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说明文专练.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118785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专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说明文专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说明文专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说明文专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说明文专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 【典型例题】例 1.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蜡染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 2000 多年历史,现今在贵州的布依族,苗族中 仍很流行.蜡染以经过退浆的帆布,绒布等为原料. 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绘画工人根据设计的图案,用铅笔在布上勾画出来. 第二步上蜡.选用的蜡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蜡,熔点 6266,用采描绘线条最佳. 第二种是石蜡,熔点 5058,用以做裂纹多的图案为最佳.第三种是木蜡和白蜡.在 上蜡前,先要熔蜡.蜡熔化后,就可以上蜡了.上蜡就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依图描画. 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

2、在布上涂抹相应的颜色. 染色后, 就该裂纹了. 裂纹又叫水纹, 就是将涂好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 使布上的蜡产生断裂,形成裂纹,富有无穷的自然趣味. 蜡染的主体工序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 最后是烘干.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 1. 填空:本文主要介绍了蜡染的_. 2. 对本文说明顺序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间顺序 B. 工艺流程顺序 C. 由主到次的顺序 3.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4. 简答本文在写作上的两个主要特点. 5. 短文可分两部分,划分正确的选项是( ) A. / B. / C. / D

3、. / 解析:这则材料共拟制五道题.两道客观题,三道主观题,试题涉及的知识较为全面,有说 明的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写作特点和文章结构等.应答时,可采取三步走:一,通 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二,根据题干要求,捕捉提取信息.三,回顾说明知识,揣摩答案. 参考答案:1. 制作过程;2. B;3. 分类别,列数据;4. 说明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 平实,准确;5. D 例 2. 阅读选文,完成 16 题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 10 万亩面积的 森林,相当于一个 200 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 “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 雨多它能吞,雨

4、少它能吐. “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 器“ .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外,在维护 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 4 亿年以前, 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 陆地才产生了森林, 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 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 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

5、维护地球生 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 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 缩,近 200 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 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 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因为全球 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 雨,洪涝及干旱,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 抑制

6、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 阅读全文,简洁地回答森林的两大功劳. 吞水吐雨器:_ 吞碳吐氧机:_ 2. 阅读第三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 3. 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 ,这是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_. 4. 第三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近 200 年间“强调了_, “三分之一以上“ 强调了_. 5. 森林遭到破坏后,地球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除了文中介绍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外,还 有哪些方面的恶化请举出两例. 6. 过度砍伐,无节制使用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武汉市政府发起了“禁止使 用一次性木

7、筷“ 的活动, 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拥护和支持. 现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 提一条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或拟一条含警示性的标语. 解析:这篇文章共有六道题,全是主观题.试题涉及的知识有词语的表达,说明方法及 其作用等.题目的侧重点是理解文章内容及知识的拓展与创新.答题时,要通览全文,整体 把握内容.精读有关部分,捕捉信息,提炼要点.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注意语言 的运用. 参考答案: 1. 雨水多了,森林能贮水;雨水少时,人们可利用森林涵养的水源. 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新鲜空气. 2. 地球上的森林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 3.

8、形象,具体地说明森林“能吞能吐“的特征和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4. 时间之短 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多. 5. 示例:水土流失 动物家园遭受破坏,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均可.6. 略(提示:建议要有一定的可行性;标语用语要简明,得体,有一定的警示性) 【模拟试题】 (一)有趣的彗星世界 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彗星 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 3000 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 76 年.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 分.一般彗尾巴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

9、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 的大尾巴了. 它在茫茫太空, 宛如一把辉煌巨帚, 横扫遥遥之路. 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 发现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 1983 年 5 月 11 日, 距地球只有 500 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 1600 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 使人们遐想万千.彗星究竟诞生何处,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课题.近年,美国“哈勃“ 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 . 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这个“摇篮“中约有 2 亿个彗星“婴儿“ ,它们主要

