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浙 江 省 2014 年 高 考 模 拟 考 试 理 综 化 学 试 卷考 试 时 间 : 50 分 钟 满 分 : 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K-39 Fe-56 Cu-64选择题部分(42 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针对 H 7 N 9禽 流 感 的扩散情况,要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预防,可选用含氯消毒剂、活性银离子、酒精、双氧水等作为消毒剂,这种处理方法符合绿色化学核心B肌红蛋白、蚕丝、过氧化氢酶、鱼肝油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氨基酸C防弹玻璃、氧化铝陶瓷、硅藻土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PLA、PET、酚醛树脂、铜氨纤维都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D某
2、些铝硅酸盐形成的 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8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原理和现象,正确的是A重结晶提纯产品时,从杂质角度考虑,选择的溶剂是杂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为宜B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 1:1) ,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C为验证盐桥的作用,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适量硫酸亚铁铵溶液和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插入石墨棒用导线与电流计相连,然后用装有 K2SO4饱和溶液的琼脂的 U型管两端插入两个烧杯中,电流计
3、偏转,一段时间后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减压过滤是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9 X、Y、Z、R、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 和 R 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 RY2,Y 和 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 W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时 0.1molL-1X 和 W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 pH 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非金属性 YR,则 X、Y 组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 X、R 组成的化合物BY 和其他四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 2 种二元化合物CRY 2能与 Y、Z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 Y2DY、Z、W 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某
4、烷烃(如右图)的名称为 2,3-二甲基-3-乙基戊烷B最简单的醛糖具有手性碳原子而有光学特性,可通过氧化、还 原、 加成、消去等反应使它失去光学特性C由CH 3、 、OH、 COOH、CHO 原子团两两组合形成的有机物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6 种2D已知视网醛的结构为: ,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萘( )11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简称 LFP)是一种高效、超长寿命的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为:C6LiFePO 4 C6Li(1x) (1x)FePO 4+ x LiFePO4(C 6Li 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 。其内部结构如右图所示,左边用LiFePO4和 FePO4作为电池的正极;中间是
5、聚合物隔膜,它把正极区与负极区隔开,Li +可以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右边是由碳(石墨)组成的电池负极。电池的上下端之间是电池的电解质,电池由金属外壳密闭封装。下列关于 LFP 电池的说法不正确ALFP 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中脱离出来,经过电解液,穿过隔膜 回到正极材料中。B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式:C 6Li(1x) xLi xe =C6LiC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阴极质量增重 12.8g 时,则电池中通过聚合物隔膜的 Li+数目为 0.4NA。D电池上下端之间的电解质应该是某些强电解质的水溶液。 12 25时,将浓度均为 0.1mol/L CH3COOH 溶液和 HX 溶液分别与等浓度的 Na
6、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平衡常数:CH 3COOHHXH 2CO3 B将 pH=2的 CH3COOH 溶液和 HX 溶液稀释10倍后,水电离出的 c (H+)较大的为 HX 溶液C往10ml 0.1mol/L 的 Na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10ml 0.1mol/L 的 HX,混合后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c (Na+) c (HCO3 ) c (X ) c (OH ) c (H+)D将浓度均为 0.1mol/L 的 CH3COOH 和 HX 的混合液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中性时,CH3COOH 被完全中
