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调频对讲机参考.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112977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频对讲机参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调频对讲机参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调频对讲机参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调频对讲机参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调频对讲机参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调频对讲机电路原理与框图无线对讲机作为一种简单的通信工具,由于它不需要中转站和地面交换机站支持,就可以进行有效的移动通信,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生产、保安、野外工程等领域的小范围移动通信工程中。无线对讲机技术是很多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蜂窝式移动电话技术,就是在无线双工对讲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现代通信技术。很好地熟悉掌握无线对讲机内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测试及调整技术,对于今后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工作,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对讲机的电路形式较多,从调制方式上可以分为调幅式和调频式;从收发功能上可以分为单工式和双工式。单工式对讲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工作在一种状

2、态下,即接受或者发射状态,而不能同时处于收发状态。单工对讲机工作时,要不停地切换开关来控制收发状态,所以使用起来不太方便。而双工式对讲机可以收发电路同时工作,使用起来如同普通电话机一样。因此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由于双工对讲机电路复杂、造价高、耗电量大等缺点,所以一般应用较少。而单工式对讲机则由于它造价低、 、体积小、耗电低等优点,而被大量应用。目前,市面上常见到的对讲机大多数属于单工调频式。图 2-1 就是单工式对讲机的原理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对讲机的收发状态是靠切换供电电源开关的方式来实现收发转换的。虽然电路中含有接收和发射电路,由于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工作在一种状态下,所以将这种工作方式称

3、为单工方式。图 2-1 无线对讲机电路原理框图目前,也有些对讲机电路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它的工作原理是将话筒收到的音频微弱信号进行电压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交流电压经过检波电路检波整流后,得1到一个直流电平信号,用其控制电子开关去切换收发电路工作状态,完成对讲机的收发转换过程,我们称其为半双工工作方式。半双工对讲机从电路工作形式来讲,仍然属于单工工作方式,严格地讲,半双工对讲机因该属于变形单工对讲机电路。而全双工对讲机在工作时,发射电路和接受电路是同时工作的。由于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共用一根天线,发射电路输出到 75 天线上的高频载波电压可能达到10-30V 以上,而接收方发射的高频载波信号往往较微

4、弱,一般在 75 天线上仅能感应到微伏级的信号,所以对讲机天线的工作状态,将直接关系到双工对讲机能否正常工作。为了保证天线信号的正确分配,一般双工对讲机电路均设计天线双工器,用双工器来保证天线的分配任务,以保证收发电路有序地工作。为了防止收发电路之间的相互干扰,仅靠双工器是不够的,所以一般全双工对讲机中均在接收电路的输入端和发射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设计有带通或带阻滤波器,让所需要的频率顺利通过,并且将其他频率滤除或者阻挡。由于采用了以上多种措施,所以使双工对讲机电路的接收和发射电路可以同时使用同一根天线,而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干扰。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单工对讲机电路进行的,将单工调频对讲机电路各部分电路

5、进行详细的分析。图 2-2 是单工无线调频对讲机电路方框图。图 2-2 单工 30MHz 无线对讲机电路方框图2调频对讲机电路的主要电气性能指标参数如下:高频发射功率:2W(75)发射工作效率:50%接收机灵敏度:1uV限幅灵敏度:1.5uF音频输出功率:50mW最大调制频偏:3kHz待机静态电流:10mA信号选择性:50dB(25KHz)电池供电电压:9.6V(8 节 1.2V)一部对讲机工作性能的优劣,常用以上几项电气指标参数来表示,其指标内容含义如下:a) 灵敏度接收机在接收信号时是不是灵敏,主要是指它接收微弱的信号能力。如果接收机能在极微弱的信号下良好地工作,并能够输出一定得功率性能良

6、好的解调信号,那么这部接收机就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反之,就是灵敏度低,衡量灵敏度的单位常用强值的毫伏或微伏为单位。因此,灵敏度是衡量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能力的重要指标。b)选择性接收机工作时,要在众多的信号中把有用的信号选择出来,这种选择信号的能力称为信号选择性。接收机在工作时,它所需要接收的信号频率附近,常常会同时存在着很多的干扰信号,这些干扰信号有强有弱,如果接收机能在很强的干扰信号情况下,选择出自己有用信号,那么它的信号选择性就很高,反之,如果连微弱的干扰也无法抑制掉,那么它的选择性就很低。选择性的指标,一般用于接收电路对调频带以外信号的衰减量计量,单位为 dB。c)限幅灵敏度限幅灵敏度是指

