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基”综合考试题(10 月)姓名: 得分: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关于固有免疫应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免疫记忆 B.具有高度特异性 C.具有高度多样性 D.在 96 小时内启动 E.有 T 细胞参与2、人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 )A.胸腺和淋巴结 B.骨髓和粘膜免疫系统 C.淋巴结和脾脏 D.胸腺和骨髓 E脾脏和胸腺3、有关抗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C.可中和已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由细菌内毒素刺激机体产生 E.为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4、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和真核细胞微生物的不同主要是 ( )A 单细胞 B 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 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D 有细胞壁 E 对抗微生物药物敏感 5、肉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以 ( )A.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B.消化系统症状为主 C.泌尿系统症状为主D.运动系统症状为主 E.呼吸系统症状为主6、黄曲霉毒素与哪项有关 ( )A.致病性真菌感染 B.条件性真菌感染 C.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 D.真菌性中毒 E.引起肿瘤7、紫外线杀菌机制是 ( )A.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 B.菌体蛋白变性凝固 C.破坏 DNA 构型D.响细胞膜通透性 E.闭膜蛋白通道8、引起 DIC 的是 ( )A.扩散因子 B.荚膜 C.外毒素
3、 D.内毒素 E.芽孢9、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嗜酸性小体会出现: ( )A 凝固性坏死 B 干酪样坏死 C 液化性坏死 D 湿性坏疽 E 细胞凋亡10、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是: (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D 巨噬细胞 E 异物巨细胞11、结核病时发生: ( )A 凝固性坏死 B 干酷样坏死 C 液化性坏死 D 湿性坏疽 E 脂肪坏死12、再生能力最弱的细胞是: ( )A 肾小管上皮细胞 B 骨细胞 C 心肌细胞 D 汗腺细胞 E 内分泌细胞213、肉芽组织中抗感染的主要成分是: ( )A 炎细胞 B 成纤维细胞 C 毛细血管 D 细胞外基质 E 肌成纤维细胞1
4、4、胰腺坏死为: ( )A 液化性坏死 B 凝固性坏死 C 干酪样坏死 D 干性坏疽 E 气性坏疽15、缺氧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易发生: ( )A 玻璃样变性 B 水样变性 C 脂肪变性 D 纤维蛋白样坏死 E 毛玻璃样变性16、病毒性肺炎时的特征性病变是: ( )A 纤维素性肺炎 B 化脓性肺炎 C 出血性肺炎 D 肺纤维化 E 间质性肺炎17、细菌性痢疾: ( )A 烧瓶口状溃疡 B 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浅溃疡 C 环状溃疡D 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E 火山口状溃疡18、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 )A.慢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扩张 C.肺结核 D.硅肺 E.支气管哮喘19.巨噬细胞、纤维母
5、细胞和淋巴细胞最常见于: ( )A.急性炎症 B.肉芽组织 C.伤口愈合处 D.慢性炎症 E.化脓性炎症20.体液中以分子状态存在的物质是: ( )A.磷酸盐 B.碳酸盐 C.低分子有机物 D.蛋白质 E.以上都不是21.高钾血症时心电图最特征的改变是: ( )A.P 波电压降低 B.P-R 间期延长 C.R 波电压降低 D.QRS 波时间延长 E.T 波高而尖22.机体对 CO2 的主要调节作用体系是: ( )A.血液缓冲体系 B.肺的呼吸功能 C.肾的酸碱平衡调节D.组织细胞酸碱平衡调节 E.以上调节均无作用2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应警惕哪种电解质紊乱的出现: ( )A.高钾血症 B.低钾
6、血症 C.高钠血症 D.低钠血症 E.高镁血症24.属于细胞源性炎症介质的是: ( )A.纤维蛋白肽 B.前列腺素 C.激肽 D.补体 E.组胺25.决定心输出量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前负荷 B.后负荷 C.心率 D.心肌的收缩性 E.以上均是26.白细胞致热源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 (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27.对酸碱平衡调节强而持久的体系是: ( )A.血液缓冲体系调节 B.肺的呼吸功能调节 C.肾的酸碱平衡调节D.组织细胞酸碱平衡调节 E.以上均为短时快速调节328、磺酰脲类降糖药主要机制是( )A.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肠道
