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课件1(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60521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课件1(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课件1(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课件1(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课件1(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课件1(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物理第三章复习,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太阳、萤火虫、水母、斧头鱼、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灯。,例:反光的镜子、月亮。,不能自行发光,则不是光源。,一、 光,1.光源,例:种树、排队、挖掘隧道、射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1.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2.光的传播,2.可用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3108m/s3105km/s,光速- 空气水玻璃空气中光速近似等于真空中。,3.光速,二、光的反射,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1.什么叫光的反射,2.反射类型,镜面反射、漫反射,3.球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三、平

2、面镜成像 1、利用平面镜成象特点解释,(1)照镜子:如对着镜子整衣冠。,(2)“扩大”空间:如医院里测视力用到平面镜。,(3)水中倒影:如猴子捞月。,(4)潜望镜。,思考:,已知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象如下图所示,则它表示的时刻为( ) (A)7点25分 (B)4点35分 (C)5点35分 (D)8点25分,B,光现象,(一)作图类,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1)已知平面镜和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2)已知平面镜和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3)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关键:,确定法线的位置:法线垂直于镜面且在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上。,作法:,(二)、根据平面镜成象

3、特点作图,(1)已知平面镜及一发光点,作出发光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象。,已知一发光点及一象点,作出平面镜。,关键:,明确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象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作法:,注意:,1、连线应画成虚线。,2、应注明连线和镜面垂直,且物、象和镜面的距离相等。,2、表示物体正倒的箭头应画在线段相应的顶端,不要漏画或错画。,(2)已知平面镜及一物体,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象。,关键:,了解物体是由无数个点组成,每个物点 都在平面镜中成一个对应的象点,所有的象点组成 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象。,作法:,注意:,1、虚象应画成虚线。,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

4、、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5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 体操作步骤是_, ;若_,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像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垂直,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不能呈在光屏,虚,看所成的像能不能呈在光屏上,不,转向自己,根据光的反射

5、定律和平面镜成象特点作图,(1)已知平面镜及一发光点作出发光点在平面镜中成象的光路图,关键:,关键:,理解平面镜成象原理。,作法:,(2)已知平面镜及由同一发光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作出发光点。,明确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虚象点。,作法一:,作法二:,例2 (2006年山东临沂)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 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所示; 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d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请你针对孙悦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

6、问题: (1)孙悦同学为什么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 (2)孙悦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 请你指出来并说明正确做法。,(2006年山东济宁市)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 这是为了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二者等大,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A,玻

7、璃板与桌面不垂直,用灯光照亮跳棋,(2006年江苏徐州市)平面镜能成像是由于平面镜对光的_射作用,所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是_像。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所示可以用_代替平面镜。,反,虚,玻璃板,(2006年江苏南通市(海门卷))平面镜前有一个三角形物体ABC,请作出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下图所示,L是平面镜,S是发光点,请你画出能看到S在平面镜中像的范围,1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这个实验中( )A需要有测量长度的工具 B换用更大的玻璃板时像变大 C玻璃板后的那支蜡烛应该比点燃的那支蜡烛 D若把点燃的那支蜡烛移近玻璃板,像变大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 ) A

8、镜面的大小 B物体的大小 C观察的角度 D物体与镜面的距离,A,B,3在水深是5m的水池中看到了天上的月亮,则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 A小于5m B大于5m C等于5 m D等于10 m4许多商店在墙壁上悬挂大型平面镜,可以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这是利用了平面镜能够( ) A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发生镜面反射使商店更明亮 C能看清商店的物品 D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2倍,B,D,8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应相距5m,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 A1m B2m C3m D4m 9(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B

9、,四、光的折射及其应用 1.光的折射:2.折射规律,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1)角和线 AO: NN:过O点的法线. AON是入射角. OB:折射光线. BON是折射角.,入射光线.,(2)折射规律的内容 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 角度: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线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不变. 3.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折射现象的应用:鱼、水池变浅

10、,海市蜃楼,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厚玻璃后的钢笔“错位”等.,五、透镜 1.透镜 (1)主光轴和光心,(2)光心的特点 主光轴上的一个特殊点; 凡是经过该点的光线其传播方向都不发生改变. 2.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 特点:中间厚,边缘薄. 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2)凹透镜 特点:中间薄,边缘厚. 性质: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到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3.三种特殊的光线,(1)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过焦