7、,当接收机的中放的输出信号出现限幅时,所需的最小输入信号电压值称为限幅灵敏度,限幅灵敏度的高低和接收机的高放、中放电路的电压增益有直接的关系,它和灵敏度指标一样,也是衡量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能力的重要指标。d)频率稳定度对讲机电路中发射及接收的频率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能否正常通信一般对讲机的频率稳定主要是由于晶体的品质决定,同时也受工作电压、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因素的影响,频率稳定度的高低,一般用指数来表示,指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稳定度越高。e)调制频偏制频偏或者称频偏调量,是指调制信号(音频)对载波信号频率调制后使载波3的中心频率产生的频率偏移量。调制频偏可以用相对量百分比来表示,也可以用绝对

8、量正负值来表示。f)静态工作电流对讲机的静态工作电流,是指对讲机的接收电路,在无通话的待机状态下所消耗的电流量。由于一般对讲机都采用电流供电,所以静态电流越小,对讲机的待机时间越长。静态工作电流的高低,用电流值来表示,单位为 mA。g)高频输出功率高频输出功率也称为载波输出功率,它是指发射机将高频载波送往发射天线上的高频发射功率,是对讲机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发射机输出功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对讲机通信距离的远近。高频输出功率的大小,一般用功率(W)来表示,输出功率的测量一般要用专业的高频功率计来测量。h)发射机工作效率发射机工作效率是指发射电路将电路所消耗的电流直流功率,转换为高频发射功率的效率

9、,或者称电路实际消耗功率和发射有用功率之比。发射机工作效率的高低,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即电源消耗功率比高频输出功率。它们的比值越小,表示能源转换效率越高。i)音频输出功率音频输出功率是指,对讲机解调信号输出的最大失真功率值。一般测量音频输出功率时,均以喇叭两端所获得的 1kHz 正弦波电压为准。当所有测量的音频信号波形没有明显的失真时,进行测量。测量的方法和一般交流功率测量的一样。2 FM 接收机电路原理与分析输入选频网络输入选频网络是对讲机天线至接收电路(高频放大器输入端)之间的信号耦合网络,它主要负责完成对外界信号的选频,对强信号进行限幅处理,由于天线和第一级高频放大器之间存在较大的阻抗差

10、异,所以输入选频网络还要负责完成阻抗变换任务。图 3-1 是输入滤波网络的电路原理。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外界的信号通过75 拉杆天线进入电路后,首先通过由 C1、L1、C2、L2、C3 组成的带通滤波器网络进行滤波处理后,才送至由 B1、C28 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进行选频。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点选择在接收信号中心频率上,对以外的信号进行衰减。采用抽头分压部分耦合接入方式,主要是为了使天线与电路阻抗匹配,满足天线输入网络输出阻抗低和输入阻抗高之间的阻抗变换。4图 3-1 输入滤波网络电路为了防止由于发射电路工作时,天线上所产生的高频电压(约 20 以上) ,击穿场效应管的的栅极,所以电路中加入了由二

11、极管、组成的电压限幅电路,利用二极管正向压降较低(0.7V)的特性,将输入电压限幅在 0.7V 以下,以保证高放管的安全工作。高频选频放大器一部无线电接收机要想使其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和较高的选择性,高频放大器的电气性能优劣至关重要。高放级小信号交流电压增益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接收机的灵敏度,而高放级的选频性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接收机的选择性和镜象抑制等性能指标参数的好坏。本电路中承担高频放大任务的放大管选用的是高频双栅场效应管(3SK122) ,由于该管具有双栅输入功能,可以将信号和直流偏置分别加至两个栅极,相互之间互不影响。有效的减少了电源噪声对放大电路的影响,保证了高频放大电路的地噪声系数

12、。图 3-2 是低噪声高放电路的原理,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了提高放大器交流增益,电路采用共源极放大方式设计。在漏极回路中串入了由 B2,C32 组成的并联谐振选频回路,使电路的信号选择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5图 3-2 高频放大器原理本级放大器能够产生约 10-20dB 的电压增益,有效地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混频电路与本振电路这一部分电路的主要的任务是,将前级高放送来的高频信号进行频率变换,使高频信号变幻成为一个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混频后的中频信号与原来的调制方式、调制内容、信号频谱等均保持不变。由于经过混频后的中频信号,中心频率相对较低,频带较窄,可以很方便地采用通用型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目前

13、常用的通用滤波器件多为固定频率式陶瓷滤波器,这种滤波器体积小、工作稳定、滤波效果好。目前已被各电气生产厂家广泛采用。本机中频滤波器就是采用 10.7MHz、455kHz 两种陶瓷滤波器,其中 10.7MHz 为三端型、455kHz 为五端型,由它们完成对一中频、二中频的选频滤波任务。图 3-3 是混频电路的电路原理图,从图 3-3 中可以看出,要对高频信号进行频率变换(混频) ,必须由本振电路、混频器、选频电路这三部分共同组合才能完成混频任务。6图 3-3 混频电路电路原理图以前当高频场效应管工艺不太成熟时,混频级中的混频管大多由高频小功率三极管承担,由于三极管工作时存在着工作噪声,所以如何减