10、由 直径 10500 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 “婴儿“ 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 . 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 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 X 射线.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 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 X 射线的起因.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 冰块而提出假设, 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 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 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

11、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 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 文中第一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_ 2. 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_ 3. 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 _ 4. 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 _ 5. 第三段文字中“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指的是什么 _6. 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彗星“ . _(二)前途似锦的光纤通信 唐代诗人王之涣由长安回并州(今太原)路经蒲州时,曾写了一首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述了两个光学方面的重要

12、现象:第一,太阳光是白色的;第二,站得高才能 看得远. 当然一千多年前的人是无法对这两个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人们对光的认识逐步深化,这两个现象也就容易理解了. 太阳光为何是白色的原来光是波动的一种形式, 不同的色光对应有不同的波长, 太 阳光大约含有 300 纳米到 900 纳米的波,波长由短到长,依次按紫,蓝,青,绿,黄,橙, 红的次序排列,各种颜色的光混到一起,所以阳光呈白色. 为什么站得高看得远呢原来光是按直线传播的, 地球表面是个球面, 由观察点对球 面做条切线,切线下面所对应的弧长就是所能看到的距离.所以离地越高,看得也就越远. 人们在揭示了白色的奥秘之后

13、又不断地对单色光进行研究,终于在 1960 年制成激光 器而产生了激光.激光是一种频带很窄的单色光,是用特殊物质受激光辐射产生的.激光比 白光的能量容易集中, 它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进行激光通信. 激光通信的优点是用小天线便 可产生窄波束,光的方向集中,比探照灯要强许多倍,如同一个神枪手可瞄准 5 公里之外苍 蝇的眼睛,激光通信的另一优点是通信容量大,一个激光通信线路,可同时供一万多对用户 打电话.直接利用激光通信的方式称为大气激光通信.大气激光通信也有其缺点,主要是激 光传播易受雾,雨,雪等气候影响.近年来又在大气激光通信的基础上发展了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就是用纯净的高透明度玻璃做成光学纤维输

14、线, 它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的粗 细,让激光在光纤中传输,用以传输信息进行通信.光纤通信实际上就是有线的光通信,但 比现在的有线电通信容量却大几万倍;况且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代替了铜,铝等金属制 成的导线, 不但成本低廉, 而且原材料比比皆是. 光纤通信的另一优点是不受电磁波的干扰, 比较安全可靠,线路也很轻便.光纤通信目前正处在大力发展阶段,关键是如何制造出透明 纯净,传输损耗小,柔软可曲的光学纤维及其它配套设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纤 通信将会日益普及.可以说它是一种前程似锦的通信方式. 1. 本文说明的内容是_. 2. 文章开头有何特点这样开头有何好处 答:_. 3. 说明文写作也

15、讲求详略.激光的产生属于_写,激光的重要用途,激光的优 点是属于_写.详略写的依据是_. 4.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顺序中从_到_.5. 文中第段可分几层怎么分 答:_.6. 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_. 7. 光纤通信具有哪些优点答:_. 8. 文中第段加点的“它“指代的是_. (三)智能材料 人或动物的皮肤划破出血或者骨折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愈合;蚯蚓,石龙子, 海参等自然界的生物.都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受生物自愈原理启发,科学家设想,在制造 飞机,舰船或建造大桥,高楼的时候,能否使其中的一些关键材料也变得有“感觉“ ,有“反 应“呢能不能在某些材料中“添加“一些特别的成分,使大桥

16、在发生故障之前就能发出警 报,或使舰船在出现裂痕时就能自动修复呢 这一大胆设想,使一种新型材料智能材料诞生了.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科学家研 制出一些智能材料,这些材料已经具备“发现故障“和“自我修复“的功能了. 科学家称智能材料为机敏材料. 它把高科技的传感器或敏感元件等与传统的材料结合在 一起,使无生命的材料具有了“感觉“和“修复“能力.例如,人们将导电性能较好的碳素 纤维与玻璃纤维等集束在一起,制得的智能材料,在较强外力作用下扭曲时,其中的碳素纤 维因较脆而首先被部分或全部折断, 从而使材料的电阻发生相应的变化, 据此可预测出该材 料受损的程度.再如在混凝土材料中,预先埋入大量装

