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辗转(zhn) 象笏(w) 金钏(chun) 长吁(x)短叹B渗(shn)漉 奴婢(b) 垣(yun)墙 偃(yn)仰啸歌C谂(shn)知 蓓蕾(li) 纤(qin)维 莞(wn)尔一笑D浸渍(z) 积攒(zn) 垓下之围 (gi) 摩肩接踵(z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杯盘狼藉 穿流不息 鸿雁传书 水泄不通B、一时半刻 白头偕老 雍容典雅 世态炎凉C、背道而驰 变幻无端 旁征博引 金榜提名D、能屈能伸 阴谋诡计 辩别是非 蝇头微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
2、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 4.4 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B销售数量的增长掩饰不了彩管产业 日薄西山 的尴尬局面,由于主要品种价格降低幅度较大,导致该公司净利润下跌严重,彩虹电子去年亏损 2843 万元人民币。C那抑扬顿挫的声调、 绘声绘色 的讲述、惟妙惟肖的表演,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演绎得栩栩如生,不时赢得台下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D国土资源部的一个关照,降生了我国一个新的旅游式样地质公园,十年间,我国的地质公园奇迹般结束了由建立到成长、由形影相吊到儿孙举座的嬗变。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世纪以
3、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B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C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D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及其他方面的最新资料。5下面为杜甫的秋兴八首(其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秦中自古帝王洲 锦缆牙樯起白鸥 瞿塘峡口曲江头 芙蓉小苑入边愁回首可怜歌舞地 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 珠帘绣柱围黄鹄A
4、 B2C D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C.墙头马上白朴元代 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俄国D. 长生殿洪昇清代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 7. 下列各项与“南冥者,天池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B、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密奉事以孝谨闻 密以祖母年高B有暇则讲学忘疲 欲奉诏奔驰,
5、则刘病日笃C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D齐桓得管仲而霸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存在活用现象的一项的是( ) A顺流而东也 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C绝云气,负青天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A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高祖本纪) B明月半墙,桂影斑驳C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本纪)二现代文阅读:(23 分)(一)课内阅读: (10 分)南州六月荔枝丹(节选)贾祖璋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
6、,温度保持在 1到 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延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场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诱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现在海南岛骨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3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又有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花形小,绿白色或淡
7、黄色,不耀眼。花分雌雄,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11.简述一下所选部分写了那些内容。 (2 分)12.本段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加以说明。 (3 分)13.请分析一下第三段的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分)14.文中划线处引用的谚语和诗歌,试分析一下有什么作用。 (3 分)(二)课外阅读:(13 分)梧桐树 (丰子恺) 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
8、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 。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9、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4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 ,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另一种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
10、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
11、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所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己,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 ,有删改)15. 文章的第段极力写了梧桐树的什么特点
12、?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 分)16. 文章第段说:“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联系全文看,作者写了梧桐树的哪几种“容貌”?请简要概括。 (3 分)17. 文章第段写“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4 分)518. 全文自始至终表露了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请具体说明作者情感的变化。 (3 分)三、古诗文阅读:(20 分)19.请将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 分)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 分)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3 分)20. 阅读下面这首
13、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 分) 。玉楼春(欧阳修)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上阙一、二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这样写景的作用。 (3 分)答: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使用了哪种修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答: 2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道,6 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青山隔送行, ,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亦欲以 , ,成一家之言。宁赴湘流, 。安能以皓皓之白, ?惨象, ;流言, 。四、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7
14、 分)22.根据下面的文字,给“数学语言学”下定义。 (50 个字左右) (4 分)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相距甚远的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纽带,是语言通讯技6术和电子计算机。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则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20 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使数学的领域空前地扩展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地扩展了。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了。数学语言学是 23仿照下面的句子形式,在横线处另写一组句子,意思要与前面的内容相应。 (3 分)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
15、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五、作文(30 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 ”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自己写好字。还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 ”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正是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很多人的眼里, “逼”字不是一个好字眼,但不少人的成功却是实实在在被“逼”出来的。请以“逼你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7高二语文答案一、语
16、言文字运用(20分,选择题每题2分)5.D (按律诗的特点排序)6.B (归有光-唐宋派)7.C (例句和 A.B.C 都是判断句,C 是省略句)8.B (A.都是表原因“因为” B.第一个表承接, “就” ;第二个表转折, “但是,却” C.都是“只是,只” D.都是“因而” )9.C (A.方位名词作动词 B.名词作状语 D.名词作状语)10.B (A、家人,古义指平民百姓;今义指一家的人。C、颜色,古义指脸色;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D、地方,土地方圆、纵横;今指某一个区域等等。 )二现代文阅读:(23 分)14. 文中引用杜牧的诗歌以证明荔枝的不易贮藏(
17、1 分) ;谚语证明荔枝花结实的情况(1分) 。这样写既增强说服力,又使文章具有文艺性和趣味性(1 分) (只答作用,不分析不得分)(二)课外阅读:(13 分)15. 极力写了梧桐树的叶子之多之大、绿意之浓之深(1 分) 。这样写既为下文写“眼看见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蓄势(1 分) ,又为作者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作铺垫(1 分) 。16. 新桐初乳(或者“春尽夏初,梧桐生叶” )绿树成阴(或“夏季时分,绿树成阴” )8梧桐叶落(或“秋冬时节,梧桐叶落” ) (每点 1 分,共 3 分)17. 对比,将“落花”与“落叶”对比,突出“落叶”象征的悲哀之情之深;联想,由树之荣枯联想到“人生无常”
18、,意蕴更深,耐人寻味;比拟, “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 、 “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 ,表现出树叶对北风的到来感到突然,和离开枝头的不情愿;比喻, “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 流露出作者对树叶脱尽的感伤、同情;引用,引用古诗,拓宽了意境,满含作者失而不可复得的伤感。 (2 点即可,共 4 分,仅列出手法无赏析不能得分)18. 发现“新乳” 、 “绿叶成阴”时亲切、欣喜(1 分) ,看见“梧桐叶落”时无奈、伤感(1 分) ,领悟自然、人生和艺术真谛时自足、平静、淡然(1 分) 。三、古诗文阅读:(20 分)19.请将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略20. 阅读下面这
19、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 分) 。(1)花木繁盛,花香阵阵。渲染洛阳满城春色,反衬深沉的离愁别绪。 (3 分)(2)拟人;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2 分)四、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7 分)22.根据下面的文字,给“数学语言学”下定义。 (50 个字左右) (4 分)数学语言学是运用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实现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并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23仿照下面的句子形式,在横线处另写一组句子,意思要与前面的内容相应(3 分):示例:只要青春还在,我就不会悲哀;黑夜终会缓缓隐退,太阳定将重新回来。五、作文(30 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根据高考评分标准作文分类赋分参照简表分类 赋分 构思 选材 结构 语言一类卷 27-30构思新巧、独到,立意深刻、有启发性材料新鲜、丰富,形象丰满、感人精巧、严谨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文句有意蕴二类卷 24-27 构思较好, 立意准确 选材合适 得当 完整 准确、恰当三类卷 21-24 通顺、平实四类卷 18-21构思平平,立意正确选材基本得当基本完整 基本通顺五类卷 15-18 构思低幼, 立意偏颇 材料与观点有明 显悖离 混乱 不通顺、有明显语病六类卷 15-0 没有构思, 立意庸俗 选材陈旧、无聊 无章无序 低幼、粗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