14、少经三极管混频后所产生的噪声,一直是困扰技术人员的难题。随着场效应管高频工艺水平的进步和完善,场效应管已被大量用于高频电路,由于场效应管具有动态范围宽、噪声系数小、输入阻抗高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混频电路中较理想的非线性混频器件。本次对讲机电路中的混频管,就是采用高频双栅场效应管 3SK122 担任混频管的。由于 3SK122 具有双栅输入功能,信号输入和本振输入互不干扰,所以使混频电路的各项指标参数能得到较大的提高。从图 3-3 中可以看出,高频信号经过直接送至混频管的栅极,而本振信号则直接注入栅极,从混频的注入方式来看,相当于三极管混频器的共基极注入混频电路形式。此种方式的优点是,所需本振幅度

15、小,混频增益高。本地振荡电路采用晶体三倍频振荡器,振荡管由承担,电容 C40、C41 和晶体JT2 组成谐振网络,其中 C40、C41 为分压电容,调制它们的比值,可以改变振荡器的电压反馈系数。振荡器的基准频率由晶体决定。在振荡管的集电极回路中,串有并联谐振选频回路,它负责将振荡器的三次谐波从电路中选出,完成对输入信号三倍输出。调整时,应使谐振回路的固有谐振点略低于三倍频,对三倍频等效为纯阻性。但对基频信号频率振荡回路,并联谐振回路则呈现为容性,由于等效容抗很小,可以看成为交流短路,所以不会破坏振荡器的工作条件,能够使振荡器正常工作。为了使晶体准确地振荡在其标定频率点上,振荡回路中有一个和晶体

16、相串联的微调电容,微调该电容可以微调振荡器谐振频率。图 3-4 是本振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振荡器工作时,实际7上交流可等效为一个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图 3-4 晶体倍频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经混频后得到的 10.7MHz 中频信号由并联谐振回路选出,经次级线圈送至 JT4陶瓷滤波器再进行 10.7MHz 选频处理。JT4 是一个 10.7MHz 的带通陶瓷滤波器,它的电气特性近似于晶体,但品质因数 Q 值要比晶体低一些,陶瓷滤波器常常被用在固定频率滤波电路中,也可以用于稳定度要求不高的振荡电路中。由于陶瓷滤波器具有免调试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人们在市面上常见的

17、陶瓷滤波器产品有二端型、三端型及五端型。其中二端型陶瓷滤波器多用于振荡电路,而三端、五端陶瓷滤波器常用于滤波电路。3.4 二混频、限幅中放、鉴频电路在外差式调频接收机电路中,混频、中放、鉴频等电路是必不可少的单元电路,完成这些电路需用原件多、电路复杂、电路调整很不方便,但选用集成电路就简化了很多调整过程。近年来,各集成电路生产厂家纷纷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制通信领域的集成电路。在高频集成电路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摩托罗拉公司的 MC33XX、MC28XX 系列高频通信集成电路。本实验中,接收机电路中所采用的集成电路就是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调频接收电路 MC3361。该电路中包括有混频、本振、限幅中放

18、、鉴频器及静噪电路等功能单元,只需外接较少元件,就可以组成一部性能优良的窄带调频接收机。MC3361 电路具有外接元件少、接收灵敏度高、静态功耗少、工作电压宽等特点,深受各通信设备生产厂家的欢迎。1990 年化中期生产的 FM 接收机,大多采用此芯片,虽然以后摩托罗拉公司又开发了一系列接收芯片电路,但均是在 MC3361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功能而设计的,所以 MC3361 是具有代表性的 FM 接收电路。8MC3361 产品出厂时有两种封装形式,一种是在这次试验中用的双列直插式封装,另一种是小型贴片式封装,两种电路的性能指标完全一致。MC3361 集成电路主要电气技术指标如下:工作电源电压范围

19、:28V;静态工作电流:3.6mA(=4V) ;中放限幅灵敏度:2uV;中放电压增益:60dB(455kHz) ;极限工作频率:60MHz它的电路特点如下:从图 3-5 的内部功能框图中可以看出,该电路内几乎包含了 FM 接收电路所需的所有单元电路(高放电路除外) 。图 3-5 MC3361 内部框图与管脚名称但是由于集成电路的工艺、成本、体积的限制,有些元件暂时还无法集成入电路内,例如,电感元件、大容量电容、较高或较低阻值的电阻、谐振晶体、声表器件等元件,这些元件目前只能外接使用。尽管非线性集成电路在应用时还必须外接部分元件才能完成电路所要求的功能,但和全分立元件组成的电路相比,无论从体积、