11、点(凹透镜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2)入射光线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 (3)入射光线过焦点(凹透镜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五、凸透镜成像规律 1.常用概念 (1)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2)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3)焦距:用f表示. (4)2倍焦距:用2f表示. (5)实像: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现在光屏上. (6)虚像:真实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不能出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看到.,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装置图“三心同高”即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照相机 (1)原理:根

12、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 (2)构成:镜头、胶卷、调焦环、光圈环、快门、暗箱. 镜头:一般是由几个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卷的距离,在胶卷上成清晰的像. 胶卷:相当于光屏,在暗箱里,上面涂有感光材料. 光圈环:控制进光的多少. 快门:控制曝光的时间. (3)成像特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 (1)原理: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 (2)构成:光源、凹面镜、聚光镜、镜头、平面镜和屏幕.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聚光镜:用来增加投影片的亮度. 光源:用来照亮投影片. 平面镜:用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成像特点: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放大镜 (1)原理:

1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 (2)构成:短焦距的凸透镜. (3)成像特点: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六、近视眼与远视眼 1.眼球的结构图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2.正常的眼睛看物体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体就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达到改变眼睛“焦距”的目的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焦距”最大,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得凸起时,“焦距”最小,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在距眼睛25 cm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最清晰,因此人们把25 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3.近视眼及其矫正(1)成因: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距离太长. (2)成像位置:物

14、体成像于视网膜前方. (3)矫正:戴凹透镜.,4.远视眼及其矫正(1)成因: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距离太短. (2)成像位置: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方. (3)矫正:戴凸透镜. 5.眼镜的度数:眼镜的度数=1/f100.,光源:_ 光的传播:_ 光速:_ 光的色散:_ 光的三基色:_,光世界 巡行,参考答案:自行发光的物体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红、绿、蓝,光的反射:_ 光的反射定律:_,探究 光的 反射 定律,镜面反射:_ 漫反射:_,参考答案: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

15、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滑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线都沿某一相同方向反射出去,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粗糙不平的表面将平行入射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两种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_ 实像和虚像:_,探究平 面镜成 像特点,凸面镜:_ 凹面镜:_,球面镜,参考答案: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成虚像 实像是指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虚像是指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 利用球面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 利用球面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光的折射:_ 光的折射规律:_ 光的折射现象

16、:_,探究光的 折射规律,参考答案: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折线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海市蜃楼、水中铅笔弯折等,凸透镜,奇妙的 透镜,定义:_ 作用:_,定义:_ 作用:_,凹透镜,参考答案: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探究 凸透 镜成 像规 律,参考答案: 物距指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指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当物距u

17、f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形成倒立的实像;当物距u2f时,像的大小比物体小;当fu2f时,像的大小比物体大.当物距uf时,在凸透镜的同侧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与 光学仪器,参考答案: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 前方;配戴合适的凹透镜矫正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配戴 合适的凸透镜矫正当物体处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境组成;能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 微物体或物体的精细结构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透镜组成;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光的三种成像现象,【跟踪训练】 (2011金华中考)如图所示的光

18、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解析】选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的缝隙形成的实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的倒影、镜中像都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铅笔在水面好像折断了,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跟踪训练】 (2011滨州中考)如图所示,试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图.【解析】人眼逆着光线看去,光线好像不是从点光源S发出,而是从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S发出.故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必经过像点.因此,作图时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S,然后连接SA,该线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反射点,进而完

19、成光路图.作图时应注意,光线要加箭头,除光线外的所有辅助线都要用虚线表示.,答案:如图所示,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凸透镜成像的倒正、大小、虚实情况及应用如图所示.,其中,F为焦点,P到光心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成像时,1与1、2与2(等大)、3与3、4与4分别对应,像画成实线表示实像,画成虚线表示虚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越大.(即物近像远像变大) 3.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跟踪训练】 (2011福州中考)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

20、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写出一点即可),(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解析】(1)其好处是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所成的像不会晃动,更加稳定;跟燃烧蜡烛相比,发光二极管更安全、环保等.(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越大.物距u15 cm一定,当f15 cm时,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28 cm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由此可知:当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的实像越大. 答案:(1)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 所成的像更稳定,不会晃动; 发光二极管更安全、环保(任选其一,合理即可) (2)越大 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