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冲破迷雾,勇攀高峰-Do 循环语句一、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选修 1) 算法与程序设计 第 2 章第 4 节第 2 小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 Do 循环语句的格式与使用,能用 Do 循环语句进行简单的运算。二、 学生分析通过前面第 1 小节“For 循环语句”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循环语句的运算流程和思想。For循环语句适合于明确重复次数的循环,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许多难以预先确定重复次数的循环。因此,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从明确重复次数的循环到非确定重复次数循环的过渡。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 Do 循环的格式和执行流程;(2 )能运用 D
2、o 循环进行简单的计算。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例题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逻辑计算思维,激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斗志(2 )通过东莞第一峰和世界第一峰的例子,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怀。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 Do 循环的格式和执行流程;2、教学难点:循环终止条件的设置五、教学方法与策略情境导入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六、教学环境安装 VB 程序的网络电子教室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 引导学生回顾 For 循环语句的格式与特点 回顾、思考。 回顾知识,加深记忆与理解情境导入 1、拿出一张 A4
3、纸,请学生观察。2、提出问题:(1 )你知道这张纸的厚度是多少毫米吗?(0.1 毫米)(2 )东莞第一峰是哪里吗?它的高度是多少米?(银瓶嘴,898 米)(3 )假设这张纸的长度足够长,把它进行对观察,思考,回答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对比 A4 纸与东莞第一峰的巨大落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导入课题。折。每对折一次厚度增加 1 倍,请问对折多少次后,纸的厚度超过东莞第一峰的高度?(4 )怎样编写一个程序,解决第(3 )个问题?因为对折的次数不知道,所以不能用前面学习过的 For 循环语句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许多难以预先确定重复次数的循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适合
4、于不能预知重复次数的循环语句-Do 循环语句。学习新知 1、 Do 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Do循环体Loop Until 循环终止语句说明:(1 )循环体:需要重复执行的语句组合。可以是一条语句,也可以是多条语句;(2 )循环终止语句:结束循环的条件,是一个逻辑表达式。这是使用 Do 循环语句时,需要注意的一个关键点。2、 Do 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见课本 P54 图2-15“Do 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学习、思考 学习 Do 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和执行流程。分析问题 1、引导学生分析“情境导入 ”部分提出的第(3 )个问题:假设这张纸的长度足够长,把它进行对折。每对折一次厚度增加 1 倍,请问
5、对折多少次后,纸的厚度超过东莞第一峰的高度?对折次数 纸张总厚度1 0.2 毫米2 0.4 毫米3 0.8 毫米 N H898000 毫米说明:(1 ) N 表示对折次数,H 表示纸张的厚度;2、提出问题:(1 )要用 Do 循环语句编写程序,循环体的语句应该怎样编写?(2 )循环终止语句应该如何设置?Do_Loop Until _1、分析、思考、回答问题。2、填写空白。通过分析问题,采用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学习使用 Do 循环语句编写程序,加深对 Do 循环语句的认识。编程实现 1、巡视、指导、解决疑难。2、小结上机编程实现程序趁热打铁,讲练结合,让学生上机编程,体验 Do 循环语句的使用巩固练习 1、布置任务:“勇攀珠峰” 。2、请学生分享设计思路与心得。1、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上机实现。2、分享设计思路与心得通过练习巩固学习成果,借助勇攀珠峰这座神奇的世界第一峰,激发学生的斗志课堂小测 1、巡视、指导2、测试情况反馈完成测试 通过测试巩固学习成果课堂小结 通过对比 For 循环语句与 Do 循环语句的格式与特点,区分两种循环语句的使用场合认真听课 通过对比,加深理解,实现升华八、板书设计冲破迷雾,勇攀高峰-Do 循环语句1、 Do 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Do循环体Loop Until 循环终止语句2、 Do 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P54 图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