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民营科技调研.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202672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营科技调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民营科技调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民营科技调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民营科技调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民营科技调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宁波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民营科技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创办的,实行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主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开发、转让、服务或实行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技术密集型经济实体。主要包括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股份制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及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合资和合作举办的科技型企业。近几年,宁波市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创造的GDP 约占全市 总量的 80。民营科技企业凭借其技术创新、机制灵活等优势, 大 规 模 引 进 先 进 装 备 和 人 才 ,推 进 科技 创 新 ,开 拓 国 际 市 场 ,不 断 做 大 做 强 ,

2、成为推动我市科技进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一、民营科技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数量和资产状况。总体数量与我市民营企业整体数量比较所占比重教小,其资产规模较平均民企资产规模要高。根据宁波市科技局 2008 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民营科技企业 1500 多家。年末资产总额达到 220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40.4%;年末负债总额 1322.2 亿元,较上年增长 35.9%;负债率 60.6%,较上年有所下降。 2.经济效益和创税。民营科技企业创利趋势明显,利润空间潜力巨大。2008 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收入为 3100 亿- 2 -元,比 2007 年增长 25.4%。全年总收入在 1

3、0 万元以下的企业有 16 家,占总企业总数的 1.1%;10 万元至 100 万元的企业有 44 家,占企业总数的 3.2%;100 万元至 1000 万元的企业有 187 家,占企业总数的 13.7%;1000 万元至 1 亿元的企业有 708 家,占企业总数的 52%;超亿元的有 406 家,占企业总数的 29.8%。全年实现净利润 13.6 亿元,比上年增长 43.3%,增幅较大;上缴税金 98.3 亿元,增长率高达 58.9%, 2007 年,我市民营科技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2049.7 亿元,较上年增长 25.2%,略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5.5%的增长率。3.人员状况。据

4、2008 年宁波民营科技企业统计显示,我市民营科技企业负责人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以中青年为主,1960 年以后出生的企业主管人数达到 863 人,占总数的 63.4%。文化层次不断提高,民营科技企业负责人以大专以上学历为主,占到企业调查总数的 66.9%。2008 年宁波 1361 家民营科技企业长期职工总数 43.4万余人,较上年增长 16.5%。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 3522 人,中级职称 11574 人;博士 312 人,占全市博士总数的 30.9%,硕士 1426 人,占全市硕士总数的 15.8%。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 6.6 万人,占企业长期职工总数的 15.2%。 4.科技投

5、入。科技投入与企业的发展及科技创新能力息息相关,主要包括科技人力投入和科技经费投入。2007 年底,宁波民营科技企业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总数为 2.7 万人,- 3 -占企业长期职工总数的 6.2%,其中研发人员达到 1.3 万余人,人数较去年有所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市民营企业技改立项 1960 户,用于技改立项投入的资金支出达 149.95 亿元,同比增长 17%,已开发新产品 1276 个,同比增长率10%,用于新产品开发所投入的资金同比增长 26%。据市统计局 2007 年 19 月份统计,全市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 8733 个和 6419 件,分别增长 17.5%和 71.

6、1%。5.专利情况。专利保有量高是民营科技企业的显著特点。2007 年我市民营科技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专利申请量 5540 件,同比增长 5%,占全市专利申请量的 43.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 763 件,占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的 53.0%,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量的比重达到 13.8%,较全市高 2.5 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3526 件,占全市专利授权量的 39.9%,发明专利授权量 270件,授权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量的 7.7%,远高于全市 3.3%的比例。二、宁波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1.制造业为主体,以骨干科技企业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特征,以产业集群式带

7、动经济发展。据 2007 年宁波科技民营科技企业统计调查显示,全市 1361 家民营科技企业中从事制造业企业达到 1255 家,占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的 92.2%,其中尤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企业为最,分别达到 300 家和 223 家,这两类民营科技企业数之和占- 4 -到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的 38.4%;其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分别为 98 家和 91 家。制造型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总额达到 2145.9亿元,占宁波市民营科技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高达 98.4%。形成了高新区电子信息、北仑区注塑机和鄞州区新型金属材料等 3 个国家级高新

8、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区域竞争优势强的产业集群格局。如北仑区的注塑机、精密机床、压铸机等装备制造业发展强劲,该区规模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达 31 家,比上年增长 9.5%。块状分布的格局使得产业配套环境更趋理想, 提高了行业和区域的竞争力。 2.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注重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全市民营企业朝着科技化方向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慈溪的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开发实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研发出五腔驱动燃气灶新产品,荣获四项发明和专利。落户北仑区的宁波久腾车灯电器有限公司拥有宁波电器塑料模具工程研究开发中心,成为宁波模具业第一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已获

9、近 20 个专利,年研发新产品 60 个以上。2007 年,全市共有 12 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 计划和国家 973计划项目,其中 6 项承担单位来自民营科技企业。其中,由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的“精密塑料注射成型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和宁波东方集团有- 5 -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的“海缆用高等级绝缘高分子材料研制及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经费补助 1940万元和 1673 万元,使我市单个项目获国家经费补助额首次突破千万元。3.区域创新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增强了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增强企业特别是民