20、功能、电压范围、接收灵敏度、电气性能一致性等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技术进步。目前,高频电路集成化,已是大势所趋。随着今后集成电路技术、材料、工艺的进步,将不断会有频率更高,功能更全,集成规模更大的高频电路问世。目前已9有工作频率在 24GHz 的高频电路问世。图 3-6 是采用 MC3361 组成的二混频、中放电路、鉴频电路原理。从图中可以看出,接收机所需要的大部分电路均采用由集成电路替代,但是大容量电容、电感线圈、石英晶体等元件是 PN 结无法合成的,只能作为外接元件来处理。图 3-6 二混频、中放、鉴频、静噪电路3.5 静噪电路 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到 MC3361 的第 9 脚至第 13 脚

21、,是内部静噪处理电路的外接引脚,这一部分的外接电路比较复杂,所用元件也比较多,这是因为一般的对讲机必须要有静噪处理电路,而静噪电路的类型较多,所以集成电路仅在内部预置了两级运算放大器电路,应用时可根据电路的不同要求自行外接元件。在本设计中,是用 MC3361 芯片内部的二级运算放大器组成了一个高通(音频高端)有源滤波器和直流电压比较器。它的主要任务是将高于音频范围(6KHz 以上)的白噪声信号选出,同时进行交流电压放大,并将经过放大后的噪声电压进行倍压检波、滤波处理。经过以上处理后就会得到一个正比于噪声信号的直流电压,然后再用此直流电压去控制音频放大器电源的通断,从而保证当接收机没有收到呼叫信

22、号是能保持静音,同时由于音频放大级电源断开,也较好地实现了节省电能的要求。图 3-7 是展开后的静噪控制全部电路,其中 913 是指 MC3361 的管脚。10图 3-7 MC3361 静噪电路原理从图 3-7 可以看出,当接收机没有收到载波信号时,MC3361 鉴频后的音频噪声电压信号从第 9 脚输出,通过出 C59、R58、C57、R 组成的 L 型滤波器滤波后分别由两路输出,一路经 C55、R39 送至音量电位器,另一路径送至静噪调整电位器。由于送至的信号中含有噪声信号的高频分量,所以将这些噪声送至由组成的带通放大器进行电压放大,使放大后的噪声电压具有一定幅值,再经检波后得到一个直流电压

23、值,再将此电压送至后级由 T2 组成的电压比较器进行电压比较。一旦反相输入电压高于同相端的电压值(2.5V) ,比较器的输出端电平就会出现翻转,由“1”变为“0” ,去控制三极管和由导通变为截止,切断音频电路电源,从而完成从信号采样、噪声滤波、噪声放大、检波、电压比较及电源控制的全过程。高通有源滤波器幅频特性如图 3-8 所示。本设计中式采用断开音频功放级的电源来实现静噪的。实现控制静噪的方法和电路形式很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电路形式来完成静噪任务的要求。11图 3-8 高通有源滤波器幅频特性3.6 音频功放电路前面我们已经全面地了解了接收机电路从射频信号的接收,到音频信号解调的全过程。

24、但是以上所有信号的传输和处理,都是以电压信号的处理方式进行的要想得到人们能够识别的声讯信号,还必须将信号进行电压转换。由于从鉴频器得到的信号,电压幅度小、信号微弱不能直接推动扬声器发声,所以必须对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人们的听觉要求。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早已不再使用音频变压器等元件组成老式的甲类、乙类音频功放电路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音频功放集成电路。针对不同用途人们可以选用不同功率(0.1100W)的音频功放电路和模块,这种音频功放集成电路目前市场上均可以买到。本电路就是采用小功率、低电压音频功放电路 LM386,该电路具有静态功耗低、宽供电电压、宽频带、体积小等特点,是目前应

25、用量最大的小功率音频功放电路。它的主要指标参数如下,工作电源电压:312V;静态工作电流:3mA(=4V) ;最大输出功率:660mW;交流电压增益:20200 倍;信号失真度:0.2图 3-9 是 LM386 的管脚排列与功能图。12图 3-9 LM386 管脚名称LM386 的交流电压增益是可以用外接元件调整的,管脚 1,8 之间,为调整脚。只需在 1,8 脚之间串接一个 10uF 的电容和一个 2.2K 的电位器,就可以控制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在 2646dB 之间变化,如果对增益要求不高,也可以讲 1.8 脚悬空不接,这时放大器为最大放大值,约为 26dB。LM386 音频功放应用电路见图

