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邪恶的轴心 精练精析(北师大版九年级下)一、选择题1.(2012淄博学业考)阅读下列德国与美国失业率变化图,你认为造成两国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 B.希特勒上台C.罗斯福新政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很多老一辈德国人认为:“如果希特勒能在 1939 年 9 月(对波兰的侵略行动)之前死去,他就会被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载入史册。”可见,纳粹党能够获得广泛支持的原因是( )A.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进步人士 B.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C.以欺骗手段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D.当时的政府软弱无能3.纳粹党二号头目戈林曾于 1942 年庆贺希特勒
2、生日的午餐上说:“唯一熟悉国会的人就是我,是我放火把它点着了!”可见“国会纵火案”是纳粹党阴谋策划的,其目的是( )A.让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B.驱散德国国会 C.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势力 D.制造迫害犹太人的借口4.(2012衡水模拟)恐怖主义是 20 世纪的“政治瘟疫” ,在 20 世纪30 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 ,掀起反犹狂潮的国家恐怖发生在( )A.德国 B.西班牙 C.意大利 D.日本5.“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年)爆发前,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进行反法西斯斗争,这些国家包括( )中国 波兰 西班牙 埃塞俄比亚A.
3、 B. C. D.6.1937 年著名画家毕加索在展出自己的画作时,一位德国军官问:“先生,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反讥道:“不,先生,这是你们的杰作。 ”这幅画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哪次暴行( )A.屠杀西班牙无辜居民B.策划实施“慕尼黑阴谋”C.制造国会纵火案D.在波兰设集中营大规模屠杀犹太人7.在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纳粹”话题没有被回避,电视台时常会播出“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纪录片,主题多为批判纳粹德国的罪行。下列关于法西斯的罪行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德国1935 年入侵埃塞俄比亚B.日本731 部队C.日本南京大屠杀D.德国国会纵火案8.下列国家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是(
4、 )德国 日本 意大利A. B.C. D.9.希特勒曾得意地说:“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 ,他所说的轴心国集团的缔约国家是( ) A.英、法、美 B.德、意、日 C.美、中、苏 D.美、中、英10.(2012攀枝花中考)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德国 美国 意大利 日本A. B. C. D.二、非选择题11. 沉重的历史,难忘的过去。当我穿越时间隧道回到 70 多年前,我嗅到了法西斯势力带给人类的血腥味道,我亲身感受到了英雄人物与杀人狂魔生死斗争的感人事迹。请看下面两组图片,回答问题:第一组【人物抗争】第二组【
5、狂魔罪恶】(1)请根据下列有关信息判断第一组人物的名字。图一是埃塞俄比亚的国王,在位期间领导本国人民抗击意大利法西斯的入侵。也曾赴国联发表演说,谴责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行径。图二是西班牙的著名画家,他针对纳粹对西班牙一个名叫格尔尼卡的城镇进行地毯式轰炸,创作了大型壁画格尔尼卡 。(2)图一人物最终的抗争结果如何?分析其原因。图二中人物所创大型壁画格尔尼卡有何寓意?(3)第二组图片反映了哪国法西斯的暴行?除此之外你还能列举这一国家的哪些残暴行径?(至少一例)(4)通过以上两组图片及问题,你有哪些感受?答案解析1.【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解答本 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时间。从题干
6、中的关键信息“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及图一、图二失业率的变化曲线等可知,德国与美国的失业率与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有关。故选 A。2.【解析】选。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1929-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他们利用各个阶级对当时政权的强烈不满,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 和 “民族主义” 的旗号,煽动复仇主义和种族主义情绪,扩大群众基础。3.【解析】选 C。本 题考 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希特勒上台后,力图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而力量日益壮大、反对法西斯暴行的共产党成为希特勒在德国实行纳粹主义的最大障碍。4.【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
7、力。纳 粹党为了转移德国人民对垄断资产阶级的仇恨,把德国人的全部苦难都归罪于犹太人,极力煽动反犹排犹情绪,疯狂迫害犹太人。【知识拓展】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过程的异同(1)方式不同:德国建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并通过欺骗性宣传获得选举胜利而上台;日本没有法西斯政党,通过法西斯的主要势力军部权力的一步步扩大而最终确立起法西斯专政。(2)原因相同: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3)政策相同:对内实行极权统治,发展军事工业,扩军备战;对外积极扩张,发动侵略战争。5.【解析】选 B。本 题考 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31 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军民就开始了局部抗战。19
8、35 年,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军民坚决抵抗。1936 年,西班牙法西斯军官发动叛乱,德、意公开援助叛军,西班牙人民进行抵抗。6.【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7 年,纳粹德国对西班牙一个名叫格尔尼卡的城镇进行了地毯式轰炸,造成了极大伤亡。毕加索由此创作了大型壁画格尔尼卡。7.【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5 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8.【解析】选 C。本 题主要考 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能力。 1933 年 1936 年 1922 年9.【解析】选 B。本 题考 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相互勾结,在反共
9、的幌子下,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拓展延伸】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形成轴心国集团的原因(1)共同的性质:都是法西斯政权。(2)共同的 敌 人:矛头都指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企图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3)共同的目标:都要实现其各自的侵略野心,称霸世界。10.【解析】选 B。本 题考 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德、日、意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时间及背景。1922 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随着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都遭受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美国在这次危机中,采取了罗斯福新政,渡过了危机。故选 B。11.【解析】
10、本题主要通过两组图片来考查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及人民的反抗。第(1) 题以组合列举的形式来考查图片中相应人物的名字,此题关键在于把握有效信息“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格尔尼卡”,与所学知识链接即可回答。第(2)题考查的是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结果及原因和对格尔尼卡作品的理解。第(3)题考查日本法西斯的暴行。第(4) 题是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情感态度的考查,只需围绕法西斯的罪恶性及不得人心展开即可。答案:(1) 图 一:海尔塞拉西一世。图二:毕加索。(2)失败 ,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吞并。原因:英、法、美等国 对意大利采取了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寓意:格尔尼卡描绘了战争的恐怖、痛苦、受难和兽性,控诉了法西斯屠杀无辜居民的血腥暴行。(3)日本法西斯。制造九一八事变,实行“三光政策 ”等。(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4)法西斯 势 力是残酷的、灭绝人性的;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法西斯势力不得人心,必将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