17、有裂纹修补剂的空心纤维,当混凝土 受压开裂时, 这些空心纤维也会裂开一个小口子, 从而释放出修补剂, 把裂纹重新粘接起来. 当前, 科学家已经能将体积极小的信号传感器和微电子计算器埋入材料, 这种智能材料 在局部出现问题时, 计算器收到信号后即会发出指令, 使一些形状记忆合金和胶粘之类的物 质发生变化,起到自动加固的作用. 智能材料尽管仅仅是起步,但它代表着未来材料发展的智能化趋势.目前,科学家们正 在不断地研究, 希望能从生命现象中进一步得到启发, 以便找出更好的研究智能材料的数据 的线索. 1. 具有_和_功能的材料是智能材料. 2. 第三段中的两个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8、 答:_.3. 当前最先进的智能材料是如何制成的 答:_. 4. 最后一段中“希望能从生命现象中进一步得到启发“这句话和第一段中的哪句话相照 应 答:_.5. “智能材料尽管只有短短几十年历史,但已经能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这种 说法是否符合文章原意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答:_.(四)媒体一词出自英语的 “media“ 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信息, . 媒体是帮助我们表达, 存储, 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报纸杂志上的文字,广播电视上的声音,图像等.从原始语言, 到活字印刷,到当代的音像技术,是媒体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体单 一的传递, 存储功能越来越多地融入了舒适性及欣赏成

19、分, 人们对这方面的追求推动了媒体 的不断更新换代.于是,家用电器也像多功能组合家具一样走上了集成化发展的道路,将电 视机,录像机,音响,电话以及已经进入家庭生活的微机,传真机等集于一身的多媒体装置 (通称多媒体)应运而生了.多媒体的核心部分是计算机.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全凭以开关电 路的通断来表示的二进制语言,电话,电视等单一媒体在纳入计算机和统领之前,首先要把 它们各自的文字,声音,图像都转化成计算机世界通用的二进制语言.多媒体通过计算机, 用这种数字化方式把文字,声音,图像综合在一起处理,进行信息的存储或传递.多媒体通 过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很广.例如收看影视,普通的电视机图像水平分辨率为 60

20、0800 线, 而目前大多数微机显示屏都具有水平解像度高达 1024 线的超高分辨率,展示的画面更为清 晰,细腻,使用起来比普通电视机要胜一筹.又如电视购物,用户可以坐在家里的微机前, 利用键盘和鼠标,把某商场供货资料调到显示屏上,逐一挑选,而后订购自己称心如意的商 品. 此外, 多媒体用于电视会议, 可帮助人们免除车马劳顿, 与会者可以守着家中的多媒体, 与住在各地的代表共聚一“堂“ ,既闻其声,又见其人.按同应用原理,通过多媒体,医生 可以远距离为患者看病, 科研人员可以坐在工作室里查阅各地图书馆里的资料, 学生可以坐 在家里听老师讲课.至于收视时事新闻,商业行情,天气预报等等则是多媒体所

21、具备的基本 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提取或传递有文字,有声音,有图像的真切的信息.1. 上文的说明对象是_;从“多媒体的应用范围很广“至结尾,说明的对象 则是_. 2. 下列四句中不是说明多媒体的特征的一项是( )A. 伴随人们的舒适和欣赏的需求而产生. B. 集多种单一媒体于一身,显示多种功能. C. 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 D. 能灵活方便地进行信息的表达,存储或传递.3. 上文在说明媒体时,采用了_和_的说明方法;在说明多媒体 的影视收看这种功能时,采用的是_和_的说明方法.4. 全文的主要说明顺序是_. 5. 请用“将全文分成三层. 6. 文中加点的“大多

