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道桥教研室2008 年 1 月出版说明道路勘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专业方向及交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该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涵盖了课程教学、课程设计、道路勘测实习等三大教学环节,也是这些专业学生的看家专业课。为了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该课程在教师的教学积累和沉淀下,完成本辅助教材和的编制。本教材包括五部分内容:课程学习指导、习题集、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勘测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专业英语词汇及短语表,可根据教学大纲和有关教学要求加以选择。习题集是在原“公路勘测设计 、 城市道路设计习题集”第五版的基础上新增了填空和选择题两种题型,
2、并增加了部分习题内容,其他四部分内容为首次校内出版。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道桥教研室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主编:张蕊编者:曲天培、王锐英、吴海燕、罗晓辉、戴冀峰、李之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道桥教研室2008 年 1 月一道路勘测设计习题集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1-33 现代交通运输由( ) 、 ( ) 、 ( )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1-34 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 ) 、 ( ) 、 ( ) 。1-35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3、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 ) 、 ( ) 、 ( ) 、 ( ) 、 ( )五个等级。1-36 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 )的交通量。1-37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 ) 、 ( )行驶并应( )出入的多车道公路。1-38 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年预测。1-39 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 )通车年。1-40 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 ) 、 ( )和( )三种。1-41 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 )的最关键
4、参数。1-4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 )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 )级。1-4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 )和(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 )级。1-44 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 ) 、 ( )和( )三种。二、选择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 。A 专供汽车行驶 B 专供小客车行驶 C 混合交通行驶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 日平均小
5、时交通量 C 最大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 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 。A 1000-4000 辆 B 3000-7500 辆 C 500015000 辆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6、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 )行车速度。 A 最小 B 最大 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三、名词解释(1)交通量 (2)年第 30 位小时交通量 (3)设计小时交通量 (4)通行能力(5)路线 (6)设计车速 (7)
6、经济时速 (8)平均技术车速(9)设计交通量 (10)通行能力 (11)城市道路红线 (12)设计通行能力(13)饱和度 (14)道路服务水平 (15)交通拥堵与堵塞 (16)经济速度(17)瞬时速度 (18)运行速度 (19)区间速度 (20)临界速度(21)区间平均速度 (22)交通密度 (23)客货转运量 (24)客货流量(25)计算行车速度 (26)道路 (27)平面线形 (28)纵断面线形(29)横断面线形 (30)基本通行能力 (31)可能通行能力 (32)车头间距(33)车头时距 (34)方向分布系数 (35)公路技术标准(36)公路通行能力四、简答1、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等级是怎样
7、划分的?各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2、什么是道路?它包括哪些主要种类?各技术等级公路的定义是什么?3、我国公路和城市道路设计依据的标准和设计规范有哪些?4、 城市道路有何功能?5、城市道路与公路比较有何特点?6、城市中各类道路的定义是什么?7、现代汽车交通有何特点?8、城市道路网有哪些形式?各有何特点?9、举例说明公路网有哪些典型图式?各适应什么地形?10、为规划公路网要进行哪些综合经济调查?11、规划公路网有何基本要求?12、对旧路进行技术改造应遵循什么原则?13、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道路运输的特点是什么?14、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相比有哪些特点?它在公路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
8、么?15、公路勘测设计为什么要分阶段进行设计?针对不同情况如何选用设计阶段?16、设计文件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17、公路等级选用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18、什么是计算行车速度?各技术等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是多少?19、公路路线设计依据中包含哪些交通因素?20、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有哪几种?各自适用什么情况?21、公路工程建设应遵循哪些程序?22、公路的城市道路化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变化给公路设计和管理带来哪些值得研究的新问题?23、本课程研究的内容是什么?谈一谈你准备如何学习这门课?24、我国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哪几类?25、应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注意哪些问题?26、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是由哪
