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江苏省海门市东灶港初级中学 2012-2013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生活在距今约 7020 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2. 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A聚族而居 B原始农业 C贫富分化 D采集狩猎3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开始于A黄帝 B 炎帝 C舜 D禹4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
2、王是遵守了A封建制的法规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兵马俑 司母戊鼎 彩陶 四羊方尊A. B. C. D. 6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 ,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A晋文公 B秦穆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7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 1691 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 的。 ”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A “仁” B “无为而治” C “兼爱” “非攻” D “法治”8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短短的几行诗句,将天高云淡,牛羊遍野的蒙古草原风光展现无遗。历史上第一
3、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少数民族是A越族 B匈奴族 C蒙古族 D鲜卑族9. 下图是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下列今天我国的地区在古代完全属于西域地区的是A西藏地区B新疆地区2C内蒙古地区D东北地区10.下图是我国古代以竹为原料的造纸工艺流程示意图。这种造纸法应该不早于A战国 B秦朝 C汉朝 D东晋11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记述了我国古代A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历史 B商朝到西汉时的历史C战国到汉武帝时的历史 D商朝到东汉时的历史12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年少万兜鍪(士兵戴的头盔,代指士兵) ,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作者在文中赞扬的主要
4、人物是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13 右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重要原因是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14 “ ” 是 一 个 永 远 除 不 尽 的 无 穷 小 数 , 它 在 天 文 、 历 法 等 自 然 科 学 方 面 应 用 广 泛 。世 界 上 第 一 次 把 推 算 到 小 数 点 后 第 七 位 的 科 学 家 是A刘徽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15右图书法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这一作品的首书者是A顾恺之 B张衡 C王羲之 D范缜二、非选择题(共 20 分)16 (10 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
5、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3(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朝代是哪一朝代?(1 分)统一于何时?(1 分)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一朝代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重要举措。3 分材料二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1 分)汉武帝采 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一问题?(1 分)材料三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为改变材料三所述的这种局面,
6、汉武帝接受了谁的建议采取了怎样的举措?(2 分)这一举措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 分) 17. (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材料二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 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 ,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4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1 分)其“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2 分)起到了怎样的作
7、用?(2 分)(2)材料二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3 分)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1 分)分析材料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1 分)5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B A D D C A B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A D C B C第 17 题:(1)“商君”:商鞅(公孙鞅、卫鞅)。 (1 分)措施:奖励生产(奖励耕 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按军功封爵)。 (2 分)作用:激发生产者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军队战斗力;富国强兵;为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答出其中 2 点即可。)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