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河南省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 2014 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二调试题(含解析)24 后汉书记载:“马严,字威卿。拜御史中丞,赐冠帻衣服车马。严举劾案章,申明旧典,奉法察举,无所回避,百寮惮之。 ”由此可见,马严A掌公卿章奏,纠察百官,权力颇重 B职权上属于地方官员,与刺史互补C其官位在东汉位列三公,位高权重 D其监察职权能左右皇帝的决策大权25有学者认为,从整个都城制度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从先秦到唐代,是封闭式都城制度时期;后一阶段从北宋到明清,是开放式都城制度时期,该学者将后一阶段开端定于北宋,其依据是A娱乐场所“瓦肆”和纸币“交子”出现B居民“坊里”制度和集中贸易的
2、“市”的制度的完善C以街巷结构为基础的街市制度的形成D都城规模远超过汉唐,人口突破百万26明朝泰州学派的王艮一反经典的传统和说教,匠心独具的认为:“百姓日用即道” , “愚公愚妇”都“能知能行” , “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 。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恰当的是2A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人民性B取孔孟之道,而舍宋明理学C李贽将其发展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是对“致良知”的继承与发展27中国近代某思想家在自己的著作中陈述:“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 ”下列各项与该思想家
3、所属政治派别主张相符的是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则孔子不当存于宪法C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D有民权之用,故法之既立,虽天子不可以不循也28 “辛亥革命昭示了人民应有的权利,它是在革命条件尚不充分,但清王朝已经一触即溃的情况下,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背水一战,以退求全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首创伟业,可谓 20 世纪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 ”对此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称辛亥革命为“光荣革命” ,是因为它结束了封建制度B辛亥革命使国人看到了近代民主政治的一线曙光C “一触即溃”表现为武昌起义之后,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3D “以退求全”是因为革命党人
4、痛感社会觉醒和革命武装的严重不足29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中全会致蒋委员长电中承诺:“中共中央一本过去主张,愿以至诚拥护我民族领袖,拥护三民主义。 ”上述材料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不再照搬苏联的经验C开始转变对国民党的认识 D极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0 “那时候,人民对待粮票的态度可以说是慎之又慎,谁家的孩子上粮店买米,丢失了钱可能还不要紧,但若是把粮票给丢了,那就是不可饶恕之罪 。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粮票取代钱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 B粮票是人们进行购物的主要凭证C粮食匮乏,必须凭票进行计划供应 D粮票被赋予一种浓厚的政治色彩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
5、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现代中国粮票现象31 “事实证明,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法制,无论实在实体或者程序方面都未超过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 ”这说明罗马法A涵盖了现代法制的基本内容 B包含了商品生产社会的大多数法权关系4C设定了所有权的全部可能性 D适用范围限于私有制高度发达的社会32在 1787 年制宪的时候,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的目的是A削弱众议院的职能 B实现“制衡的最大化”C用精英政治取代平民政治 D避免少数人的暴政33二战结束
6、后,丘吉尔把一项举措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这一举措A表明美国开始放弃与苏联合作的政策,向共产主义进行反击B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大对立的经济体系C最初也想以此计划为诱饵吸引东欧各国,孤立和打击苏联D标志着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战略部署初步形成5341973 年 3 月,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而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 ,这意味着A固定汇率制度垮台,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崩溃B “本金位制”垮台,最终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C西欧经济实力增强,开始与美国分庭抗礼D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35孔子主张“仁” 、 “克己复礼为仁” ,西塞罗
7、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够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象神一样生活。 ”这说明两位先哲都A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B要求制定完善法律C追求社会民主平等 D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马法西塞罗6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最早的户籍制度起源于古代赋税制度和征兵制度。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 ,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 、 “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
