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认证标准解读.ppt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81919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认证标准解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认证标准解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认证标准解读.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认证标准解读.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认证标准解读.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CCPC,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认证标准解读,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国外CPC认证促进了ACS的救治水平 中国ACS救治水平亟待提高 中国CPC建设的初步成效显著但处于起步-快速发展期,急需规范 国外认证标准与中国的实际有差距 中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什么要进行中国自主认证,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认证组织机构 认证的组织程序 认证标准 评分细则,认证体系组成,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成立专门的胸痛中心认证工作组 指导委员会 认证

2、工作委员会 常设认证办公室,组织机构,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五大要素 基本条件与资质 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和救治 持续改进 培训与教育,认证标准,五大要素的主要目的,五大要素 基本条件与资质 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和救治 持续改进 培训与教育,重点是考查以急诊PCI为主的STEMI救治能力,医院必须主动与院前急救系统合作以缩短救治时间,强调是在临床实践中执行ACS指南:将指南流程化,以缩短STEMI总缺血时间为目标,强调逐步改进

3、流程,让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合力,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要素一 基本条件与资质,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基本条件与资质,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 胸痛中心委员会 胸痛中心医疗总监 胸痛中心协调员,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胸痛中心的管理制度 联合例会制度 质量分析会制度 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 培训制度 其它制度:如奖惩制度、值班制度等,基本条件与资质,胸痛中心的管理制度,联合例会制度 质量分析会制度 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 数据质量控制制度 培训制度,参加人员 总监主持 CPC相关

4、 心内科 急诊科 120 协作医院 管理层,第3季度胸痛急救病种构成图,STEMI占总病例数的35%,月平均 D2B及达标率分析,CPC was established (2011-3-27),D2B延迟的原因分析,病例分析会制度至关重要,时间统计轴病例分析的基础,D2B时间:154分钟,手段:时间节点分析、责任到人 目标:明确延误原因、寻求解决办法,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基本条件与资质介入诊疗,导管室基本条件 基本设备要求和介入诊疗资质; 过去3年冠脉介入治疗手术量平均200例/年 365天/24小时全天候开放能力; 导管室激活时间30分钟,达标率不低

5、于75%; 导管室暂时不可用的备用方案和程序,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人员基本资质 至少2名具备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资质且能独立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副高级以上介入医师,且每人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量不低于75例 至少3名经过专门介入辅助技术培训、熟悉导管室工作流程的导管室专职护士 具有经过专门培训且获得大型放射设备上岗证书的放射技术人员;,基本条件与资质介入诊疗,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院内绿色通道 有针对不同来院途径的STEMI患者的救治流程图 对自行来院的STEMI患者,急诊科医师可直接启动导管室。对120接入或

6、其它医院转运来的STEMI患者,院前急救医师通过传输院前心电图后由心内科医师启动导管室 实施先救治、后收费的专用流程图 经急诊科入院者绕行CCU比例不低于50% 经救护车入院者绕行急诊比例不低于30% 有传输院前心电图的能力和方法,基本条件与资质介入诊疗,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基本支持条件 学科要求 心血管内科的诊疗技术水平具有区域性优势 在对急性胸痛进行鉴别诊断及紧急救治时,能得到其它相关学科的支持,例如呼吸科、心脏外科、胸外科、消化科、皮肤科等,有完善的会诊机制,基本条件与资质,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

7、nter,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辅助检查条件 具备多排螺旋CT及全天候开放能力,启动CT室时间30分钟;如果目前无法达到,则应有具体的改进措施运动负荷心电图应能在正班时间随时进行,用于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具备随时进行超声诊断的能力,包括心脏超声及主动脉超声 应能随时检测肌钙蛋白,且从抽血到获得结果应20分钟,基本条件与资质,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数据库的建立和运行 已开始启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 制定了数据库的管理规范、使用细则及监督管理制度,并制定了数据的审核制度 应有专职或兼职的数据管理员 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数据库使用方法和相关制度的培训,基本条