22、数“为什么不能去掉 答:_. (五)雀鸟为什么不吃虫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江苏泰兴鸟雀成灾!数万只尚不知名的雀鸟,将 1200 多亩 桃树刚吐的嫩芽尽数啄食.看到这个消息,既感到震惊,又觉得它似乎在情理之中 查有关资料,食植物的鸟类为数不少,但它们主要是吃植物的种子,果实以及花蜜. 仅有少数鸟类,如松鸡和雀鹛吃野生植物的芽苞,叶以及各种蒿草等.像那种成群的,麻雀 那样大小的,吃植物嫩芽的雀鸟,我花了很多工夫,就是查不到. 不过,我们可以想一想,在连续数十年使用杀虫剂的今天,在农业区能够历尽种种磨 难仍保持如此种群的鸟类,难道它们是吃虫子吗我们知道,虫子一多,人们心里就不舒服 这就像眼睛容不得半粒

23、沙砾一样,人们容不得它们的存在.在人为的环境里,那些虫子 是不太可能大量存在的.也就是说,这成群的小鸟能在哪里找到这么多的虫子,供它们食用 呢或许它们是从别的地方长途迁徙而来的,即使这样,在它们的原产地也没有虫子可吃. 原因很简单,如果有虫子,那些成群的雀鸟却只吃植物嫩芽,而很多虫子也吃植物的嫩芽, 以它们为食物的虫子早该绝迹了. 据我的观察,在我们这里能够见到的,可称得上“群“的小鸟是白头翁.可在秋冬季 节,它们是以几乎木质化了的秋枫的种子和只有一层薄皮的女贞子和种子为食.在春天,它 们一样也不吃虫.不知这是不是巧合总之,它们家族能免遭灭绝真是幸运! 如果我们换个方式表达, 可能就更说明问题

24、: 因为有了虫子, 就会有人打农药, 所以, 吃虫子的小鸟,将不太容易成活.因此,我有一个朦胧的感觉:江苏泰兴的那些小鸟是长期 被逼无奈才改变了习性的. 几十万年前, 大熊猫被严酷的大自然所逼迫, 也改变了习性. 毕竟, 生存才是硬道理. 那些来不及改变习性的雀鸟,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次恐怕不是大自然 的逼迫了! 幸运的是,江苏泰兴的雀鸟改变了习性,找到了新的食物.但那群改变习性的雀鸟真 的就能免遭灭顶之灾吗 1. 江苏泰州数万只雀鸟将 1200 多亩桃树的嫩芽尽数啄食,作者为此而“震惊“ .根据第 段的有关资料的后文的相关内容,分析作者感到“震惊“的原因. 答:_ _ 2.

25、 在第段里,作者得出了怎样的一个结论 答:_ 3. 江苏泰兴那些改变了习性的雀鸟真的就能免遭灭顶之灾吗为什么(统观全文讲述 两点理由. ) 答:_4. 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要告诉人们怎样才能保护生态平衡呢 答:_(六)地球的“盔甲“ 壳是乌龟的 “盔甲“ 蜗牛身上背着的 , “房子“ 大象身上的厚皮都是它们的 , “盔甲“ .虽然形式不同,但和古代战士身上的甲胄,现代军队装备的防弹服一样,都是保护自身的. 我们人类和万物能够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存,是否也有“盔甲“保护着呢 地球的表面有几百千米的大气层, 阻挡着侵入地球的流星, 它使绝大多数的流星还未到 达地面就已烧光,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但是

26、,若要称之为“盔甲“还不够格.真正称得上 是地球“盔甲“的,却是大气层中浓度只有千万分之一的臭氧层. 臭氧的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O3)构成的,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重 量为空气的 1.72 倍,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是氧气的一种不稳定形式.在离地表 15-50 千 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 90%的臭氧气体,其余分布在 15 千米以下的大气对流层 和 50 千米以上的大气层中.其中,在低空的臭氧,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影响着人类健康. 在高于对流层 510 千米的地方, 臭氧气体浓度最高,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球真正的 “盔甲“ . 如果把大气中所有的臭氧全部集中起来,覆盖在地球表面

