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甲 乙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 2014 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练习作业1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则可知 (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 点的速度C.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 一点出发,则 10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 60m2.在某高处 A 点,以 v0的速度同时竖直向上与向下抛 出 a、b 两球,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v0/g B.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2v0/gC.两球落地时速度相等
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物体 A、B 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从第 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 vA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 A 比 B 迟 3s 才开始运动C.在 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 A、B 相遇D.5s 内 A、B 的平均速度相等4.一个小孩在绷床上做游戏,从高处落到绷床上后又被弹回到原高度。在他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至原高度的整个过程中,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 图所示。图中 Oa 段和de 段为直线,则根据此图可知 ( )A.小孩和绷床接触的时间段为 51tB.小孩和绷床接触的时间段为 42C.在运动过程中小孩加速度最大的
3、时刻是 3D.在运动过程中小孩加速度最大的时刻是 2t、 46.如图所示, Q1、 Q2为两个固定点电荷,其中 Q1带正电,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有 a、 b 两点一正试探电荷以一定的 初速度沿直线从 b 点开始经 a 点向远处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Q2带正电B.a、 b 两点的电势 a bC.a、 b 两点电场强度 EaEbD.试探电荷从 b 到 a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 7.测定 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2(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_(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测得木块的质量为 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木块的加速度为 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_.(3)如图 10 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 为计数点,相邻两计 数点间还有 4 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 cm, x24.52 cm, x58.42 cm, x69.70 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 a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