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 教材版本苏科版教学课时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天平及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2、 通过活动学会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领会误差的含义;学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测量步骤。教学重点1、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2、通过自己设计天平,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的古代文明。教学难点 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教学准备 托盘天平、大头针、烧杯、水教 学 过 程修注栏导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质量?物理实验中称物体质量常用的工具是什么?2.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进行哪些调节?怎么调节?3.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哪一盘
2、上?砝码放在哪一盘上?4.一般按什么顺序加减砝码?在什么情况下移动游码?5.怎样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调天平横梁平衡,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中线处或指针在中线处左右摆动的刻度相等为止。 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接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增加一个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学会如果调节天平学会如果使用天平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数。7.怎样确定天平的最大称量值?8.使用天平时要注意哪几个问题?向分度盘中线右边,而减少一个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边,此时不加砝码而移动游码使天平
3、平衡。根据天平底座上的铭牌的标称确定。根据天平配套的砝码的总质量数及标尺示数估计。导 二、实验活动: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1 阅读实验要求。2 讨论:小男孩和小女孩哪个方法正确?为什么?3 了解实验的目的、器材。4 设计实验步骤。5 设计实验记录表格。6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师检查、指导。7 各组交流实验数据。如果偏差较大,要分析原因。8 讨论:怎样测量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以前哪些实验用过同样的方法?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也要用这种方法?1、阅读。2、学生讨论。3、检查器材。4、设计实验步骤。5、设计表格。序号 数量 总质量单个质量1 12 1003 2006、实际操作。7、讨论。师不急于评价,让学生
4、自己去体验。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使用天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检查、纠正。前后知识联系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学过程三、实验活动:测量水的质量1、估测烧杯内水的质量,记录下来。2、设计实验步骤3、比较不同的实验方案,找出缺点,指出测量值偏大还是偏小。A先测烧杯和水的质量,再测烧杯的质量。B先测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水的质量。3、讨论:测液体质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4、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6、整理器材。1、先估测,后测量。2、方案 A 的缺陷:水不易倒干净,测量值偏小。3、实际操作4、整理器材对质量单位的大小产生感性认识,培养估测能力。培养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四、生活、物理、社会1、我国古代就掌握了天
5、平的制造和使用方法。请阅读“古代天平”。2、阅读、讨论。阅读、讨论 1 拓宽视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五、WWW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架天平。讨论:你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做?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课堂反馈讨论:1.将一段 1cm 长的棉线放在天平的左盘里,能称出它的质量吗?想一想怎样才能测出这段棉线的质量?2.怎样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3.容器里盛有质量为 1kg 的饱满的大米,如果给你一架天平,你能测出容器里大米的粒数大约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方法。4.小明由于粗心把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讨论 培养发散思维作业1、小结2、布置作业1、 课后利用网络进一步扩大知识面。2、 自制天平,测量自己的橡皮的质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