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唱京戏上海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 黄云教案背景:唱京戏是上海音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唱唱内容,是本学期新修正的内容。京剧是当代学生音乐学习中较少接触到的艺术作品,学生对之了解不多,因此本课唱京戏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集中感受接触京剧这一传统戏剧形式的最好机会。由于京剧距离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习起来也很有难度,大多数学生对枯燥的活动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营造浓厚的课堂环境氛围、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动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由于本课内容是教材中新增添的,没有统一的、现存的教学课件,需要老师们自己去制作,因此运用互联网引导学生去欣赏一些著名的京剧唱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唱京
2、戏这首歌的京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些京剧必要常识的探究和拓展,正好能填补京剧教学的空白。教材分析:这首京歌短小精悍,歌词不多,共四句唱词,概括地唱出了京剧表演角色、行当、功夫、脸谱、乐器等艺术特点,表现了欣赏京剧艺术时的愉快心情。 唱京戏采用 2/4 拍,速度稍快,旋律流畅,适于表现明快、愉悦情绪叙述性较强的内容。歌曲采用京剧唱腔中的西皮流水腔,西皮的曲调活泼、欢快,唱腔刚劲有力、节奏紧凑,非常适合表现欢乐跳跃、坚定、 愤懑的情绪。 京剧它博采众长,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京剧脸谱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京剧的唱腔有的悠扬委婉,有的铿锵有力,念白也有音乐性。表演上富有鲜明
3、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乐队主奏乐器为京胡,其他还有京二胡、月琴及锣、钹、鼓等,是我国影响最广的一种戏曲。设计思路和方法:唱京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京剧唱腔,对歌曲具有的浓郁的京调风味和起伏变化较大的旋律,学生较难掌握,因此此首歌曲学习分成两教时,第一教时解决旋律学唱,并填唱歌词,为下一教时的歌曲处理、京剧唱腔的掌握和对歌词所概括的京剧相关知识的拓展作好准备。本课主要是第二教时的教案设计,在第一教时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对歌词所涉及到的京剧行当、脸谱、唱腔、流派以及唱念做打等基本常识进行拓展,对京剧艺术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究,采用互联网的搜索筛选找出有关图片和视频,进行课件的制作,师生一起通过认认、找
4、找、看看、画画、唱唱、演演、拍拍、敲敲等多种方式了解京剧知识,欣赏京调唱腔,熟悉京剧流派,感受京剧艺术的特征和魅力,使学生初步懂得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这一传统的戏曲艺术能激发起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为其打下热爱祖国民族民间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态度的基础。教学目标:一、能以明亮的声音、清晰的吐字和欢快的情绪正确演唱歌曲唱京戏 ,感受歌曲浓郁的京调(西皮流水)风味,表现欣赏京剧艺术的愉快心情。二、在多种艺术活动中,了解京剧表演行当、脸谱、流派等基本京剧知识,感受体验京调唱腔的艺术特点,能基本把握西皮流水的京调唱腔。三、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认认、找找、看看、
5、画画、唱唱、演演、拍拍、敲敲等多种方式中,了解京剧、喜欢京剧,对京剧产生兴趣并愿意去感受与尝试。教学重点:能以明亮的声音、明朗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唱京戏 ,并对京剧必要的知识进行拓展和探索。教学难点:能准确把握京调唱腔。教学准备:1. 网络收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图片、视频等,制作成课件,并做好相应的链接。2. 京剧的打击乐器:鼓、大锣、小锣、钹。3面具脸谱、画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听着西皮流水腔音乐学做京剧的步子进教室。 (PPt1)师: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曲子,是哪一种戏曲表演形式?(京剧)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京剧的哪首歌曲,还记得歌名吗?唱京戏 ,今天我们就再来唱唱这首京歌,希望通过今天的演唱体验
