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教综题海心理学篇第二章 学生的认知与发展一、单选题46.下列选项中,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鲁迅先生创作的“阿 Q”形象 B.各种神话、童话中的形象 C.建筑工人根据建筑蓝图想象出的建筑物的形象 D.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的各种动物的形象【参考答案】C【名师解读】再造想象属于想象的一种,是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通常是站在读者的身份进行的想象。47.“隔墙见角而知有牛”,“隔岸见烟而知有火”体现了思维的( )。A.间接性 B.概括性 C.抽象性 D.系统性【参考答案】A【名师解读】间接性是指思维不是直接通
2、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借助一定的中介或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指不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像考古人员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历史,警察通过观察脚印等推测罪犯身体特征等。48.总结出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即“生物 ”,而舍弃那些“会不会飞”“爬行”“会不会行走”等非本质特征,这就是思维的( )过程。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参考答案】C【名师解读】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比较是指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抽象是指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
3、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与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概括是指2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因此本题选 C。49.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不由自主地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参考答案】A【名师解读】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这里注意区分再造想象,题中强调的是不由自主的想象过程。再造想象属于有意想象,小学生的意志力比较弱。50.解几何题时,需要做辅助线,我们就在头脑中设想出一张图,做了辅助线之后会如何,这样的思维就是( )。A.直觉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求异
4、思维【参考答案】B【名师解读】解几何题的时候,需要作辅助线,我们就在头脑中设想出一张图,作了辅助线之后会如何,这样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二、多选题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心所欲,触类旁通,表明其思维有( )。A灵活性 B创新性 C流畅性 D变通性 E新异性【参考答案】AD【名师解读】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2)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客观环境中的事物或问题善于发现要点和
5、关键,善于找到解决的办法。(3)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三、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班会上,有同学说:“西游记里孙悟空的顺风耳就是现在的无线通讯技术;千里眼就是现在的天文望远镜;筋斗云就是现在的各式各样飞行器。”有同学说:“海底两万里中在海底行走的船就是现在的潜艇,古人的想象力真丰富!”有同学说:“我们现在想到的某种物体或某种可能性,现在看还只是幻想,几百年后说不定就变成现实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所以我3们要大胆的想象,哪怕幻想。”有同学说:“想象固然与大胆敢想有关,但不能没有知识积累。”(1
6、)什么是幻想,幻想与创造性活动有什么关系?(2)什么是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的条件有哪些?(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参考答案】(1)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有创造成分。但幻想又区别于创造想象,幻想总是和个人的愿望相结合,而创造想象不一定体现作者的愿望。幻想往往不与目前创造行动直接发生联系,而是对未来活动的设想。但积极的幻想可以成为创造想象的动力。(2)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的想象,科学家在预见研究成果时的想象等,
7、都属于创造想象。创造想象的产生需要以下条件。实践要求和个人的创造需要。原型是创造的起点。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丰富形象材料。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想象产生的关键。灵感和艰巨劳动。灵感是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高度紧张的精神力量和心理状态。(3)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丰富表象储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积极幻想。(结合材料) 第三章 学生情绪、情感与意志的发展一、选择题1.“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反映了( )。A.意志对认识的影
8、响 B.情感对认识的依赖C.意志对情感的作用 D.情感对意志的作用【参考答案】C【名师解读】“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即意志对情绪情感的调节作用。2.心理状态是指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以下属于心理状态是( )4A.勤劳 B.心境 C.想象 D.态度【参考答案】B 【名师解读】情绪的基本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故选B。3.小强在月考中进步了,这段时间他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种情绪状态是( )。A.应激 B.激情 C.狂喜 D.心境【参考答案】D 【名师解读】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小强知道自己进步了,在一段时间内挂着笑容,与心境的特点最符合。4.
9、“手舞足蹈,摩拳擦掌”这种表现说明一个人的情绪正处于的状态是( )。A.美感 B.应激 C.激情 D.心境【参考答案】C 【名师解读】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 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而且激情往往伴随外显行为。5.人们在重大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体验称为(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感情【参考答案】B【名师解读】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如在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作用下。人会产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反应。在这样的激情状态下,人的外部行为表现比较明显,生理的唤醒程度也较高,因而很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不顾一切的鲁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