27、也不过形成只有 3 毫米厚的一个 层.臭氧虽然很少,但它能有效地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 UV-C 和 UV-B,而对生物无 害的紫外线 UV-A 它却一点也不吸收,让其全部到达地表.臭氧层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特殊 的本领,才使地球“穿“上了一层看不见的“盔甲“ ,构成了对付紫外线的天然屏障. 然而,对人类和生物至关重要的地球“盔甲“ ,现在却遭到严重的破坏.人类活动产生的大 气污染物乘着上升气流钻入高空,与臭氧发生作用,使大气中的臭氧正在减少要知道, 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 1%,紫外线辐射就增强 2%.造成臭氧层衰竭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 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 CFC 类物质进入大气层.CFC 类物质主

28、要是各类气溶胶,喷雾剂,制 冷剂,发泡剂,清洗剂,药剂和美容品的喷雾剂等.它们的使用,遍及个人,家庭和社会, 已成为人类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类物质了, 年产量早已超过 100 万吨. 可人们未曾料到, 它们却是臭氧层的天敌.保护臭氧层,这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根据地球保卫战中有关内容改编) 1. 作者为什么把“臭氧层“比作地球的“盔甲“请简述其主要原因. _2. 首段看起来与文章没有多大关系,能否删去试说明理由. _3. 根据文中关于臭氧层位置的表述,选出下列图示正确的一项( ) 4. 下面的理解与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除了打比方外,还运用了作诠释,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B.

29、“臭氧层“在大气层中占据很大比例,约为 90%. C. “臭氧层“的特殊本领在于它能使紫外线无法穿透其中,全部挡在“身“外. D. 大气层中的臭氧与紫外线辐射之间的增减成反比关系. 5. 文末说“保护臭氧层,这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依据文中介绍的有关知识,请你为 保护臭氧层献上一计. (现实性,科幻性均可) _(七)生命与气候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 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 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 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 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

30、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5 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到处都是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 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 20 倍,所以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 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 素使细胞坚硬, 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 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 随着全球的植物大量生长, 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 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 而不能吸收木质 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又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 主角是白蚁和恐龙, 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 如何繁荣昌盛. 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

31、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达今天的 3 倍, 地球 大部分地区酷热而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 6500 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 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再次反击,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 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 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 4000 万年来,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 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 200 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 1 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使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

32、含量再度升高,尤 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 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 不停地 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 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 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地参与其中了. 1. 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约束( ) 碰撞( ) 参与( )2. 第段中“再次反击“照应的是前文的哪一句(用原文回答,限 10 字) _ 3. 第段“地球逐渐降温“一句中,为什么用“逐渐“一词,请在本段中找出根据简要 说明. (限 40

33、 字) _4.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植物越发展,地球温度越高;动物越发展,地球温度越低 B. 动物和植物均衡发展,就能使地球避免温室效应和严寒期 C. 青草比森林保存的二氧化碳多,所以草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含碳量还多D. “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大片森林消失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 20 倍5. 指出本文所使用的三种说明方法: _6. 读了本文后,你联想到当今人类关注的一个什么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你觉得人类应 该怎么办 _(八)植物的“爱恨情仇“ 并不是人类和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 .当然这种“爱和恨“不是感情 的表现,而是体现在生长状况上:有的植物能和

34、睦相处,有的则是“冤家对头“ . 科学家经过实践证明:洋葱和胡萝卜是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驱赶相互的害虫;大 豆喜欢与蓖麻相处,蓖麻散发出的气味使危害大豆的金龟子望而生畏;玉米和豌豆间作,两 者生长健壮,相互得益;葡萄园里种上紫罗兰,能使结出的葡萄香甜味浓;玫瑰和百合是好 朋友,把它们种在一起,能促进花繁叶茂;旱金莲单独种植时,花期只有一天,但如果让它 与柏树为伴,花期可延长三四天;在月季花的盆土中种几棵大蒜或韭菜,能防止月季得白粉 病.英国科学家用根,茎,叶都散发化学物质的莲线草与萝卜混作,半个月内就长出了大萝 卜. 相反,有一些植物则是“冤家对头“ ,彼此水火不容.如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

