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6.4《出师表(一)》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45124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4《出师表(一)》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4《出师表(一)》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6.4《出师表(一)》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4、出师表(一)【自学评估】1、表:是 臣子向帝王上述陈情言事 的一种文体。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 刘禅 (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 “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 刘备 (姓名) 。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你了解的诸葛亮: 2、读熟课文,读准字音。崩殂( C ) 妄(wng 自菲(f i)薄 陟( zh )罚臧( zng)否( p ) 攸( yu ) 咨( z ) 阙( qu ) 忠谏( jin ) 裨补( b ) 遗( wi )陛下行(hng)阵 倾颓( tu ) 攘(rng)除 斟酌(zhn) (zhu) 猥( wi )自诹(zu

2、) 夙( s)夜 驽( n)钝 恢弘( hng ) 费祎( y )标示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4)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5)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4、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中道崩殂 ( ) 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 ( ) 开张圣听( ) 以光先帝( ) 恢弘志士之气 ( )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

3、路 ( ) ( ) 益州疲弊( ) 不懈于内( ) 忠志之士( ) 追先帝之殊遇( ) ( ) 宜:( )妄自菲薄( )陟/罚/臧/否( ) 作奸犯科( )付有司论其刑赏( ) 不宜异同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 ) ( )【理解提升】5、重点文言词语过关检测。 (一词一分,错三个以内合格)(1)中道崩殂 ( ) (2)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3)开张圣听( ) (4)以光先帝( ) (5)恢弘志士之气 ( ) (6)引喻失义( )(7)以塞忠谏之路 ( ) (8)付有司论其刑赏( )(9)陟/罚/臧/否( ) ( ) ( ) ( ) (10)作奸/犯科 ( ) ( )(11)以昭陛

4、下平明之理( )( )( ) (12)妄自菲薄( )6、 解 释 下 列 句 中 的 “以 ”。故 临 崩 寄 臣 以 大 事 也 : 把 先 帝 不 以 臣 卑 鄙 : 因 为 以 光 先 帝 遗 德 : 来 , 表 目 的 以 塞 忠 谏 之 路 也 : 从 而 、 导 致 愚 以 为 营 中 之 事 : 认 为 咨 臣 以 当 世 之 事 : 用 遂许先帝以驱驰:替、为 7、解 释 下 列 句 中 的 “于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 欲报之于陛下也:给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还于旧都:到三 顾 臣 于 草 庐 之 中 : 到8、翻译下列句子。(略)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

5、危急存亡之秋也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拓展迁移】(一)【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使内外异法也。 【乙】墨者有钜子腹黄享 ,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寡人也。腹黄享 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予,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 注释:墨者:指墨家。钜子:

6、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钜子。 腹黄享 (tn):人名。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9、按照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 )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C ) A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B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罚)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道理) D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恩赐) (2 ) 结合语境解释(甲)文中的“引喻失义”和(乙)文中的 “天下之大义也”中的“义”的 意思。 喻失义 适当、恰当 天下之大义也: 正义(公正、合宜的道理 ) 10、翻译下列句子(1)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钜子)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2)夫禁杀伤人者,天下

7、之大义也禁止随便伤人杀人,这是天下的公理。11、 (甲)文和(乙)文虽然一段是以议论为主,一段是以记叙为主,但是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请在读懂(乙)文故事的基础上,用(甲)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道理。 答:这个语句是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或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12、 读完这两段选文,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呢?假如现在让你向你的班主任老师(或班长)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条建议,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请结合你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感悟,将你的建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不少于 30 字)你的建议: 围绕“为人做事处以公心”作答即可。 (二)东坡画扇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

8、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 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注释】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陈诉:状告。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某:我。姑:暂且。发市:开张。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踰:走出。逋(b ):拖欠。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公呼至询之( ) 某家以制扇为业( )适父死( ) 至懊悔不胜而去( )14、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出售起来的。2)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后到没有得到扇子的人,懊悔不已的离开。15、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父亲去世或“适父死” ;扇子卖不出去或“ 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 圣及枯木竹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