8、件与资质,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数据库的填报管理建议使用云平台数据库 所有急性胸痛患者的登记比例应不低于75%,应包括各类因急性胸痛就诊于门、急诊或入院的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最后诊断 ACS患者的登记比例应达到100%,基本条件与资质,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STEMI各项关键时间节点的填报应齐全,有效病例的比例应不低于75%,具体项目如下,基本条件与资质,发病时间 到达本院大门时间 院前/内首份ECG时间 首次医疗接触时间 肌钙蛋白抽血时间 肌钙蛋白报告时间 ACS双抗给药时间 启动导管室时间 最后一名介入人员(医师或

9、护士)到达时间 开始知情同意时间 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 球囊扩张(抽吸导管)时间,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数据库的溯源性,基本条件与资质,1.为每位急性胸痛患者及时建档,若不能直接录入数据库,应有伴随纸质版时间记录表 2.时间节点记录均要做到时钟统一,确保工作人员参照的时间以及设备显示时间是一致的 3.所有急性胸痛患者首次病程和入院记录中,应有从发病开始至关键救治时间节点的记录和描述,要尽可能精确到分钟,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数据库的溯源性,基本条件与资质,4 急诊PCI或溶栓患者的知情同意书的谈话时间和签署时间均要精

10、确到分钟。 5 所有急性胸痛患者的首份心电图应有心电图记录时间并应上传云平台。 6肌钙蛋白检验报告单上应有可核查的抽血及获取报告时间。 7对于急诊PCI患者,导管室登记本中应有患者到达及球囊扩张等关键节点的时间记录,并应精确到分钟。,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要素二院前急救系统 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胸痛中心必须与院前急救系统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必须满足以下全部五项内容: 医院应与院前急救系统签署合作协议 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之间建立了一键启动机制 针对院前急救系统的培训计划,并有实施记录 胸

11、痛中心与院前急救系统共同制订从发病现场将急性胸痛患者转送至胸痛中心的急救预案并进行演练 院前急救系统参与胸痛中心的联合例会和典型病例讨论会,至少每半年参加一次上述会议,共同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改进措施,EMS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胸痛中心与院前急救系统的合作提高了急性胸痛的院前救治能力,至少满足5项:,EMS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1. 120调度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胸痛急救常识,能指导呼救者进行正确的自救和互救 2. 120人员能在FMC后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记录,并能识别STEMI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3. 120人员熟悉胸

12、痛中心院内绿色通道的联络机制,能在完成首份心电图后10分钟内将心电图传输给院内具有决策能力的医生。 4. 对于首份心电图诊断为STEMI的患者,院前急救系统能将患者绕行急诊室直接送入导管室。,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胸痛中心与院前急救系统的合作提高了急性胸痛的院前救治能力,至少满足5项:,EMS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5. 对于实施绕行急诊方案的STEMI患者,院前急救系统具有启动导管室的能力 6. 院前急救人员熟练掌握了高危急性胸痛患者的识别要点 7. 院前急救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8. 院前急救系统与胸痛中心采用相同的时间节点定义 9. 如果具备院前

13、溶栓的条件,应与院内实施统一的溶栓方案,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要素三 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对急性胸痛患者评估及救治,急性胸痛早期快速甄别 对出现典型 ACS 症状患者的评估 对低危ACS及不明原因胸痛患者的评估通过流程图来体现 流程图要涵盖所有的诊疗环节 符合指南精神、且要切实可行,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对急性胸痛的早期甄别,鉴别与分诊,制订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指引首诊对胸痛的原因做出快速甄别制订急性胸痛分诊流程,指引分诊护士在进行分诊初步评估

14、时快速将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识别出来并尽快送进急诊抢救室,生命体征稳定者进入胸痛诊室,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对急性胸痛的早期甄别,对分诊护士与急诊医师的要求,所有首次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护士均应接受相关分诊流程及ACS、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症状和体征的培训所有急性胸痛患者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确保在10分钟内由急诊医师初步解读及处置,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对急性胸痛的早期甄别,对心内医师的要求,急诊医师初步判断为ACS的患者,心血管内科医师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或通过远程12导联心