7、和13固体粉末 X 中可能含有FeO、Fe 2O3、MnO 2、K 2S、K 2SO3、KAlO 2、MgCl 2、K 2SO4、K 2CO3、NaNO 2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 X 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3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Fe2O3B气体 A 和气体 B 一定均为纯净物C溶液甲中一定含有 K2S、K 2SO3、NaNO 2、K 2SO4可能含有 KAlO2、K 2CO3D由于在溶液甲中通入过量 HBr 后再加入 BaCl2溶液,因此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有K2CO3非选择题部分(58 分)26 (14 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
8、的卤化物、氧化物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某暗紫色化合物 A 可作为电极材料的新型超铁电磁,因具有绿色、高电压和高能量的特点,近年来引起了电化学界的高度重视。在常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化合物 A 可以稳定存在,但它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一段时间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气体单质。为探究其成分,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化合物 A 粉末进行试验。经组成分析,该粉末仅含有 O、K、Fe 三种元素。另取 3.96g 化合物 A 的粉末溶于水,滴加足量稀硫酸,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含有 0.08mol KOH 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洗涤后的沉淀充分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粉末 1.60g;将所得滤
9、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可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盐 10.44g。(1 )化合物 A 的化学式为 ;化合物 A 与 H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化合物 A 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可由 FeCl3 和 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得,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化合物 A 还可以作为高容量电池材料,与 MnO2-Zn 电池类似,A-Zn 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A 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_ _,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4 )目前,人们针对化合物 A 的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物质中有可能提高化合物 A 水溶液稳定性的是_
10、 _A醋酸钠 B苯酚 CFe(NO 3)3 DKOH(5)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研究温度对化合物 A 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27 (14 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滴加 KSCN 溶液加热过量浓盐酸BaCl2 溶液过量 HBr加水溶解过滤溶液甲固体甲固体X有色气体 A溶液 A沉淀 A沉淀 B有色气体 C溶液 C血红色溶液4工业上可用如下方法合成甲醇:方法一 CO(g) +2H2(g) CH3OH(g) 方法二 CO2(g) +3H2(g) CH3OH(g) +H2O(g) (1)已知: 2CH 3OH(l) + 3O2(g) 2CO2(g) + 4
11、H2O(g) H=1275.6 kJmol -1 2CO(g) + O 2(g) 2CO2(g) H=566.0 kJmol -1 H 2O(l) H2O(g) H= + 44.0 kJmol -1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 CO 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方法一生产甲醇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向 2L 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和 2molH2,发生上述反应,5 分钟反应达平衡,此时 CO 的转化率为 80%。请回答下列问题:前 5 分钟内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已知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 为 (填“” 、 “”或 “=” )0。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12、K= 。在方框的坐标系中画出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画在答题纸上)关于上述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编号) 。A.达到平衡时,移走部分甲醇,平衡将向右移动,正反应速率加快B.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将向右移动, c(CO)将变大C.在相同的条件下,若使用甲催化剂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 105倍,使用乙催化剂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 108倍,则应该选用乙催化剂D.若保持平衡时的温度和压强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 0.8molCO 和 0.6mol CH3OH,则此时 v 正 v 逆(3)方法二生产甲醇应更具前景,写出方法二生产甲醇的一个优点 。(4)根据反应 2CH3OH(g) CH3OCH3
13、(g)+H2O(g),可利用 CH3OH 生产 CH3OCH3。有人对甲醇脱水转化为二甲醚过程从温度、液体空速(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催化剂表面通过的原料的量,空速越小,停留时间越长,反应程度越高,但处理能力越小) 、压力对甲醇的转化率影响进行研究,分别获得以下 2 幅图。根据以上两幅图选择不受空速影响的合适反应温度和压强 。(5)根据文献,甲醇生产二甲醚的转化率可以根据冷凝的液相中的甲醇与水的相对百分含量来计算(忽略挥发到气相的甲醇) 。若以 Cw表示冷凝液中水的质量分数, CM表示冷凝液中甲醇的质量分数,则甲醇的转化率为 。t(min)c(mol/L)0.204.60.85I IIAC6H
