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理周测试题 时间 :5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004 年 5 月 7 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今年 4 月 25 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 这已是今春第 8 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 专家说,像今年沙 尘暴来的这样 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 为不争的的事 实。据此回答 13 题。1.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3.沙尘暴作为
2、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 2003 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 7 月的 7、8、9 日,提前到每年 6 月的 7、8、9、10 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 7 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 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 4-7 题。4我国大部分地区 7 月份( )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A沙尘暴 B台风 C水灾 D泥石流5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
3、下游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6我国大部分地区 7 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受印度低压控制7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8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群发性 B随机性 C突发性 D链发性2004 年 8 月 16 日,第 14 号台 风“ 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 164 人死亡, 24 人失踪,受灾人口达 1299 万人,直接经济损 失 181.28 亿元,据此回答 1112 题。
4、9台风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强风 风暴潮 特大暴雨 海啸2A B. C. D.10.关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的叙述是( )A.只有直接损失,没有间接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D.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11.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有三大地震带,即:地中海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太平洋地震带B.58 级地震相差 60 倍 C.地震发生,震动最强烈处是震源D.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2.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 A.四川盆
5、地和珠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13.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14.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15.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在平原地区多发的是( )A、干旱 B、滑坡 C、洪涝 D、泥石流16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C. 孕灾
6、环境大小 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 2122 题。17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18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 B C D当地时间 8 日 8 点 50 分(北京 时间 8 日 11 点 50 分) ,南 亚 次大陆发生里氏 7.6 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 53182 人死亡,75146 人受伤,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 50 亿美元。据此完成 2829 题
7、19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20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 3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31-32 题。21.年降水量多少( )mm 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A.300mm450mm B.300mm530m
8、m C.450mm530mm D.450mm22.关于该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雨侵蚀力是伴随森林的覆盖率提高而变强B.年降水量超过 450mm 后,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增加C.当年降水量超过 300mm 后树木才迅速生长D.森林的覆盖率决定降雨侵蚀力的大小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 。2002 年 7 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黄河第六次调水调 沙于 2007 年 6 月 15 日 9 时 开始, 7 月 3 日 8 时正式结束。据此回答 33-34 题。23.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
9、,水量较大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大,有利于冲沙减淤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24.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 )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A. B. C. D.25读北京天津地形及地下水位剖面图,图中北京和天津城区的地下水位状况,容易导致的危害是( )A洪涝加剧 B盐碱化加重C滑坡增多 D地面沉降,地面建筑坍降水量(mm)20
10、0805264塌5二、综合题36目前,频发的沙尘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读中国沙尘天气日分布图,完成各题。(1)根据图中所示,大致归纳出我国沙尘天气的分布规律。(2)根据灾害的类型划分,沙尘暴属于 灾害,与沙尘暴相关的自然灾害是 。(3)根据你的生活体验。简要描述一下沙尘暴。(4)如果当地出现了沙尘暴,你该提醒家人要注意什么?(5)与广东省相比较,沙尘暴对山东省的影响 (大,小) 。为什么?39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 A、B 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_和_。(2)A、B 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6(3 ) A、B 两地中
11、,自然灾害较少的是 。其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自然灾害与防治(一)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DBACD 6-10 BADCB 11-15 DCDAC 16-20 DBDCB 21-25 ABDAD二、综合题36 (1)南方少北方多,西北最多(主要分布在北方) (3 分)(2)气象 干旱等(2 分)(3)出现大风、沙尘(能见度降低) 、降温等(2 分)(4)注意交通安全;外出要注意防风等(2 分)(5)大(1 分) 位于北方,近沙源地;冬春季节降水少,植被稀疏等(2 分)39 (1) (2 分)(2)A (1 分) 主要类型: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2 分)原因:地处板块碰撞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地势起伏,坡度较陡;降水集中,植被较少(3 分) 。 (3)B(1 分)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少旱灾;远离热带气旋生成地,少台风灾害;处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