15、电图监护系统进行远程确认心电图诊断临床初步评估急性胸痛病因难以确定的高危患者,能在60分钟内进行“增强CT扫描”,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对典型ACS患者评估及救治,对ACS患者的分诊和评估,对前来就诊的疑似ACS的患者进行初始评估对于经救护车入院(呼救120或网络医院转诊)的患者,应能在救护车上远程传输心电图应确保院前急救人员送来的疑似 ACS患者有病床可用,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对典型ACS患者评估及救治,对ACS患者的分诊和评估,最好从首次医疗接触(如果目前不具备条件,至少应从分诊)开始,为ACS患者建立时间节

16、点记录表,并登录云平台建立数据库,对每一位ACS患者的诊疗过程均进行以时间轴为线索的记录和跟踪,并留下可供溯源的原始记录建立因非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ACS时的救治流程,并进行医院的全员培训,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对典型ACS患者评估及救治,对STEMI患者的评估要求,根据最新的STEMI诊治指南制定标准的用药方案建立急诊科一键启动心导管室的流程建立相应流程和制度,确保导管室能在被启动后30分钟接受STEMI患者,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对典型ACS患者评估及救治,对转诊患者的要求,胸痛中心应与非PCI医院共

17、同制订统一的STEMI再灌注方案和规范的流程对于实施转运PCI者,应有在到达导管室前提前启动导管室的机制只有无法按指南建议的时间范围内实施转运PCI的情况下,才考虑溶栓治疗,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对典型ACS患者评估及救治,对转诊患者的要求,若选择直接转运PCI,应建立相关流程,确保在网络医院的滞留(进门-出门,Door-in and door-out)时间小于30分钟若考虑溶栓治疗,应在FMC后30分钟内开始溶栓,并应建立溶栓后转运方案,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对典型ACS患者评估及救治,对NSTEMI及UA患者的

18、要求,确定心肌生化标志物诊断NSTEMI的标准界値,生化标志物中必须包含肌钙蛋白应运用公认评分工具,例如GRACE评分等制订对NSTEMI 或 UA重复心电图检查的时间间隔和/或直接进行持续 ST 段监护。,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对低危患者评估及救治,对低危ACS及不明原因胸痛患者的评估,应尽可能全面考虑其他非心源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总流程图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心肌标记物检测和心电图监测,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对低危患者评估及救治,对低危ACS及不明原因胸痛患者的评估,能开展2项以上心脏负荷试验进行低危患者的评估,其中

19、运动心电图为必须具备的项目有专职的心脏负荷试验和/或影像学检查时的负责医师,负责检查、结果汇报,确保有连续的监管方案,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对低危患者评估及救治,在患者出院前,主治医师制定出院带药和门诊治疗方案 为出院患者分发冠心病预防及急救的小册子于急诊就诊评估为低危或未完成全部评估而要求终止诊疗的患者,应告知风险及应对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为患者提供心电图复印件,以便下一次就诊时,可前后对比心电图,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要素四 持续改进,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持续改进,

20、机构应该为流程改进和质量监控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2 应提供至少6个月以上的数据,并且通过指标证明,通过流程改进已改善ACS患者的疗效或呈现改善的趋势,用真实数据显示流程改进的成果(15条数据趋势图,与云平台一致),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持续改进,流程图的优化改进 持续改进(阶段性数据)的效果 改进的措施是重点,CPC was established (2011-3-27),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要素五培训与教育,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培训与教育,不同对象的培训计划和实施记录是重点 所在医院的全员培训 专业人员培训 区域急救系统的培训 基层医疗机构的教育和培训 社区教育和培训,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评分细则,分清主次 强调实际效用 无须满足全部标准,但基本条件必须具备,提供项目支持性材料和数据 溯源性:原始材料可查 数据库,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