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山奇石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3、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3、能正确完成课后第二题填空。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题填空。 教育方面: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3、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读着黄山奇石 ,惊叹于黄山的神奇,也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的创造。我们似乎并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的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再去游黄山,你一定人更喜爱黄山石,也一定更会欣赏黄
3、山石了。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要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救知欲,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四、教学方法课文的语言浅显,内容读起来有亲切感。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赛读、带动作读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在本课教学中还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边读边悟课文内容,理解黄山奇石与大自然联系,领悟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五、 教学过程第一节激情导入: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
4、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http:/ )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 )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
5、读。试背一遍。http:/www.eku.cc/xzy/sctx/76853.htm(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 、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
6、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 ,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http:/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有趣六、 教学反思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黄山奇石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通过大自然的美景和文章,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和大自然的情感。我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识字朗读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识字和朗读上。我的教案中设计了两个合作的环节,小组合作识字和小小组合作朗读课文。主要体现合作的是第一个环节小组合作识字。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找一些更为省时的方法,学生之间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尝试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