7、对葡萄糖的吸收 B.减少肝组织对胰岛素降解C.刺激胰岛 B 细胞释放胰岛素 D.提高胰岛中胰岛素的合成29、抗菌药物的含义是( )A.对病原菌有杀灭作用的药物 B.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C.对病原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 D.能用于预防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度30、药物滥用是指 ( )A.医师用药不当 B.未掌握用药适应症 C.大量长期使用某种药物 D.无病情根据的长期自我用药31、下列对二重感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时易产生二重感染 B.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及幼儿 C.易致真菌病或伪膜性肠炎 D.用氨基苷类抗生素可控制二重感染32、呋塞米与下列哪种药联用能增强耳毒性( )A.氨
8、苄西林 B.氯霉素 C.四环素 D.链霉素33、喹诺酮类药的抗菌作用机制( )A.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C.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D.抑制细菌 DNA 回旋酶34、二级预防适用于: ( )A为感染患者吸痰的医护人员 B传染病院普通门急诊的医护人员 C进入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 D为感染患者气管插管的医护人员 E为感染患者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35、消毒液溅到皮肤时,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局部皮肤: ( )A10min B10min C15min D15min E8min36、医疗废物专用容器的颜色为: ( )A黄色 B红色 C黑色 D蓝色 E白色37、疑似传染病患者,
9、其产生的生活垃圾应使用: ( )A黑色垃圾袋 B双层黄色垃圾袋 C双层红色垃圾袋 D黄色锐器盒 E纸盒38、隔离患者使用的血压计袖带多长时间更换,清洗消毒一次: ( )A每天 B2 天 C3 天 D4 天 E每周39、负压吸引器的吸痰内胆达多少时,需更换: ( )A1/3 满 B2/3 满 C1/2 满 D.3/4 满 E4/5 满40、患者,王某,28 岁,因足底外伤,继而发热、惊厥、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该患者换下的敷料应 ( )A先清洗后消毒 B先灭菌后清洗 C先清洗后曝晒D先曝晒后清洗 E焚烧二、多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41、提高细菌性痢疾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应
10、做到: ( )A.取新鲜大便的脓血粘液部分立即送检 B.应用抗菌素二天内送检C.多次培养 D.每次送检大便量要多2、血清中发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可以说明是: ( )A.病人 B.曾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已治愈 C.病毒携带者 D.曾接受过乙型肝炎病毒疫苗预防注射3、慢性支气管炎可导致: ( )A.支气管扩张 B.支气管口腔狭窄 C.肺气肿 D.支气管哮喘4、有关甲状腺肿的原因正确的是: ( )A.碘缺乏 B.碘摄取过多 C.甲状腺素要求量增高 D.食物中含有抗甲状腺物质5.急性肾功能衰歇出血多尿期的机制有: ( )A.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 B.肾间质水肿消退、肾小管阻塞解除C.重吸收娜、水功
11、能仍低下 D.原尿渗透压增高6.长期梗阻性黄疸患者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 )A.脂溶性维生素 K 吸收障碍 B.血小板减少C.维生素 K 不足导致多种凝血因子合成不足 D.毛细血管脆性增加7、 受体阻滞剂的适应症为哪些?( )A、原发性高血压 B、心绞痛 C、窦性心动过速 D、哮喘8、苯二氮卓类的临床用途有( )A、抗焦虑 B、镇静催眠 C、中枢性肌肉松弛 D、抗惊厥、抗癫痫9、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 D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E不必特殊处理 10、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 ( )A.手感潮湿 B.与潮湿物接触或浸水 C.在有效期内D.包装松散 E.无菌包不慎掉地答案:单选:DDBBA ECDEC BCAAB ACDEE EBBED DCCCD DDDCC ABABE多选:1、AC 2、AC 3、ABCD 4、AC 5、ABC 6、ABCD 7、ABC 8、ABCD 9、ACD 10、A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