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 2 课时四步教学法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年级组别高二 语文备课组审阅( 备 课 组 长 )审阅( 学 科 校 长 )主备人 使用 人 授课时间课 题苏教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三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课时课 型 新授课课标要求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能够知人论世,联系诗人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 、创作风格、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知识与技能 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过程与方法 认真研读文本,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反
2、复诵读,能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教学重点 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 、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教学方法 品读法、探究法教学程序设计环节一 明标自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及方一、复习检查抽查学生朗读情况二、导入: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三、学习目标:2法 1、研习诗文后两部分。2、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三、自学内容:学生齐读第二节小组交流:或
3、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 l2 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明确:月夜寂静清幽 白昼壮美奇绝傍晚离奇险怪夜晚壮丽辉煌学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参考: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 像麻一样数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
4、设计)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及方四、合作释疑“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消极颓废的心理外露吗?如何理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一句?明确:(1)李白一生倘佯山水之间,热爱山水 ,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合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其想象和夸张的才能。进步性:反映诗人傲视权贵、渴望自由的精神。写神仙世界的美丽,反衬出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对现实、对权贵的的憎恶。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立场服务。4法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极避世思想。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
5、流水。 ”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 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是诗中的思想精华。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 ,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五、自学内容.你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读出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明确: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想象奇特,为了借别离之情来表现自己不事权贵的思想,作者不 是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景 物,而是以丰富的想象借助梦游的形式来展示一
6、个个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大量的运用了衬托(如用瀛洲、天台来衬天姥山) 、比喻(如“身登青云梯” )、夸张(如“天台一万八千丈” ) 、对比(如将仙境与人事比、理想与现实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活灵活现,也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在感情。六、总结:艺术特色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 ,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4环节四 当堂检测教学过程及方法完成同步练习 【知识积累】部分的相关习题。课堂小结本诗描写作者自身对梦境中天姥仙境美景的 向往,表现了作者憎恶现实、蔑 视权贵、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和向往自由、追求乐土的美好愿望。课后作业完成同步练习板书设计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