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新人教版九年级上).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21881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新人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新人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新人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新人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新人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 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认识化学反应。 3.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质量守恒定律,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他将 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 41.5份质量的

2、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这难道是巧合吗?,氧化汞受热分解,拉瓦锡,探究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可表示如下:,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实验5-1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如下图)。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中,观察现象。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回托盘天平上,天平是否仍然平衡

3、?,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镁与氧气可以发生如下反应:,实验5-2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如下图),观察现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镁条燃烧,讨论1.实验5-1和实验5-2中第二次称量的结果与你的预计是否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2.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如下图)为例,分析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的变化情况,并由此说明化学反应为什么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示意图,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

4、的质量总和相等呢?这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化学方程式,学习化学,常常需描述各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如何简便地表示化学反应呢?我们已经知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用文字表示为:,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书写起来很麻烦,化学家用化学式等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以及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表示为:,这种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

5、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12 216 12+216 12 32 44,这就是说: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应的信息,能将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即化学反应的“质”与“量”的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讨论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2.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3.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通过什么条件反应;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