8、。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并且在中央地方设置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 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在继续推行北魏时期 “三长制”的基础上,实施“大索貌阅” ,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了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材料二 到了近代,巡警制度开始在全国推广,以巡警体制主管的户口登记非常严密,户口登记内容包括户数、口数
9、以及户内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籍贯等。1911 年,晚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籍为依据,而户籍法编订又必由民法与习俗而成” ,出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但晚清政府的灭亡, 户籍法随之搁浅。北洋时期,政府将保甲制度与近代警察制度相结合,制定并颁布了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 (1915 年) 、县治户口编查规则 (1915 年) 、 京兆各属户口编查单行细则 (1916 年)等条例。南京国民政府参照英、美、德、日等国户籍及人事登记的法律制度,于 1931 年正式颁布了户籍法 。但由于国民党发动了内战, 户籍法在国统区被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 (1932 年
10、) 、 保甲条例 (1937 年) 、 县保甲户口编查办法 (1941 年)所代替。 户籍法在实践中未能得到很好实施。以上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15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原因(10 分)(2)变化:加强了关于户籍的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警察制户籍;借鉴了欧美等国7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过程比较表中国 日本类似事项事项 年 事项 年相差年数开办外语学校购买轮船设立工场开设电信设备
11、派遣留学生发行报纸建设铁路改革文字运动民众政治运动发行杂志创始师范教育近代学校制度同文馆商船亚丁号安庆军械所上海和香港之间美国留学昭文新报上海和吴淞之间一目了然初阶公车上书时务报南洋公学师范院钦定学堂章程186218621864187118721873187618921895189618971902洋学所咸海丸横须贺造船所东京和横滨之间荷兰留学中外新闻东京和横滨之间汉字御废止之仪建议设立民选议院西洋杂志师范学院学制1855185718641869186218681872186618741867187218727 年5 年0 年2 年10 年5 年4 年26 年21 年29 年25 年30 年8
12、设立国立大学政治革新立宪预告发型开禁实施新历改革货币制颁布宪法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诏书准备立宪上谕自由理发太阳历实行法币中华民国宪法1902190519061911191219351947东京帝国大学五条誓文设立国会诏书自由散发太阳历新货币制度大日本帝国宪法187718681881187118731871188925 年37 年25 年40 年39 年64 年58 年阅读上表,提取有关中日两国近代化异同的信息各一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原因。945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元朝以来,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有二、三十个少数民族中存在着土司制度。土司管理各该民族,职
13、务世袭,但是需要中央政府批准。土司在内部自行征收赋役,仅向中央政府进贡少许银物。土司自有法令,对属民的生杀予夺,中央政府不予过问。常到州县地界抢掠,危害汉民生命财产;对属民任意役使,赋税是“一年四小派,三年一大派,小派计钱,大派计两” 。 恣意虐杀土民,对犯其法而被杀害的家属,还要征六十两、四十两、二十四两不等的银子,名之日“玷刀钱” 。 为了争夺土地和人畜,土司之间互相厮杀,经年不解,世代为仇,使得当地以及附近的州县不得安宁。摘自清朝鄂尔泰材料二 清改土归流的具体做法:清政府采取了集中力量打击强大不法的土司;从大土司集中地区开始,后及其它地区;以及武力威胁与安抚相结合等办法。改土归流的善后措
14、施:第一,对革除土司妥善安置,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第二,选派合适人选充任新设流官。第三,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控制和管理。第四,禁革各种旧制陋规。第五,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开路办学。摘自论清代鄂西的改土归流等(1)依据材料一归纳清朝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 (6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改土归流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9 分)【答案】 (1)土司世袭,易造成地方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妨碍国家的统一;土司破坏地方经济文化的10正46 (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在抗日根据地内建立政权的问题上,必须确定这种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应该
15、是: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只有汉奸和反共分子才没有资格参加这种政权在抗日统一战线政权中,对于共产党员以外的人员,应该不问他们有无党派关系及属于何种党派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选举政策,应是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男女、信仰和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然后陈请国民政府加委。其组织形式,应是民主集中制。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施政方针,应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真正的汉奸和反对派,保护抗日人民,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改良工农的生活,为基本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材料二 (解放区)建立了真正表达民意的人民代表机关-边区参议会。它不仅是包括边区各党各派和各阶级阶层全体人民的民意代表机关,也是边区人民管理自己事物的最高权力机关,即参议会对各级政府委员及行政首长有选举权和罢免权,对政府工作有审议、监督、弹劾与咨询之权,在参议会召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