9、些子系统组成?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27、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8、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哪些篇?29、对城市快速路的主要技术标准要求有哪些?30、道路等级系数的意义是什么?它如何体现服务水平?31、城市路网布局应注意哪些问题?3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3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我国公路分为哪几个等级?34、简述公路“两阶段勘测设计”的程序步骤。35、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36、设计速度的定义是什么?第二章 汽车行驶理论一、填空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 ) 、 ( )和( ) 。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
10、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 )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 )曲线。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 。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 。5、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 )消耗和( )磨损。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 ) 、 ( )和( )三种。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 )米。8、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园曲线半径小于( ) ,应设缓和曲线。但( )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11、。9、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 ) ,其方程表达式为( ) 。10、无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缓和段过渡形式可采用三种方式,即( ) 、 ( ) 、 ( ) 。11、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 ) 、 ( )和( )等因素有关。1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 )米时,应在平曲线( )设置加宽。13、当公路需要加宽时,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 )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 )类加宽值;对于不经常通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 )类加宽值。1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 ) 、 ( ) 、 ( ) 。15、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
12、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 )米,物高( )米。16、行车视距分为( ) 、 ( ) 、 ( ) 、 ( )等四种。17、停车视距可分解为( ) 、 ( )和( )等三部分距离。18、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应满足( )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应保证( )视距的要求。19、平曲线上行车视距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 ) ,另一是( ) 。20、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 ( ) 、 ( ) 、 ( ) 、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二、选择1、横向力系数的定义( )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 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2、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
13、的( )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A 外侧路肩边缘 B 外侧路面边缘 C 路面中心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 )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A 路基未加宽时 B 路面未加宽时 C 路面加宽后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进行。A 外侧 B 内侧 C 中侧5、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 。A 超车视距 B 停车视距 C 会车视距6、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7、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 。A 内边轴旋转 B 中轴旋转 C 外边轴旋转 8、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14、)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9、一般公路在旧公路改建时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10、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 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 。A 3% B 2% C 5 % D 非定值11、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 横向力系数12、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13、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双柳线
15、 D 回旋曲线14、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 ) 。A 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 B 控制最大超高横坡度 C 保证冰雪路面行车安全 D 比纵坡指标更科学合理15、不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 )行程。A 3s B 5s C 6s D 9s16、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 )的法向距离。A 路中线 B 路面内边缘线 C 行车轨迹线 D 路基内边缘线17、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 ) 。A 1.5% B 2% C 3% D 路拱横坡度三、名词解释(1)汽车回转质量换算系数 ;(2)汽车牵引平衡方程;(3)制动距离 S;(4)汽车最高速度;(5)汽车最
