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本报表,第一节 成本报表概述第二节 商品产品成本表第三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第四节 制造费用明细表,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序,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是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本章 在阐述成本、费用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 了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和制造费用明细表 的内容结构、编制方法和分析方法。,本章的重点:一、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 二、成本、费用报表的分析。,本章难点:一、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 二、成本、费用报表的分析。,第一节成本报表概述,一、成本报表的概念及特点 二、成本报表的分类 三、成本报表与财务报表的关系,一、成本报表的概念及特点,综合性,多样
2、性,灵活性,特点,及时性,按报表反映 的经济内容,按报表编 制的时间,二、成本报表的种类,第一节成本 报表概述,按报表编制的范围,全厂成本报表,车间成本报表,班组成本报表,三、成本报表与财务报表的关系,编报的目的不同,项目、格式不同,编制的时间不同,报送的程序不同,第一节成本 报表概述,第二节 商品产品成本报表,一、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的格式二、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的编制三、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一、商品产品成本表的格式,1.概念: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全部产品(包括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的 总成本以及各种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2.作用:提供的资料,可以考核全部产品和主要产品成本计划
3、的执行结 果,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综合评价成本管理的业绩。,3. 结构:具体格式见下页,商品产品成本表,编报企业:,19年12月份,单位:元,A 代表着“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B 代表着“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二.商品产品成本表的编制,“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项目 :根据上年度本表所列各种可比产品的全年累计实 际平均单位成本填列。,“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项目:根据年度成本计划的有关资料填列。,“本月实际单位成本” :根据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资料计算填列:某产品本 月实际单位成本 该产品本月实际总成本该产品本月实际产量,“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项目 ,根据有关产品成本明
4、细账资料计算 填列,某产品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该产品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该产品本年累计实际产量,“本月总成本”各项目:根据本月实际产量与相应单位成本之积填列。 其中“本月实际”项目:根据本月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的记录填列。,“本年累计总成本”各项目:按本年累计实际产量与相应 单位成本之积填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降低率的计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可比产品总成本-本年可比产品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可比产品总成本*100%,三、商品产品成本表的分析,商品产品成本分析表见P146表7-2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
5、情况的分析 2.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因素分析,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将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和降低率与计划降低额和降低率进行比较,判断本期计划的执行情况。 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计划降低额/ (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实际降低额=(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额/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再将实际降低额和降低率与计划降低额和降低率进行比较,若实际降低额和降低率超过计划降低额和降低率,需要作进一步的因素分析。,2.
6、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因素分析,产品产量变动 产品品种结构变动 产品单位成本变动,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指标影响分析,产品产量变动只影响产品成本降低额的增减,不会影响成本降低率的变化。 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全部可比产品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计划降低率-计划降低额,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指标影响分析,品种结构变动既影响产品成本降低额,也影响成本降低率的变化。 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实际产量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计划降低率 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
7、影响= 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指标影响,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就是实际成本高于或低于计划成本的数额 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实际产量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实际总成本 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100%,第三节、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1.概念: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构成情况和 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的报表 。,2.作用:是对商品产品生产成本表的有关单位成本所作的进一步补充说 明。根据该表可以考核各种
8、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分析各 成本项目和消耗定额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成本构成的变化趋势等。总 之,该表有助于分析成本变动的内在原因,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3. 结构:具体格式见P149表7-5,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19年12月份,单位:元,产品名称:甲,规格,计量单位:件,本月实际产量:300,本年累计实际产量:3,150,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历史先进水平”栏各项目:反映本企业历史上该种产品成本最低年度的实际平均 单位成本和实际单位用量,根据有关年份成本资料填列。,“上年实际平均”栏各项目:反映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和单位用量,根据 上年度本表的“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
9、本和单位用量的资料填列。,“本年计划”栏各项目:反映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和单位用量,根据年度成本 计划资料填列。,“本月实际”栏各项目:反映本月实际单位成本和单位用量,根据本月产 品成本明细账等有关资料填列。,“本年累计实际平均”栏各项目:反映本年年初至本月月末该种产 品的平均实际单位成本和单位用量,根据年初至本月月末的已完工 产品成本明细账等有关资料,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后填列。,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1.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2.按成本项目进行逐项分析,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1.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1.直接材料项目的分析 材料耗用量变动的影响=(实际单位