6、,你能喜欢上京剧。二、复习处理歌曲(PPt2)1. 复习歌曲的歌谱,回忆熟悉曲调,指导学生唱好带休止符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2. 分组演唱交流,把握好乐句的起始,指导学生调整好呼吸气口,逐字逐句演唱曲调。3. 按节奏朗读歌词,再次理解歌词内容。4. 师生对唱歌词,把握“一字多音”5. 完整演唱歌词。三、感受京调唱腔:1 师介绍西皮流水腔,懂得它是京调最主要的唱腔之一。 (PPt3)2 通过互联网的链接,向学生推荐欣赏梅兰芳的苏三起解 ,感受京调的韵味。 (PPt4)四、京剧知识拓展师:京剧在全国近 300 多个剧种中堪称剧首。京剧门类齐全、而且包罗万象。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
7、等多种艺术。是逢动必舞,逢声必歌的综合艺术。那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京剧的魅力吧!京剧角色根据男女老少、善恶美丑分为:(一)介绍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详细介绍其含义。(PPt5、6)1 “生”角的含义和分类(PPt7)2 “旦”角的含义和分类(PPt8)3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反其意为“净” (PPt9)4 “丑”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 ,净和丑都是男性演员。(PPt10)5 请学生认认辨辨四大角色。 (PPt11)6 总结概括以上角色的流派代表人物。 (PPt12)师:京剧的表演艺术家在长期的表演中形成了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形成了流派。京剧中的流派是以演员的名字命名
8、的。(二)介绍四大功夫:出示(PPt13)1 师:京剧中最能令人叫绝的就是演员的四大功夫,有知道的吗?(PPt14)2通过互联网链接欣赏华容道选段,辨别唱念做打。 (PPt15)3学生学一学,模仿唱念做打动作,再来边唱边演唱京戏 ,一个乐句一个动作。出示(PPt16)(三)介绍京剧脸谱:出示(PPt17)师: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装艺术,现在请同学们欣赏几幅脸谱,你能说出他们表现什么样的性格吗!出示(PPt18)1介绍京剧脸谱的特点:出示(PPt19)2介绍京剧脸谱的角色特征:出示(PPt20)3分别介绍白脸、红脸、黑脸和蓝脸的特征和含义。出示(PPt2124)4请学生用画笔,在面具脸谱上画一画
9、主要特征:出示(PPt25)学生画时放二年级教材学过的唱脸谱出示(PPt26)(四)介绍京剧乐器:出示(PPt27)1学生认识京剧的伴奏乐器(文场音乐)和京剧的打击乐器(武场音乐)2出示打击乐器的节奏谱,学生分组敲一敲,再进行合奏,然后再接唱唱京戏歌曲。 (PPt28)五、课后探究:出示(PPt29)六、课堂总结: (PPt30)教学反思:这节课上,在浓浓的京剧氛围中,我和学生一起聊京剧、一起唱京剧,一起模仿、一起欣赏,共同领略与感受了京剧优美动听的唱腔、五彩夸张的脸谱、丰富多彩的角色、精湛生动的表演;感受京剧无穷魅力,感悟京剧的博大精深。萌生了对这门艺术继续探究的欲望。对小学生而言,因存在历
10、史的距离感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往往对京剧不感兴趣,尤其是京剧唱腔很难把握。音乐课的京剧教学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才能使其产生探索京剧艺术的愿望,有心了解和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进而提升学习京剧歌曲、把握京剧唱腔的能力。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通过“唱” 、 “赏” 、 “听” 、 “讲” 、 “演” 、 “敲”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全方位体验与表现“京剧” ,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更能加深学生对京剧艺术的认识与了解。本堂课是在已经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歌曲唱腔的提升,以及对京剧知识的拓展,信息量大,所提供的有关内容足以填补学生对京剧知识的空白。一节课内容满满,时间紧凑,有部分内容来不及可以放到下堂课或课外继续探究,学生徜徉在京剧艺术的殿堂,丝毫没有感到枯燥,在“兴趣”中感受与认识了京剧艺术。注:本课所有图片、音乐和视频均来自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