26、 3-10.(a)LM386 标准应用图13(b)LM386 本机应用图图 3-10 LM386 音频功放应用电路电路的 4,6 脚是电源共给脚,4 脚接地,6 脚是供电源,电压不得高于+12V,否则会造成集成电路破坏。2,3 脚是音频信号输入端,既可以选同相输入,也可以选反相输入,使用时只需要将不用的输入端接地即可。5 脚是功率输出端,使用时必须串接一个隔着电容再连接喇叭,串联电容一般选择 47470uF,电容越大,低音效果越好。喇叭的阻抗可选择 432 欧姆的小型扬声器,应当特别指出,必须严防喇叭出现短路,否则会因为功耗烧坏电路。7 脚位高频交流滤波端,可以根据需要选用 100pF-10u

27、F 的滤波电容。3.7 直流稳压电路稳压电路时为了防止电路在电池电压发生波动时,影响整机电路工作而附设的电路。对于集成电路来讲,由于其有较宽的电压适应范围,所以电压的波动对其影响不大,对分立元件而言,情况就不同了,例如,三极管,对电源电压的波动,就比较敏感,严重时,可能造成局部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本机的供电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所以必须分别对其进行稳压处理。图 3-11 是本机的直流稳压电路原理,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电路所能提供的功率不大,这是因为电路中要求必须稳压供电的电路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大多数电路对电压的稳定度要求并不高,可以不经过稳压电路而直接由电池供电。从图 3-11(b)中可以看出,稳

28、压二极管的反向电压,一旦达到稳压管的额定击穿电压值时,稳压管将会出现雪崩式导通效应,从而将电压钳位在额定电压值上。人们利用稳定二极管的电压钳位特性,只需加上一级电流放大调整三极管,就可任完成对电源的稳压要求。14(a)稳压电路(b)稳压管特性图 3-11 串联直流稳压电路与稳压管的伏安特性发射电路的稳压电源由及外围元件组成,接收电路的稳压电源由及外围元件组成。它们的稳压输出值由稳压管的额定电压值和调整管的管压降决定。稳压电路的稳压输出电压为=-0.7V。153 FM 调频发射电路话筒放大电路该部分电路的主要任务是将人们的讲话的声音经过声-电转换(将声波信号变为电压信号)将信号放大到调频电路所要

29、求的电压值,并能够和调频级良好地配合工作。话筒采用目前市面上较常见的驻极体电容话筒。这种话筒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频带响应宽等特点,目前被广泛用于录音机、对讲机、电话机等领域。需要指出的是驻极体话筒在应用时和炭精话筒有所不同,由于驻极体话筒内设有场效应管电路,所以驻极体话筒在应用时必须要外加直流馈电电压,应用连接见图 4-1 所示。图 4-1 是驻极体电容式话筒的应用电路和内部电路。本机采用的话筒放大电路属于阻容耦合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电路中采用负反馈,可以有效地提高放大器的带宽响应,并且对输入的强信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为了有效的提高电压增益,本机采用了两级放大器,级间采用阻容耦合。电阻是

30、驻极体话筒内部漏极的负载电阻,改变该电阻阻值,将会影响话筒输出信号幅值,一般可以在 27k 之间选用合适的阻值接入。图 4-2 是本机话筒放大电路的原理。(a)内部电路 (b)应用电路图 4-1 驻极体电容话筒电路结构16图 4-2 话筒放大电路4.2 晶体调频振荡兼三倍频电路晶体调频振荡倍频电路的主要任务是,为发射机提供基准频率信号源,并且完成话音信号对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调制。该部分电路和电容三点式正弦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讲三点式振荡器的选频网络 LC 选频变成了晶体选频网络。由于石英晶体在谐振回路中具有比 LC 回路高得多的品质因数(Q 值) ,所以用石英晶体组成的振荡

31、器,其频率稳定度远远高于其他振荡电路。一般对频率稳定度要求较高的电路,例如,无线电话机、对讲机、卫星接收机等,均采用石英晶体振荡作为稳频器件。在一般应用中应注意,石英晶体振子分为基音晶体和泛音晶体两种类型的产品。基音晶体的谐振频率是以石英晶体固有的谐振频率为标准而标注的频率值。用这类晶体制作的振荡器所产生的频率,应该和标注的频率安全一致。一般基音晶体的频率范围在 130MHz 之间。而泛音晶体的工作频率,根据所选谐波次数不同而差异较大。一般泛音晶体的频率均选在晶体基音频率的三次或者五次以下,谐波选得太高,会造成晶振电路起振困难。目前已有工作频率在 200MHz 以上的泛音晶体。一般通信电路,由