10、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2007 年,全年直接用于支持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市本级财政科技经费就达 3180 万元,培育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19 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13 家、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1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为培养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摇篮,其作用日益显现。以鄞州区为例,该区科技化孵器面积达到 4.7 万平方米,入孵民营企业达到 80 多家,引进各类人才 4283 名,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5 家,总数达到 29 家;其中博威集团工程技术中心成为该区第 3 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该区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8 项,授权专利 846 件,其中发明专利法34 件,科技综合实力跃居全

11、省第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构筑加快,民营科技企业成了直接受益者。随着“宁波多 语信息公共服 务平台” 、“宁波市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网”、 “宁波科技文献检索服 务中心”、 “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宁波市场” 等科技创新公共服 务平台的建设,为民营科技企业在信息获取、立项、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指导等- 6 -方面实行了一条龙创新服务新模式,帮助企业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三、宁波民营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待完善,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还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 前 我 市 民营科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总量规模依然偏小。民营科技企业数量较少。20

12、07年,我市民营科技企业数达 1361 家,仅占我市 9 万多家民营企业数的 1.5 %不到。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我市民营科技企业数与苏州、深圳等地相差甚远。早在 2005 年,深圳民营科技企业数就已达 3.7 万家,企业总数是我市 2007 年的 27 倍多。民营科技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企业产品单一,企业竞争力不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更少。(二)经济政策大环境制约企业继续发展。当前,国际经济形式走低,使宁波大部分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民营科技企业在研发投入、市场开拓、扩展规模等环节捉襟见肘。此外,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瓶颈也使民营科技企业的扩建、贷款难度加大。特别是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需

13、要大量资金注入以进行研究开发和新产品的市场开拓,难以得到银行的融资支持。 (三)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一是研发投入明显不足。按照信息产业部的有关文件精神,IT 企业研究开发- 7 -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应超过 10%,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应超过 65%。放眼国际知名的 IT 跨国公司,IBM 、微软和英特尔每年的研究开发投入经费都在 50 亿美元左右, 三星电子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也达到 9%左右,其研发人员达 2.7 万人,占员工 总数的 40.5%。而我市民营科技企业中除了极少数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都在 5%以下,与一些大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严重的投入

14、不足导致多数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力量薄弱,缺少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二是在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方面处于相对劣势。据 2007 年宁波民营科技企业统计调查,我市 1361 家民营科技企业中只有 547 家企业进行了专利申请,仅占企业数的 40.2%。许多企业的产品处于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本身却没有一项专利。我市拥有发明专利的民营科技企业只有 264 家,而拥有 10 项以上发明专利的企业仅 13 家。(四)民营科技企业自身特点制约其进一步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不同于一般的民营企业,有形资产相对较少,多为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企业研发投入大,资金风险大。此外,民营科技企业自身企

15、业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国有企业改制的某民营科技企业,因改制遗留的一些问题导致该企业尽管技术和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开拓新市场、扩大生- 8 -产规模时遇到银行不愿贷款、担保公司不愿为其担保,造成流动资金短缺的困难,大大制约了该企业的做大做强。还有一部分民营科技企业由于财务制度不完善,无法通过税务部门的审核而享受研究开发费所得税加计抵扣的优惠。当前,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环境正在逐步完善。我市的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采取强力措施加速推进民营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 过 进一步解放思想,不 断 完 善

16、 经 济 结 构 ,全面构建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一)培育民营科技企业,带动全市企业发展。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能力和规模经济效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骨干民营科技企业。同时积极推进科技培训工程,提高民科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民科企业家培训,举办发展战略研讨会、讲座等活动,不断创新民科企业家的发展理念、增强企业家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加强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针对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和产品开发、品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邀请国内知名的科技、产业或管理专家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

17、探索和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机制,推动企业扩大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交流与合作。通过科技培训工程,培养和造就- 9 -一支高素质的民营科技企业家队伍和一支拥有较强科技开发能力的科技研发队伍。(二)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支撑体系。科技中介服务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为广大中小民科企业提供服务的科技平台。加快推动“一网五平台“建设:以技术创新网和数字科技文献中心为主体的科技信息网;以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和监理中心为主体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开放实验室为主体的公共技术开发平台;以产学研合作和中外科技交流机构为主体的技术交易平台;以专利政策、信息等为主体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以

18、专业孵化器和科技投融资公司为主体的科技创业平台。初步建成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产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为民科企业提供生产力促进、创业服务、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科技评估、技术产权交易、技术经纪、科技人才中介等的特色化、专业化科技服务,有力支持中小民科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积极推进落实有关科技服务政策。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需要政府部门健全、完善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和保障其合法权益的法规体系,解决政策法规的配套和有效执行的问题。要根据 2008 年出台宁波市关于进一步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意见,积极落- 10 -实相关的政策法规,依法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保障民营科技企业投资权益和财产的保护。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切实解决民营科技型企业资金投入不足的困难,切实解决民营科技型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鼓励我市民营科技企业在引进、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强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含量,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和提升产业结构,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促进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民营科技型企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