14、OCH32COHBC9H10O2(CH3O)2 C1H2O32CTHFiCl4/ZnDC2H4OKOH/2H+ ECH3OFC18H20O+ +28 (15 分)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OCH3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 128135。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CH 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制备基本操作流程如下: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阿司匹林时,要使用干燥的仪器的原因是 。(2)写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 。(3) 合成阿斯匹林时,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 。 抽滤所得粗产
15、品要用少量冰水洗涤,则洗涤的具体操作是 。(4)提纯粗产物中加入饱和 NaHCO3溶液至没有 CO2产生为止,再抽滤,则加饱和 NaHCO3溶液的目的是 。另一种改进的提纯方法,称为重结晶提纯法。方法如下:(5)改进的提纯方法中加热回流的装置如图所示, 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 。冷凝水的流进方向是 。 (填“b”或“c”) 。 重结品提纯法所得产品的有机杂质要比原方案少的原因 。(6)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化学方法是 。(7)该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原料用量:2.0 g 水杨酸、5.0 mL 醋酸酐(1.08 g/cm3),最终称得产品 m2.2 g,则所得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 。29 (15 分)一
16、种人工合成的雌激素药物 F,其合成新工艺如下图: 已知: 化合物 B 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2RCOTHFiCl4/ZnCRR6 ,R、R均为烃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的反应类型是 ,设计该步骤的目的是 。(2)化合物 F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3)写出 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 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物 A 可以和 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B化合物 D 能与 NaOH 反应,理论上 1 mol X 最多消耗 2 mol NaOH C若用乙酸去代替步骤中的丙酸
17、,其余均按上述工艺进行,则 E 将变成甲酸DDF 的反应,若将反应条件改变成在稀硫酸下、加热回流,也能进行(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B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a属于酯类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苯环上一元取代物只有 2 种化学部分答题卷选择题(42 分)7 8 9 10 11 12 13非选择题(58 分)26(14 分) (1) (2) (3) 7(4) (5) 27(14 分)(1) (2) (3) (4) (5) 28(15 分)(1) (2) (3) (4) (5) (6) (7) 29、 (15 分)t(min)c(mol/L)0.204.60.88(1)
18、(2) (3) (4) (5) (6) 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7 8 9 10 11 12 13D C B C D B C26 (14 分) (每空 2 分)(1)K 2FeO4 ;4FeO 42 +10H2O4Fe(OH) 3+3O 2+ 8OH -(2)2Fe 3+ + 3ClO- + 10OH- = 2FeO42 +3Cl- + 5H2O(或 2Fe(OH)3 + 3ClO- + 4OH- = 2FeO42 +3Cl- + 5H2O)(3)FeO 42- + 3e-+4H2O = Fe(OH)3+5OH-2FeO42 +8H2O+3Zn2Fe(OH) 3+3Zn(OH )2+ 4OH-(4)
19、AD(5)将适量 K2FeO4固体溶解水并等分为两份,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底部各放一9张画有“+”字的白纸,观察记录看不到“+”字所需时间27 (14 分)(1)CH 3OH(l) + O2(g) = CO(g) + 2H2O(l) H=442.8kJmol -1 (2 分)(2)0.08mol/(Lmin) (1 分) (1 分) 100(1 分)图见下(2 分) AD (2 分)(3)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控制温室效应;或实现碳循环,使能源充分利用;(或其他合理答案) (1 分) (4)320、0.2-0.6Mpa (2 分) (5) 或 (2 分) 28 (15 分) 防止乙酸酐
20、水解 (1 分) (2 分) 水浴加热 (1 分) 关小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洗涤剂(冰水)至浸没沉淀物,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物 (2 分) 使乙酰水杨酸与 NaHCO3溶液作用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便于与聚合物分离 (2 分) 控制反应温度,防止温度过高,乙 酰 水 杨 酸 受 热 分 解 (1 分) ;b(1 分) 水杨酸易溶于乙酸乙酯,冷却结晶时大部分水杨酸仍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很少结晶出来 (2 分) 取少量结晶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 FeCl3溶液,若呈紫蓝色,则含水杨酸(1 分) 84.6% (2 分)29 (15 分)(1)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1 分)保护酚羟基,防止酚羟基在后续反应中被氧化 (2 分)t(min)c(mol/L)0 1 23 4 56 7 80.6.4.10(2)羟基,碳碳双键 (2 分)(3) (2 分)(4)(2 分)(5)AD (2 分)(6)CH32OCH3CH2OOCHCH3CH3 OCH33(写对一种物质得 1 分,总共 4 分,写错不得分也不扣分)OHC3H2COHOCH23OHO+ +THFiCl4/ZnCH3OC2H525OCH3+O2CH3OCH23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