35、一起, 因为丁香花的香气对水仙花危害极大; 郁金香和毋忘草, 丁香花, 紫罗兰都不能生长在一起, 否则会互不相让;麦,玉米,向日葵不能和白花草,木樨生长在一起,不然会使这些作物一 无所获;另外,黄瓜和番茄,荞麦和玉米,高粱和芝麻等,也都不能种在一起. 研究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门新兴学科生物化学群落学.科学家认为,这门科 学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在栽培植物时,应 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冤家对头“同居,以免同室操戈,两败俱伤.1. 本文的说明内容是:_ 2. 通读全文,用平实的语言解释第段中的“和睦相处“和“冤家对头“ . _ 3. 本文

36、主要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 “旱金莲单独种植时,花期只有一天,但如 果让它与柏树为伴,花期可延长三四天“这句话运用了_,_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_. 4. 研究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有什么作用(用原文回答) _ 5. 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本文的说明条理. _ (九)仙人掌与健康 几千年来, 对仙人掌有着宗教般情感的墨西哥人, 像中国的神农尝百草一样试吃各种仙人掌,并且培育出了无刺,无毒,口感极佳,营养丰富的可食用仙人掌. 眼下,食用仙人掌已作为一种新型保健蔬菜,正以稳健的步伐进入中国市场,可望成为 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20 世纪后期, “富贵病“开始困扰人类,人们开始注意寻找“灵丹妙药“ .

37、而美国人先 行一步. 他们在一次对墨西城居民与纽约城居民健康状况的对比中发现, 墨西哥城 “富贵病“ 患病明显低于纽约. 这是否与墨西哥人爱吃仙人掌有关呢经过科学试验, 证明了他们的推 断的正确性,于是美国人抢先引进了墨西哥米邦塔仙人掌.而后,法,美,英,意,德,日, 韩等十几个国家争相效仿,在这些国家迅速引起了“仙人掌“热.对此,英国著名的太阳 报曾醒目地写到: “对人类的健康而言,仙人掌菜在该出 现的时候,它出现了. “我国 1999 年引进种植,受到许多知名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和评价,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 大中城市,已掀起了“仙人掌热“ . 科学家研究发现:仙人掌含有独特的高钾低

38、钠,高纤维素,低糖又几乎不含草酸.米邦 塔仙人掌兼具美味,营养,保健三大作用.其口感清香,微酸不刺口,营养丰富,强身健体. 其组织中独有的抱壁莲,角蒂莲,玉芙蓉等成分,可增加人体免疫力,对肝癌有防治作用. 此外,还有降血糖,降血压功效,能够活血,解毒,消炎,生肌,明目,美容等.特别是对 现代社会中人类常见的肥胖,冠心病和环境污染,超负荷,快节奏的工作压力造成的身心疲 惫,情绪低迷的“亚健康“状况有特别针对性改善,是一种十分难得的超级健康食品.现在 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在我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有一家仙人掌酒楼问世. (选自 2003 年 3 月 26 日济宁日报生活周刊 ) 1.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 _. 2. 食用仙人掌的特点是_. 3. 从全文来看,仙人掌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_ _ 4. 你认为“仙人掌热“会不会在我市掀起,并说明理由. _ _【试题答案】(一) 1. 什么是彗星 彗星的运行周期 彗星的尾巴 临近地球最近的彗星 2. 彗星诞生何处及彗星和彗尾的形成原因 3. 摇篮 婴儿 游子 4. 这个“摇篮“中约有 2 亿个彗星“婴儿“ ,它们主要由直径 10500 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5. 看人们能否证明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一致 6. 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由冰块和石块组成的,形状象扫帚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明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