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6.5 词五首 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13).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47050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5 词五首 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6.5 词五首 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设想:1、一首著名的宋词,作者系豪放派词人,词的意境广阔、深远,要求学生想像词中那战火纷飞的场面,从而进一步了解词的主旨。2、本词用字简炼,短短的 62 个字,给我们勾画了一场塞外战争图,故本词不宜作太多字面上的解释,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词意。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想像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一起背诵学生曾经学习过的辛弃疾的两首词。 二、介绍小序、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

2、立功,统一祖国。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语气,并在书上划出断句位置。2、学生读。(小组读、个人读,要读出豪情壮志。有点评)四、分析(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一)上阕: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来)明确: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分组讨论,根据词意,想像出此时的场面)明确:“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二)下阕:1、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五、拓展思维练习。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词派的代表,破阵子和江城子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请同学们试着把这两首词和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晏殊的浣溪沙作比较,看看他们在内容上,写作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六,尝试背诵两首词。七、课后作业:把破阵子或者江城子改写成一篇抒情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