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反思西关小学 刘换琴“和与积的奇偶性”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质数、合数等知识,认识了相关的奇数、偶数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旨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去发现数的奇偶性及其在加、减法运算中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数的奇偶性比较抽象,教材将这一学习内容安排为用数学活动的形式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和学习方法。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不难掌握。因此,本节课的着力点应放在规律探索及发现过程,在教学中积极渗透解决问
2、题的数学思想及方法。为此,本节课围绕以下四个活动展开。 活动一: 初步探究:两个数和的奇偶性。活动二:引导启发:几个数和的奇偶性。活动三:自主获得:几个数积的奇偶性。活动四: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活动一,先让学生任意选两个不是 0 的自然数,求出它们的和,再通过同桌交流,看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并填入表格中。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前面的例子,初步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猜想。最后要求学生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活动二,这一环节和活动一相仿,也是先让学生任意选几个不是 0的自然数,写成连加算式,先想想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再通过计算得出结果。然后小组
3、讨论,汇报发现,并提出猜想。最后进一步验证猜想。活动三,在前面两个活动的基础上,直接让学生展开探究交流活动,并在此过程中自主获得相关的发现。活动四, 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这一环节我着眼于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引导他们对规律和发现过程进行反思,以提炼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收获和体会。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切实经历探究数学规律的完整过程,充分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首先,关注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能否在经历适度挑战后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表达和表现的机会。最后,关注学生在通过探索回答结论后,是否对结论产生一些兴趣,并有进一步探索的心理倾向。总之,我让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形成了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大胆猜想、小心验证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