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教综题海心理学篇第六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一、单项选择题6.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 )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参考答案】C【名师解读】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运用表象进行逻辑推理,对走过的路,进行回忆并能画出路线图来。正是这一能力的体现。7.下列关于认知风格表述正确的是( )。A.场依存型的人比场独立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B.认知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C.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仅仅是反应时间D.发散型认知风格优于辐合型认知风格【参考答案】B【名师解读】场独立型的人
2、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是反应的时间和准确性;认知风格没有好坏之分。8.个人与别人一起工作时,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的现象叫做(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社会干扰 D.群体逍遥【参考答案】A2【名师解读】社会惰化也称群体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社会干扰,是指他人在场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造成工作效率下降的现象。依题意,只有 A 项符合。9.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稳定性 B.阶段性 C
3、.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参考答案】B【名师解读】题干中描述的是针对童年期的学生,要采取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阶段性表现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10.进入中学后学生开始写议论文,他们能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属于( )。 A.形式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感知运算阶段【参考答案】A【名师解读】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是(1
4、)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2)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3)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11.教师上课提问时,有的学生急于表现,甚至没有弄清题意便抢先回答,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参考答案】A【名师解读】本题考查认知风格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反应非常快,但往往不够准确,这种反应方式称为冲动型;而有的学生反应虽然很慢,却很仔细、准确,这种反应方式称为沉思型。冲动型学生反应虽快,但往往出现很多错误,这主要因为他们在解决问题中没有审查全部问题和可能的答案就匆匆解答。12.学习缺乏主动
5、性,易受外部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是( )。A.沉思型 B.抽象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3【参考答案】D【名师解读】具有场依存型认知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容易受周围人们的影响。13.一般来说,喜欢人云亦云,社会敏感性高,爱好社交的人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参考答案】A【名师解读】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14.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培养儿童信任感的最佳年龄阶段是(
6、 )岁。A.0-1.5 B.2-3 C.6-12 D.12-18【参考答案】A【名师解读】0-1.5岁的婴儿,他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15.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最能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是( )。A.三岁的丽丽在妈妈的指导下,逐渐学会了自己穿衣服B.小艺的妈妈希望小艺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C.七岁的小燕实际身高和七岁女孩的平均身高之间的差距D.五岁的小明
7、已经能够背诵 100 首古诗【参考答案】A【名师解读】考查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成人的指导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416.投射效应是指在认知或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自己相似的特征,推己及人的情形,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投射效应的是( )。A.乐善好施的人,认为天底下都是好人
8、B.疑心重的人,认为处处会有人想害他C.他是一个极其聪慧的人,认为别人也和他一样聪明D.一向成绩极差的小强这次考试成绩优异,老师认为他一定是作弊了【参考答案】D【名师解读】D 选项属于刻板印象。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偏差。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17.某儿童能用特定的字眼来代表人、地点或事件。按皮亚杰的理论,该儿童的认知发展最低应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
9、算阶段【参考答案】B【名师解读】2 至 7 岁的儿童正处于该阶段,此时儿童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比如用特定的字眼来代表人、地点或事件。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还是不成熟的,其典型的特点就是自我中心性和不“守恒”性。二、多项选择题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 A.自我中心性 B.不可逆性 C.守恒性 D.刻板性 E.抽象性【参考答案】ABD【名师解读】前运算阶段(2-7 岁),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儿童还存在“万物有灵论”的现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思维具有刻板性;儿童尚未获得物质守恒
10、的概念。因此,答案选 ABD。三、辨析题 1.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的过程。5【参考答案】错误。【名师解读】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最原始的形态,3 周岁左右基本成熟。3 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此时的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所以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顺序是,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2.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去自我中心化是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主要特征。【参考答案】错误。【名师解读】去自我中心,是指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自我中心化,而去自我中心化是在具体运算阶段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