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 2014 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相互作用教案 5考纲要求:1 力 A2 重力 A3 形变和弹力 A考点一:力 1.力是_对_的作用。力_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物体间的作用是_的。2.力的三要素:_、_、_ _。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_; 使受力物体的_ _。判断:1、重力的大小可用天平测量( )2、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3、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4、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考点二:重力 1.重力是_ 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_。重力的方向总是_。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_的作用,但从效果上
2、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_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 重力的_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_上。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_,也可以在物体_。一 般采用悬挂法。3.重力的大小:G=_。填空: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 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_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_发生了形变。考点三:形变 和弹力2.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子且指向 的方向;(2)坚硬物体的面与面,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 接触面(若是曲面则是指其切面) ,且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3)球面与球面之间
3、的弹力 沿 ,且指向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_.弹簧弹力: F = _(x 为_或_量,K 为_。)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判断:1、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2、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3、轻绳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在绳所在的直线上( )填空: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 上, 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_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_发生了形变。例题分析例 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在识记基础上能再认或回 忆相关知识;能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能用语言、文字、图示或数学表达式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能直接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A.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拉力都是弹力B.轻绳或轻杆上产生的弹力,其方向总是在沿绳或杆的直线上C.两物体相互接触可能有弹力产生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例 2.在图中,A、B 两小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例 3.作出下列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弹力: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小球的球心在 O 点,重心在 P 点,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 AAP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