32、于工作频率较高,所以大多选用泛音晶体。但由于泛音晶体频带窄,不易进行调制,而基音晶体具有一定的通频带,比较容易进行调频处理。因而需要进行调频处理的振荡器,一般均选用基音晶体作为主振调频级元件。泛音晶体大多用于接收机本振电路。发射机由于需要进行频率调制,为了获得较大的频偏,所以一般均采用基音晶体。图 4-3 是本次发射机中晶体调频振荡电路。从图中可以看出,石英晶体与电容17组成一个并联谐振网络,晶体在回路中等效为一个高 Q 值电感,从电路的形式结构来看,该振荡器是一个标准的改进三点式振荡电路。图 4-3 晶体调频振荡电路为了满足调制要求,人们在晶体回路中串入了由变容二极管组成的调频电路。改变变容

33、管的容量,就可以微调振荡电路器的中心谐振频率。由于变容二极管是依靠反向电压来控制其结电容量变化的。所以只要改变控制电压,就可以达到改变电容量的目的,从而实现对振荡器 调制的要求。振荡器的三倍频选出是由 C9、C12 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来完成的。当振荡器工作时,由于它们的谐振点略低于三倍频,对晶体振荡器来讲,该并联谐振回路呈现为容性,不会对振荡电路造成影响。但对于三次谐波来讲,该并联谐振回路应呈现为纯阻性,并和三次谐波产生谐振,使并联谐振回路两端的三次谐波电压值达到最大,此电压经电容送往下一级放大器进行电压放大,从而完成了电路的振荡、调频、倍频的全过程。4.3 高频谐振放大器与高频激励放大器前面

34、已经了解了话筒放大器与调频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通过以上两部分电路的处理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高频信号的产生和对高频载波信号的调制功能。它所产生的信号,已经具备了 FM 小信号发射机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但因为电路所产生的载波信号很弱,功率仅有几毫瓦,有效传输距离仅几米,要想使对讲机在较远的距离之间进行可靠的通信,就必须对载波进行进一步的功率放大,使发射机的天线辐射功率达到 12W。图 4-4 是高放级与激励级的电路原理,从图中可以看出,高频放大级实际上是18一个典型的甲类高频谐振电压放大电路。而激励级则是一个典型的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由于两级放大器的输入电压幅度不同,所以电路选用两种不同的工作类

35、型。高放级由于前级晶振电路送来的电压幅度较小,采用甲类工作方式较为有利。图 4-4 高频放大级与激励级放大级电路信号经过高频谐振放大级后,信号电压已经具有较大的幅值。可以使激励放大级工作在丙类状态,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路的工作频率。偏置电阻是专门为激励管提供基极直流偏置而设置的。为了保证能为基极提供足够大的电流,一般的阻值选择都较小,否则会影响激励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了提高放大器的输出负载能力,并且不影响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 Q 值,一般输出耦合电路均需要采用部分接入方式。本机的高放级和激励级的输出耦合电路,就是采用电容分压方式和下一级电路相耦合的。高频谐振放大级工作在甲类状态,可以有效地提高放

36、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激励放大级则工作在丙类状态,由于放大器在丙类工作状态时,电压导通角较小,而且当无输入信号时,电流为零。当输入信号达到一定幅值时,放大器具有较大的功率增益输出,所以该级放大电路具有工作频率高、输出功率大的优点。电路中 C20、C23 由和组成了一级简单的稳压电路,它的作用主要是为发射电路中部分需要稳压供电的电路提供电源。例如,话筒放大电路、晶体振荡电路、甲类高放电路等。而其他队电源电压要求不高的电路,例如,丙类放大电路,则可以不经过稳压而直接供电。4.4 末级谐振功率放大器与输出滤波网络末级谐振功率放大器与输出滤波网络的主要任务是,将激励级送来的高频信号19进行功率放大,以保证

37、其具有足够强的高频信号送到拉杆天线并向外发射。由于高频信号中不仅有主频信号,同时还含有的 2N 次的高次谐波分量,而这些谐波信号一旦随主波信号一同发射出去,将会造成对别的接收设备的严重干扰。因此,在信号送至天线之前,必须先对谐波信号进行滤除处理。低通滤波电路,也是末级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用的滤波电路形式有串联滤波、并联滤波、L 型和 JI 型滤波器几种电路形式。由于功放级输出阻抗较高,必须要经过阻抗变换后才能和 75 拉杆天线进行匹配。所以低通滤波电路还兼有阻抗匹配的功能。图 4-5 是末级功率放大器和滤波网络的电路。图 4-5 末级功率放大器与输出滤波电路从图中可以看出,末级功放管的基

