两电极,通直流电,导电能力强的是硫酸溶液(4) 在两种液体的试样中,分别加入少量铁粉,铁粉溶解且生成浅绿色溶液的是硫酸溶液(5) 取两块完全相同的小木块,分别置于两种液体中,露出体积大者是硫酸溶液(6) 分别用这两种液体灌溉两根长势相同的幼苗

5、,一天后观察,不能成活的是硫酸溶液你认为上述方案中最不可能获得正确结果的方案是 ,理由是 。2 、引导自主探究,亲历成功体验 探究性教学是目前中学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科学探究的方法将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的兴趣,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性,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例 某同学做 CuO 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取一药匙 C

6、uO 粉末,放于试管中,再加入 2 mL 0. 001mol/ L 的稀盐酸,振荡,结果得到黑色的 CuO 悬浊液,未看到其他明显现象。请你帮他分析原因,并指出解决的办法。3 、立足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生活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3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良好习惯,利于迁移能力的培养。因而立足于学生生活经验,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科学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使化学实验贴近学生生活成了中学化学实验的一种新追求。新教材设计的

7、“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酸雨危害的模拟”等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例 下面是某同学收集到的关于燃烧、爆炸的信息:(1) 初中科学教材描述:将白磷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白磷发生自燃。将白磷放置在 0 水中,白磷不发生自燃。将白磷放置在 60 水中,白磷不发生自燃。将白磷放置在 60 水中,用玻璃管对准白磷吹入空气,白磷在水下发生自燃。(2)高中化学教材中描述:将导管口氢气点燃,并伸入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发出苍白色火焰。(3) 消防员灭火时,根据火情的不同,通常采用喷水或喷施 CO2 的方法灭火。(4) 烧锅炉时,通常要将煤块粉碎后再送入锅炉

8、,煤块燃烧更完全。(5) 面粉厂、加油站的墙上通常挂着“严禁烟火”(6) 炸药包通常用油布紧紧包裹住。爆竹通常用很多层纸紧紧包裹住。(7) 爆破时通常将炸药装入炮眼,再用泥土将炮眼封住。(8) 冬天用煤炉取暖,若紧闭门窗,易发生煤气中毒。(9) 有些火箭以肼(N 2 H4 ) 作燃料,NO 2 作助燃剂。若用 F2 代替 NO2 ,同量的燃料会放出更多的热量。(10) 家用煤气炉燃烧煮饭时,若进入空气的风门开的过小,火焰呈黄色,锅底易发黑;若将风门开大一些,火焰呈蓝色,锅底不易发黑。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总结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爆炸与燃烧的关系 你对燃烧还有哪些规律性认识: (不包括燃烧的条件,

9、至少补充总结出另外 2 条)1. 燃烧一定放热、发光;42. 很多物质燃烧会产生火焰;3. ;4. 。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素质、改造自然、服务社会,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活动也不例外。因此,除了课堂实验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外,还要倡导学生结合课内学习,在课外日常生活中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例如对土壤成分的检测,对大气、水质成分的分析及污染、防治的调查,对钢铁锈蚀及保护的认识;对建筑、合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的了解等等。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1 王祖浩.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 .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 朱文仙. 开展化学课外实验活动的实践与认识. 化学教学,2006(12)3 袁金坤等.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