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化学习理论在中小学的应用龙岩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罗炘茂【关键词】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一、数字化学习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概念来自与国外。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The CEO Forum on EducationaI Technology 简称 ET-CEO 论坛在 2000 年 6 月召开的以“数字化学习的力量:整合数字化内容”为主题的第 3 次年会中,将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的方式称为数字化学习,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的观念,并着重阐述了为达到将数字技术整合于课程中,建立数字化学习环境、资源和方法,是 21 世纪学校、教师、学生和
2、家长必须采取的行动。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在 2000 年底提出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信息化学习:把世界教育放到每一个儿童的指尖,将数字化学习作为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总标题。2000 年后,数字化学习在国内专家学者的报告中开始出现。数字化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作为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十五”重点规划课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研究子课题,在国内逐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数字化学习在国内的定义也逐渐明确,即所谓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是一种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崭新的教学模式;它的目标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所提供
3、的理想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从而培养出大批 21 世纪所需的创新人才。二、数字化学习的三要素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1) 数字化学习环境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通讯以及两者结合的产物网络。这三者是一切信息技术系统结构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环境的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其最基础的是数字化的信息处理。因此,所谓信息化学习环境,也就是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
4、传输网络化上、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为了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如下基本组成部分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的经数字化处理的多样化、可全球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平台,向学习者展现的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通讯,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工具,学习者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2) 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视频、
5、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切合实际、即时可信、可用于多层次探究、可操纵处理、富有创造性等特点,数字化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的学习,它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多媒体电子读物、各种类型的网上资源、网上教程进行学习,与使用传统的教科书学习相比,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等特性。(3) 数字化学习方式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重要的变化。在数字化学习中,学习者的学
6、习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三、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1、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数字化学习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数字化学习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条件,通过有效的整合建构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信息获取、丰富资源的交互等等,从而产生新的学习方式如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式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数字化的课程学习内容和资源放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运行,进行课程内容
7、的学习。我们也可以描述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2、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3、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IT)作为学
8、习的对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和为教学工具(Learn form IT)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Learn with IT)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四、数字化学习在中小学中应用的前提条件1 基础硬件平台建设:包括校园网络平台,计算机教学机房,多媒体教室、因特网。2 基础软件平台:网络及 PC 系统、应用软件平台,
9、资源库平台,学校网站。3 培训工作: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数字化学习理论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理论与实践培训。以上软硬件条件在很多地区已较为普及,因此培训工作应当作为重点工作来推进。充分利用好计算机及网络环境,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精神的学习人才。没有全面计算机网络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在小范围内做些实践工作,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为今后开展工作好准备。小结: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及对教育的继续大力投入,中小学校计算机及网络已较为普及,已建设好的硬件平台需要软件平台及先进的应用理念来充分使用。数字化学习的理论将会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培养 21 世纪具有创新能力素质的人才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