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ppt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613521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优波离出家:影片中介绍世尊打破了古印度的阶级制度,当时的印度分为四个阶级:01 佛罗门:是侍奉神的祭司者。02 刹帝利:是国王与其家眷。03 吠舍:是从事生产的人。04 首陀罗:是服侍上面三个阶级的奴隶。,诞生到涅盘:本集介绍世尊的一生01 诞生:於四月八日出生於蓝毘尼花园,成为迦毘罗卫国的太子。02 出家:因出巡西门看到老、病、死等种种状况,而加深其离家求道之决心。03 修行:原先修习苦行致身心俱疲而体悟到惨行要以中道为主。04 成道:於十二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打破老、病、死等苦恼的根源“无明”悟出了完全的真理。05 转法沦:为烦恼痛苦的人说法,分享悟道的喜悦。06 涅盘:於拘尸那罗郊外之两棵大

2、树下往生。万物之变化永远不止,世尊股盼人们谨记教诲,勿放逸、勤修行,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释迦牟尼佛一生之化仪,可以八相成道简略说明。八相为:一、降兜率。二、入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说法。八、涅槃。,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一:【降兜率】 诸佛皆从兜率天降生。释尊亦然,因悲愍一切众生,故于兜率天宫观度化众生之因缘成熟,即从兜率天降生人间。,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二:【入胎】 时摩耶夫人,于眠寤之际,见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胁;夫人顿觉体安欣乐,如服甘露,即怀娠。由于一切众生欲受生时,皆于父母所,生颠倒心、不净心而入胎,而菩萨则正念不失,正慧识父母,故名正慧入母胎。,释迦

3、牟尼佛八相成道图三:【出胎】摩耶夫人怀孕将满十月,临生时,与诸婇女游岚毗尼园,安详徐步,见园中有一无忧树,柔软低垂,即举右手攀取树枝,此时太子从右胁出生,诸天世间悉皆放大光明。太子生时,即向四方,各行七步,举足出大莲花,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是时大地六种震动,当时之中国,见五色光,贯太微宫,周昭王询问群太子还宫后,命名悉达多。净饭王令相师阿私陀仙人相太子身,阿私陀见太子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便悲泣云:太子相好分明,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十善化世;若其出家,必成自然之佛,度脱万姓。伤吾年老,不睹佛兴,故甚悲泪。 悉达太子诞生七日,摩耶夫人命终,生忉利天,

4、遂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育成人,通达书数技艺武事。父王为聘耶输陀罗为正妃;太子于静夜,但修禅观,未与妃有世俗之意。,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四:【出家】 悉达多太子出城游历时,见老、病、死苦,而体悟人生苦空无常之真理;后遇净居天人化成比丘,为其讲述出家意义,太子于是决志舍弃王宫生活,出家修行。父王不允,命人守卫,不令私出;太子遂于深夜,令车匿备马,净居诸天,使守卫者皆睡,太子骑马,踰城出家。太子出家之初,遍学各种外道,悉觉其不究竟。乃入雪山,六年之中,日食一麻一麦,修持勤苦之行,而致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然犹未得道,遂知苦行亦非究竟。故至尼连河侧,受牧牛女乳糜之供,食毕,色力安复。澡浴已,于菩提树下敷

5、草为座,誓言:“不成正觉,终不起座。”,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五:【降魔】 悉达多太子于菩提树下将成道时,魔王波旬献供三女,欲坏太子净行,太子以神力,变魔女成老母;魔王大怒,遍敕亿万魔军,上震天雷,雨热铁丸,挽弓放箭,刀轮器杖,交横空中,然所有恶器,一近太子,尽化为莲花,不能加害;群魔忧戚,悉皆迸散,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六:【成道】 太子于菩提树下摄心端坐,勇猛精进,终于第四十九日之上半夜悟四谛理,中半夜悟十二因缘,下半夜目睹明星,证无上正等正觉,复而叹言:“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

6、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七:【说法】 世尊感于众生迷失本觉,沉沦苦海,故于成道后,先至鹿野苑,转四谛,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后更以其大悲、大智、大愿、大行,游历四方,化导群伦,欲令众生悟佛知见、回归本觉、离苦得乐。 终其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所度有情,其数无量。,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八:【涅槃】 世尊于入灭前三月,曾提示阿难三次: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但阿难皆未请佛住世;尔时魔波旬,即来佛所,劝请世尊入于涅槃。世尊心知化缘已尽,便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语诸弟子: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

