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图形与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模块之一。几何直观是数学研究及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几何直观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研究方式,在科学发现过程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巧妙使用直观教具,采取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既能形象地解决教学上的难点,又能培养学生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用图形说话”,用图形描述问题,用图形讨论问题,这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是新教材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要求。几何直观所指有两点:一是几何,在这里几何是指图形;一是直观,这里的直观不仅仅是指直接看到的东西(直接看到的
2、是一个层次),更重要的是依托现在看到的东西、以前看到的东西进行思考、想象,几何直观就是依托、利用图形进行数学的思考、想象。它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图形所展开的想象能力。在整个数学教学中都应该重视几何直观,培养几何直观能力应该贯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始终。1、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无数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总结图形的特点,性质。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图感,这一定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几何图形的积累,培养感觉,这需要一定质量的训练,让学生形成一定量的基本图形,及基本结论,基本题型。2、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养成画图习惯,重视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首先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图形的画法,如几何体的三
3、视图;平面、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空间四边形、三棱锥、长方体正方体等直观图的画法,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画出图形的空间感。要求学生画出标准常见函数图像:正比例函数、发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等。在日常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画图对理解概念、寻求解题思路上带来的便利。在教学中应有这样的导向:能画图时尽量画,其实质是将相对抽象的思考对象“图形化”,尽量把问题、计算、证明等数学的过程变得直观,直观了就容易展开形象思维,无论计算还是证明,逻辑的、形式的结论都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3、充分
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采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让学生经历了“大胆想象操作转化验证猜想”这一过程,以图形间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借助于经验、观察或类比联想,所产生的对事物关系直接的感知与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从而建立起人对自身体验与外物体验的对应关系。4、注重模型的作用,让学生参与模型制作新课标在几何数学中强调几何学习的直观性,强调实物、模型对几何学习的作用。课外让学生亲手制作立体几何模型,动手做一做,如利用积木搭建
5、不同的几何图形等,可以更直接的感受空间几何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5、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借助于几何直观、几何解释,能启迪思路,几何直观是认识的基础, 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使学生得出结论,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形式,发展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这样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帮助学生建立起实物与概念间的联系,化抽象为具体,就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6、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对几何问题的结果进行一定的
6、推测,可能用什么知识来解决。审题时注意结论和条件的关系。如给你一个几何条件,如给你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你会想到什么有关的知识。7、重视交流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后,让学生交流,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小组同学发挥合作精神,纷纷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中来,有序参与小组讨论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采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总之,利用直观几何教学法可以把数学中抽象难懂的概念、定理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表达它们的具体含义,并在解题中灵活运用,使数学的教与学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和数学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