10、耗用量计划单位耗用量) 实际单价(与计划比)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 (实际单价计划单价) 实际单位耗用量(与计划比),成本会计第七章第三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分析,材料耗用量变动的影响(实际单位耗用量计划单位耗用量) 上年单价(与上年实际比)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 (实际单价上年单价) 实际单位耗用量(与上年实际比),成本报表,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2.直接人工项目的分析 工时消耗量变动的影响 (实际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计划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计划小时工资率小时工资率变动的影响 (实际小时工资率计划小时工资率)实际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11、的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3.制造费用项目的分析工时消耗量变动的影响 (实际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计划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计划小时费用率小时费用率变动的影响 (实际小时费用率计划小时费用率)实际单 位产品工时消耗量,成本报表,(二)单位成本的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指标是指与企业的生产技术特点存在内在联系的各种经济指标,如产量增长率、废品损失率、材料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等。 产品产量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 产量质量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 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 材料利用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1、产品产量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成本可以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产量变动
12、影响单位成本降低率= 1-1/(1+产量增长率)*计划固定成本占产品成本的比重*100%,2、产品质量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若产品合格率提高,即废品损失率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也随之降低。 产品质量变动对成本的降低率= 废品率*(1-残值价值占成本比重)/(1-废品率) *100%,3、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产量增加,单位产品所耗用的工时减少,从而使得单位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相应降低。 只有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超过工资率增长速度时,才能产品成本降低。 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成本降低率= 1-(1+平均工资增长率)/(1+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计划直接人工占产品成
13、本的比重,4、材料利用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材料利用率反映了产品生产中投入材料的利用程度,利用程度越高,则说明单位产品材料耗用减少,降低产品成本。 材料利用率变动对成本降低率= 1-计划材料利用率/实际材料利用率*计划单位成本中材料比重,第四节、制造费用明细表,1.概念:制造费用明细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情况的 报表。,2.作用:可以了解报告期内制造费用的实际支出水平;可以考核制 造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可以判断制造费用的变化趋势,以便加强 对制造费用的控制和管理等 。,3. 结构:具体格式见下页,制造费用明细表,20年12月份,单位:元,编制单位:,二、制造费用明细表的分析
14、,在进行制造费用分析时,不能只检查费用总额计划的执行情况,不能用其中一些费用项目的节约来抵补其他费用项目的超支。总体上来讲,应该从总体到个体逐步进行分析: 1、要注意不同费用项目支出的特点,不能简单地把任何超过计划的费用支出都看做是不合理的; 2、抓住重点,对占总支出佳大比重的费用项目或者实际与计划存在较大差距的费用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 3、注意非生产性的损失; 4、动态分析。,第三节成本报表的分析,一、成本报表的主要分析方法二、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分析,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一)对比分析法,通过两个经济内容相同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数的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差异,借以了解经
15、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一种绝对数的比较分析,是成本报表分析的最基本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必须是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二)比率分析法,1.相关比率分析法。它是通过计算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来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通常计算的相关比率指标有:产值成本率、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利润率、存货周转率等。,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项对比指标之间的比率,借以考察企业经济业务的相对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二)比率分析法,2.构成比率分析法。也称比重分析法,它是通过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来进行
16、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项对比指标之间的比率,借以考察企业经济业务的相对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二)比率分析法,3.趋势比率分析,是将几个时期的同类指标的数字进行对比以求出比率,揭示该指标增减变化,根以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分为定基比率和环比比率两种: 定基比率比较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100 环比比率比较期数值/前一期数值100,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项对比指标之间的比率,借以考察企业经济业务的相对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分析法又叫连环替代法:将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因素,计
17、算分析各项因素对综合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三)因素分析法,1.模式:假定某综合经济指标N受A、B、C三因 素影响,关系式为NABC。基期指标N0 由A0、B0、C0组成,报告期指标N1由A1、B1、C1组成,即:基期指标:N0A0B0C0报告期指标:N1A1B1C1差异额:GN1N0,(三)因素分析法,2.运用连环替代法分析三因素变动对差异额G影响程度的计算程序如下:,将A、B、C三因素变动的影响相加:(N2N0)(N3N2)(N1N3)N1N0G分析结果与分析对象相符合。,(三)因素分析法,3.举例:某企业本年度甲产品直接材料费用见下表。,采用连环替代法
18、计算由于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 三个因素变动,甲产品直接材料费用超支267 200元的影响程度。计划数:1 00050201 000 000(元)实际数:1 20048221 267 200(元) 差异额1 267 2001 000 000267 200第一次替代:1 20050201 200 000(元)产量增加对总差异的影响额1 200 0001 000 000+200 000(元)第二次替代:12004820115 2000(元)单耗节约对总差异的影响额1 152 0001 200 000-48 000(元)第三次替代:1 20048221 267 200(元) 材料单价
19、提高对总差异的影响额1 267 2001 152 000=+115 200元三因素同时变动影响的差异总额+200 000(-48 000)115 200+267 200(元),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三)因素分析法,替代顺序确定的一般原则是: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先实物量指标、后价值量指标。先主要指标、后次要指标。先分子指标、后分母指标。,因素连环替代法:将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因素,计算分析各项因素对综合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四)差额分析法,1.其公式可表示为:A因素的影响程度(A1A0)B0C0B因素的影响程度(B1B0)A1C0C因素
20、的影响程度(C1C0)A1B1,差额分析法是根据各项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来计算分析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三)差额分析法,举例:现按前例A产品直接材料费用的资料,采用差额分析法计算如下:产品产量变动影响的差异额 (1 2001 000)1020200 000(元)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影响的差异额 (4850)1 20020 -48 000(元)材料单价变动影响的差异额 (2220)1200152 000(元),差额分析法:是根据各项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来计算分析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四)差额分析法,举例:现按前例A
21、产品直接材料费用的资料,采用差额分析法计算如下:三因素同时变动影响的差异总额 200 000(-48 000)115 200 267 200(元)差额计算法与连环替代法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但差额计算法比连环替代法简化。,差额分析法:是根据各项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来计算分析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本章总结,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是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本章 在阐述成本、费用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 了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和制造费用明细表 的内容结构、编制方法和分析方法。还介绍了技术经济指标变动 对成本影响分析。,本章的重点:一、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 二、成本、费用报表的分析。,本章难点:一、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 二、成本、费用报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