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2章实验专题: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57953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章实验专题: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12章实验专题: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12章实验专题: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12章实验专题: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12章实验专题: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实验回顾,杠杆平衡实验装置、钩码,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器材:,(二)测量的物理量:,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1)A、B两图中的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实验时采用哪幅图?为什么?,(三)讨论:,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2)在实验前,是否也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什么?,实验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了避免杠杆自身的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四)实验步骤,A.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将钩码挂在杠杆的支上点两边,先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C.记下动力F1、

2、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D.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重复实验 E.计算每次实验中F1L1和F2L2的大小,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六)、结论:杠杆平衡条件:,(五)实验记录表格,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巩固练习,1.同学们利用图1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 (1)写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具体过程及验证的结果.,(2)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图2所示,现欲使静止的跷跷板发生转动,可采取的做法是 ,并说出能驱使跷跷板发生转动的条件 .,答案:(l)过程:分别计算出动力动力臂(或F1L1)分别计算出阻力阻力

3、臂(或F2L2) 第一组 1 N15 cm15 Ncm l.5 N10 cm15 Ncm 第二组 2 N25 cm50 Ncm 2.5 N20 cm50 Ncm (1分) 第三组 3 N20 cm60 Ncm 4 N15 cm60 Ncm 经过比较每一组的动力和动力臂乘积与阻力和阻力臂乘积都相等(1分) 验证的结果:经验证可得出杠杆平衡时满足: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分),(2)做法:甲不动,乙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1分)(或乙不动,甲向靠近支点方向移动)(或乙不动,甲蹬地减小甲对跷跷板的压力)条件:使跷跷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 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1分)(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

4、F1L1F2L2),2.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我们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时,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同学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以下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请你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小光同学实验时,在杠杆上挂了如图所示的两组钩码。若在不加减钩码的前提条件下,把左端的两个钩码向右移动 个格,可使杠杆平衡;若在不移动钩码位置的前提条件下,采用两端同时减掉 的方法,也可使杠杆平衡(杠杆上相邻刻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

5、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7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答案,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或 杠杆重心在支点上、杠杆重力作用线过支点);便于测量力臂; F1l1=F2l2(或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表格中的数据); 1 1个钩码 杠杆自重的影响。,3.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_。(2)实验中,用图9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 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 因为该种方式(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3)图9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格的钩 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答案,右、便于测各力臂或排除杠杆的自重对杠杆的平衡的影响, D 2,答案,他只探究了杠杆力臂相等的平衡情况,没有的杠杆力臂不相等的平衡情况进行探究应进行多种情况下的探究。 1 0.8 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