38、极下偏置电阻阻值仅 51,由于从激励级送来的高频激励信号幅度、功率已经足够大,故完全可以使末级功放管可靠地工作在开关状态下。本机工作在丙类状态下的放大器有两级,即激励管、末级功放管。为了保证末级功放管有较强的高频输出功率,除了选用放大倍数较高的高频功率管外,还应该保证末级功放管有足够大的工作电流,为此设计时特意将基极电阻选择得较小,以保证有末级功放管基极有足够大的激励电流。本机在调试时,可以用示波器在上观测激励信号电压的幅度,正常时测到的高频载波幅度,应该不小于 810 值,才可以保证末级功放管能有效地工作在开关状态下。在功放管的集电极回路里,串接有由 L4、C5 组成并联谐振回路,微调回路使

39、其能准确地谐振在发射信号的主频上,而对主频以外的各次谐波分量,能起到较好的滤除作用。但由于由 LC 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一般 Q 值都比较低,要靠它将高次谐波滤除干净又一定得困难。所以在信号的贿赂中,又串入了一级由 L3、C4 组成的串联选频回路,以便能跟好地达到滤除谐波分量的目的。20本机使用的发射天线为标准的拉杆天线,交流等效阻抗为 75,这种天线虽然工作效率不是太高,但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已被对讲机、无线电话机等便携式通信设备广泛采用。为了进一步缩短天线的长度,便于携带,设计中常用天线加感的方法来缩短天线的有效长度。通过加感,既能保证其与电路的阻抗匹配,又能缩短天线的

40、实际尺寸。加感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分为天线的根部加感、中部加感、顶部加感。这里需要着重指出,天线与电路之间是否匹配,对发射机来讲十分重要,如果天线能和发射电路进行良好的匹配,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发射效率。反之,如果它们之间出现匹配不良,将会使发射机效率大打折扣,电路失配时,会把大部分发射功率反射回电路,失配严重时还会造成发射管烧毁的可能性。相对接收机电路来讲,对天线的匹配要求比较宽松一些,但是如果出现天线和输入回路不匹配时,也会造成信号插入损失过大的问题,从而使接收电路的接收灵敏度大大降低,所以天线匹配网络是对讲机电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试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5 对讲机电路的调试与测量对

41、讲机电路和别的其他电路系统一样,必须通过正确的调试后才能正常工作。当对讲机电路焊接安装完毕后,也必须经过严格的电路参数调整,才能得到所要求的设计指标。调试的目的是,要使各单元的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电路效能,提高整机的系统电气性能指标参数。5.1 接收机电路的调试5.1.1 输入回路高频放大级的调试接收电路中的高放级是决定整机接收灵敏度与选择性的关键电路,所以调试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地提高这一级电路的高频电压增益,提高灵敏度。准确地调整 LC选频回路,使以外的干扰频率尽可能地被衰减,以保证接收电路有较高的信号选择性。调试时的测试点如图 5-1 所示。21图 5-1 高放级调整、检测

42、点高放电路的调试仪器,可采用扫频仪既有信号输出端,可为高放级提供载波输入信号,又有信号输入端(检波头) ,可将经高放级放大后的信号,送至扫频仪观察高放级的真实幅频特性。用扫频仪可以直接观察到放大器的增益量和工作频带宽度,比使用其他仪器更为直观方便。也可以使用高频信号源和示波器配合,来调整高放电路,只是使用起来略感不方便。由于该部分电路工作在高频段,所以调整磁芯时需要使用无感旋具,以避免引金属感应而造成的调整误差。调整各点时,值需要用示波器或扫频仪在高放级输出端观察到的中心频率波形幅值最大、带宽适中、带外衰减量最大,即可认为电路已经调整至最佳点,本级高放电路应具有 1420dB 的电压增益。5.

43、1.2 一本振与一混频电路的调整混频电路的作用是将前级送来的高频信号,经过频率变换后,使其变换成为一个频率较低但信号内容不变、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本机是采用两次混频式外差式电路。第一中频的中心频率是 10.7MHz,第二个中频是 455kHz。经第一混频后,将信号变为 10.7MHz 的一中频信号。一中频信号还必须进行地二混频电路,将一中频信号再次进行混频处理,将信号频率降低为 455kHz 的二中频信号,由于集成电路 MC3361 中的中放电路、鉴频电路,只针对二中频信号(455kHz)进行处理,而不会对其他频率的信号反应。所以混频电路工作不正常时,将会导致整个接收电路不能工作。由此,可以看

44、出混频电路在接收机中的重要性。图 5-2 是混频电路的调整示意图。22图 5-2 混频电路调试示意图混频电路主要由两部分电路组成,即本机振荡电路和三极管混频电路。其中本振电路的调整和三点式振荡器的调整相同。由于振荡器采用的是晶振稳频,所以频率不能变动,但是通过微调的容量,还是可以微量地改变振荡频率,变化约为23kHz。混频管采用的是双栅场效应高频管,所以输入的高频信号与本振信号互不干扰,如果两路输入信号均在要求的参数范围内,那么在中周变压器的次级回路里,就应该感应到 10.7MHz 的一中频电压波形。调整中周变压器的磁芯,可以使输出的一中频波形幅值达到最大值。这是就可以认为,一混频电路的谐振点

