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肿瘤术后低血压相关因素1 心衰及心肌梗死2 胸内出血:胸腔引流量显著增加,每小时超过 100 ml。若经保守治疗 510 h,全身情况无改善胸腔引流液无减少趋势,应立即二次开胸手术止血。3凝血机制障碍出血:在围手术期前输注新鲜血,凝血酶原。4巨大肿瘤术后:,分别补充血容量和应用多巴胺4O mg+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往,根据患者的血压调节滴速,维持血压在9060 mm Hg以上。5硬膜外腔麻醉:采取快速补液、增加血容量等法不能缓解,需要药物纠正如应用麻黄素10 mg及多巴胺。冠心病围手术期处理(1)详细询问病史: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2)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明确手术禁忌证。稳定型心绞
2、痛患者手术风险不大,但日常生活可诱发心绞痛、平静心电图持续存在 ST 段下移和 T 波改变、并存高血压、心胸比值055、LVEF40%,有频繁室性早搏、二联律或多源性早搏等并存以上因素者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故应保心治疗 12 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衰均为择期手术禁忌证,尤其是 4 周内新发生的心绞痛以及发作频率增加或持续时间延长的急进型心绞痛者,围手术期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只有急诊手术才可施行。若患者术前曾有心梗病史,应注意把握手术时机,推迟至心梗 6 个月后施行,只有紧急手术才可在 3 个月内实施。(3)术前纠正严重贫血、电解质失衡,控制血压
3、和血糖,控制心率及心绞痛发作,原则上常规应用至术日晨。(4)术后心梗一般高发于术后 1 周内,故此期间仍应加强监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防止心肌供氧需氧失衡。通过留置镇痛泵消除疼痛,以避免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围手术期。高血压且术中血压剧升而应用降压药,因血压过低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因心肌缺血加重而应用硝酸甘油,出现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因病窦综合征和有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术前安心脏起搏器冠心病合并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1) 碳水化合物摄取限制在150-200 gd。术前 3d停口服降糖药,根据术前预测的肾糖阈情况,当尿糖+ +皮内注射RI4 U,手术当天早晨测定血糖,作术中、术后应用胰
4、岛素的参考,若空腹血糖112 mmolL可能影响术后切口的愈合,为择期手术相对禁忌。对于急症手我们对血糖68111 mmolL,尿糖+者,术中不输糖水,不用胰岛素。2) 患者由于术前1日晚饮食量减少及次日晨禁食,手术中只给与生理盐水及平衡液的输入,加之手术造成的应急状态又可使血糖升高等因素,破坏了体内的水、电解质及糖、蛋白质、脂肪的平衡。3) 术后由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处于禁食状态,手术后糖代谢紊乱是明显存在的,所以术后血糖的监测非常重要。术后按胰:糖=1:45输液;血糖11120 mmolL,尿糖+者,除术中不输含糖液外,还另用输液器以胰岛素1220 U 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对血
5、糖20mmolL,尿糖+或并酮症者,术前先输胰岛素2040 U,术中另以2040 U胰岛素维持输液。并均行血、尿糖监测,根据血、尿糖变化调整输液中胰岛素量。4) 术后再据血糖变化,以胰岛素:糖=1:2-4输液。当血糖降至13 mmolL时,应立即停止输入胰岛素,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可静脉输入10的葡萄糖。根据病人术中的液体出入平衡情况,术后每小时尿量及中心静脉压等决定补充液体、胶体或加强利尿。5)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由于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同时,也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所以尤其要注意钾的监测及补充,防止低血钾的发生。同时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扩血管药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广谱抗生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