7、,终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闇。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世尊如是慈悲咐嘱,而后寂然入灭。,【结语】 每一尊佛皆示现八相成道之修证历程。而大乘之说法

8、,有住胎,无降魔;小乘之说法,则有降魔,无住胎。此乃大、小乘八相成道之别。 释迦牟尼佛曾于法华会上开示大众:我成佛以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从是以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故知,释尊早已成佛,然为度化众生,故于此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 释迦牟尼佛为觉悟真理之圣者,其证悟乃自身之精进修行所成就,非外物所赐予。从释尊示现于人道修行而至成佛,故当确信: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为佛弟子,若能具足正见、正行,于日常生活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定能成就如释尊之果德,福慧圆满,普化群生,如来十种名号,所谓如来十种名号分别是1.如来、2.

9、应供、3.正遍知、4.明行足、5.善逝、6.世间解、7.无上士、8.调御丈夫、9.天人师、10.佛、11.世尊等十一个,在这十一个中除去第一号“如来”,就是如来十种名号,这是其中一说。另一种说法是将最末两号;佛与世尊合并为一号,这样也是如来十号。第一说法是原始经典等书所说的十号。以下依次解释上述的十一名号。,1.如来 音译为多陀阿伽佗、怛佗蘖多、怛萨阿竭,义译是如来,也可译为如去。所谓如来,是指“如实而来的人”或“由真如而来的人”的意思。从真如法界而来,悟到真如,所过的是那种如实的教化的生活,是如实去修行的人;也就是完全依循真理而来,依循真理而去,与真理完全冥合无间的人,“如来”一词和佛陀是同

10、义语。,2.应供 音译主阿罗汉,简称罗汉。指“应该被供养的人”或“有资格接受的”的意思。这个意思是说阿罗汉是断尽一切烦恼,具有超越人格的人。所以这样的人也具有感化、善导世人的优越德性。阿罗汉又称为福田,这是指阿罗汉就是一个可以使人们得到幸福收获的良田;所以阿罗汉又称为无上福田。像这样的阿罗汉,是可以救渡世人,使他们幸福的,佛当然也是这样的阿罗汉。,3.正遍知 音译为三藐三佛陀,也写作正遍知,意译又作正等觉者。“完全正确的觉者”的意思。有时也在这词汇上加上“无上”(阿耨多罗)来形容。佛的觉悟与声闻缘觉的觉悟不同,是最圆满、最正确的。为了和声闻缘觉有所区别,所以称为正遍知。,4.明行足 是指具足明

11、(智慧)与行(体验)的人。佛陀在理论的智慧面及体验的实践面都非常卓越而且圆满,所以又称为明行足。佛教理论在合理性、伦理性、宗教方面是完备的,而且这些理论就是信仰实践的基础理论。圆满的理论与实践二者表里一体,这些理论与实践二者兼而有之,都能具足的就是佛,所以佛陀又称为明行足。,5.善逝 音译为修伽陀,意译为好去.就是如实的去彼岸、或者是不再沉沦于生死海之人的意思。因为他能够实行善净圣道,因为他能够到不死涅槃的善妙处所,因为他能正确完成波罗蜜到菩提座下成正觉,因为他能在适当的场合只说适当的话,所以称他为善逝。,6.世间解 是彻底理解世间世事的人。世间分为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世间就是相对于出世间而言。

12、出世间就是开悟的世界,相对于这个出世间的世间,就是指三界六道的迷惑世界而言。佛完全了解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的心情、性格与根机等,因而能相应的做适当的说法,并且使一切众后趋向理想,而化导救度之。也就是说佛完全了解世间苦、集、灭、道的循环真理,他就据此来从事他的教化活动。,7.无上士 就是至高无上的人。佛是一切有情中境界最高的人。在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里,没有人能够与佛比肩,所以佛又称为无上士。,8.调御丈夫 就是能够“御丈夫的御者”意思。佛可以训练那些具足佛性的所有人。佛视对方情况的需要,时柔、时刚、或刚柔并用,不论任何人,佛都可以调御他,导引他信仰与修行证果,所以称为调御丈夫。,9.天人师 是诸神与众人的老师,也就是三界大导师的意思.事实上不只是诸神与众生而已,佛陀是教化救渡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之导师的意思。,10.佛 就是觉者的意思,就是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11.世尊 音译为婆伽婆、婆伽梵,古代意译为“尊祐”,是“具有瑞德的人”的意思。由于有此瑞德,所以能得到世间的尊敬,而成为世间最尊贵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