45、已经完成了基本调谐。要想更进一步地调谐准确,应将示波器接至二中频输出端(MC3361 第五脚) 。重复调整直至波形幅度最大时为止。本振信号的注入强度,直接影响到混频电路的变频效率,所以注入到混品管的本振信号要幅度适中。一般情况下本振注入到混频管的幅度应在 200-400m 值之间为宜。调整时可根据中频的输出波形情况,改变阻尼电阻的阻值,以保证中频信号幅度值最大。调整时高频信号源的输出应选择为输出幅度 15mV、载波(无调制)状态为宜。5.1.3 二混频、中放、鉴频电路的调整二混频、中放、鉴频电路的大部分功能均由集成电路 MC3361 来完成,外围可调整的器件很少,其中鉴频线圈磁芯是需要调谐的调

46、整点之一。二混频电路能否正常工作,主要看二本振是否起振和有无一中频信号输入。一般情况下,只要焊接无误,元件正常,无需调整,电路就能正常工作。二中频的中心频率点是 455kHz,它是由一中频的 10.7MHz 信号和二本振主频10.24MHz 两个信号所产生的差频信号,也称为二中频信号。该信号经过三端陶瓷滤23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后,送至 MC3361 内部的中放电路进行限幅电压放大,该中放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6570dB,放大后的信号经鉴频器解调后,还原出音频信号,从MC3361 第 9 脚输出。图 5-3 是中放电路调整点示意。图 5-3 二混频、中频、鉴频调整点示意这一部分电路的主要调整点式鉴频

47、器的正交鉴频线圈的谐振点。当用高频信号源,将调制频率为 1kHz 频偏量 5%的 FM 高频信号(15MV)输入到接收机的天线输入端时,用示波器可以在 MC3361 的 9 脚检测到解调后的 1kHz 音频信号波形。可以反复调整磁芯,使 9 脚音频波形幅度最大,且没有明显的失真现象。如出现正弦波失真现象,应适当减小输入高频信号的幅度。调整中,应不断地根据 9 脚输出音频信号的强度,减少输入高频信号的电压幅度,直至输出的音频信号中出现明显的噪声电压为止。此时的高频信号输出电压值,就是接收机的限噪接收灵敏度值。5.1.4 静噪电路、音频功效电路的调整静噪电路是对讲机电路的特有电路,它的主要任务是当

48、接收机处在待机(没有被呼叫)状态时,切断音频电路,使接收机保持待机状态,避免噪声。当接收机电路工作时,它会将空间中处于在主频内的微弱的白噪声干扰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最后在接收机的鉴频输出端 9 脚输出。当有信号呼叫时,由于呼叫发射机的载波信号较强,抑制了噪声信号,经过放大鉴频后在输出端 9 脚输出的是解调后的纯音频信号。由于静噪电路是在无信号状态下才开始工作地,所以调整噪声控制阀值时,应在输入载波信号为 0V 时进行调整。当调整静噪控制电位器时,观察低放电源开关管管的通断。当出现关断时,这24时的位置就是静噪临界点,这样既可以兼顾到接收灵敏度,又能保证静噪电路正常工作。静噪电路一般情况下只要元件

49、焊接无误,都能正常工作。如果出现调整电位器全程仍无法关断低放电源的情况,就应该检查元件是否有错焊接或者损坏。当对讲机正常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噪声调整静噪电位器,使静噪电路保持在临界状态,以保证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当静噪电路工作在过触发状态时,会导致接收灵敏度明显降低,消耗电路调整点示意如图 5-4 所示。图 5-4 消噪电路调整点示意音频功放电路主要由集成电路 LM386 组成,音量电位器负责控制喇叭音量。由于音频低放电路 LM386 外接元件极少,基本上没有可调整的地方,所以正常情况下,只要元件焊接无误,通电后即可正常工作。由于音频低放级的电源,受开关管控制,所以在静噪电路触发工作时,低放电路由于电源关断而不会发声。要验证低放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必须在静噪电路不工作时进行。简单的方法是调整静噪控制电位器,使静噪电路失效,如果能听到喇叭里有明显的噪声,即可认为低放电路基本上工作正常,然后再用音频信号源进行功能测试,直至达到要求为止。本放大电路输出的音频功率不小于 50mW。5.2 发射机电路的调试发射机电路的调整主要应完成以下三个任务。a)使晶体振荡级在无调制信号的情况下,能够长期、稳定的工作在要求的主频点上。当有调制信号时,根据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使主频产生相应的频偏。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