16、小稳定速度;(6)汽车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图;(7)汽车的牵引特性图;(8)横向力系数;(9)缓和曲线(10)缓和曲线的切线角;(11)停车视距;(12)超车视距四、简答1、汽车行驶时受到哪些阻力?这些阻力是怎么产生的,并受哪些因素制约?2、附着系数 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因素?路线设计时是如何使用纵向 和横向 的? xy3、绘出汽车行驶受力图(分别按纵向上、下坡和横向双坡绘制) ,表明各力的名称、方向和作用点。4、汽车是如何从构造上保证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倾覆事故的?5、道路路线设计时如何保证汽车不发生横向与纵向滑移?6、什么叫横向力系数 ?横向力系数 与横向附着系数 有何关系?y7、用汽车的动力特性
17、曲线解释临界速度是该档位最小稳定行驶速度。8、完成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横向受力平衡关系的推导: 。siRV127/9、为什么要限制横向力系数 不能过大,限制值是多少?10、汽车行驶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什么?11、汽车的行驶性能有哪些?12、为什么汽车的行驶速度提高,作用在汽车上的牵引力反而越小?13、汽车在弯道上行驶会出现横向失稳?行驶在弯道内侧要比在外侧显得稳定?1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哪些阻力?影响阻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15、汽车行驶的两个条件是什么?16、试论述汽车的制动过程。17、汽车由直线驶入圆曲线的轨迹方程是什麽?18、汽车动力特性包括哪些内容?由此决定了道路路线设计哪两个指标?动
18、力特性对路面有何要求?19、什么是汽车的动力因数?写出表达式并说明式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20、应用公式表达汽车行驶中遇到的各种阻力。21、用弹塑性体变形理论解释滚动阻力的产生。22、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23、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24、何谓超高?设置超高的原因及条件分别是什么?25、简述无中央分隔带超高缓和段绕内边轴旋转的形成过程。26、简述无中央分隔带超高缓和段绕中轴旋转的形成过程。27、行车视距的种类有哪些?分述其构成并说明各级公路对行车视距的规定。28、简述视距包络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29、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如何选用圆曲线半径?30、简述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五、计
19、算1、若二级公路的设计车速取 V=80 hkm/, 13.0ax、 06.、 08.maxbi、07.bi,试计算园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值和一般最小半径值(取 50 米的整数倍) 。2、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 V=120 /,路拱横坡度为 2%,若横向力系数采用 0.040。试计算不设超高园曲线最小半径(取 500 米的整数倍) 。3、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 80 千米/小时) ,有一处弯道半径 R=300 米,试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和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时间的要求计算该弯道可采用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取10 米的整数倍) 。4、某新建三级公路有一处弯道,其平曲线半径 R 取 120 米,偏角 42
20、39,若该平曲线设置为基本型,其缓和曲线长度最大可取多长?5、某新建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 R 为 400 米,缓和曲线长为 80 米,试计算缓和曲线上距起点 40 米点和缓和曲线终点的坐标(以缓和曲线起点为原点) 。6、从某公路设计文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中摘抄的一组路线设计资料如下:JD8: K3+425.982 8ZHK3+311.099 8YK3+346.099 8YHK3+492.155 8ZK3+527.155 JD9:K4+135.169=K4+047.436 9Z=K4+221.135试计算(1)JD8 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2)计算 JD
21、9 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7、已知两相邻平曲线:JD50 桩号为 K9+977.54,T=65.42 m,缓和曲线长 hl=35 米,切曲差J=1.25m;JD51 桩号为 K10+182.69,T=45 .83 m。试计算(1)JD50 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2)JD50JD51 交点间的距离;(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为多少。8、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 R=400 米,交点桩号为 K8+075.756,偏角527y,若缓和曲线长度为 70 米,试计算该平曲线的五个基本桩号。9、某改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 80 公里/小时,路
22、面宽度 9 米,路肩宽 1.5 米,路拱横坡度采用 2%,路肩横坡度为 3%。有一弯道超高横坡度为 6%,加宽值为 1.0 米,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中轴旋转方式,超高渐变率取 201,试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10、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 80 公里/小时,路面宽 9 米,路肩宽 1.5 米,路拱横坡度采用 2%,路肩横坡度 3%,有一弯道超高横坡度为 6.0%,全加宽值为 1.0 米,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内边轴旋转方式,超高渐变率取 150,试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11、假设车轮距为 1.7 米,装载重心高度 hg=1.8 米,曲线半径 R=50 米,路拱横坡io=3,求倾
23、覆的临界速度?12、在冰雪覆盖的光滑路面上,以保持转弯时 不超过 0.07,求在半径为 50 米,超高率 6的弯道上,行车速度不超过多少 Km/h?13、已知某解放 CA-10B 型汽车在海拔 H=2000 米高原上满载行驶, ,f=0.02,且车辆进入 i=0.05 的坡道的初速度 。10.32.05 160/Vkmh(1)驶出该坡道的末速度是 ,该坡道长 S=?235/Vkmh(2)若该坡段较长,求在该坡道上稳定行驶的速度 0?(提示:使用海拔荷载修正系数和 D-V 图)14、某解放 CA-10B 型汽车行驶 5km/h 的道路阻力 值如下表所示,设 ,应用动力1特性图和经济特性图求解:里
24、程号 道路阻力 0-1km 0.041-2km 0.082-3km 0.063-5km 0.05(1)按各路段相应的最大稳定车速行驶时,全程耗油量?(2)按各路段相应的最小燃料消耗速度行驶时,全程耗油量?15、一卡车入某上坡道时的初速度为 65km/h,该档位最小稳定速度为 30km/h,求不使车速下降到 35km/h 以下时不限坡长的道路最大纵坡值?并计算坡长为 300m 时,可设多大坡度?( ,道路 ,汽车 ,对应 V=60km/h,D=0.0315;对应102.f082.1V=35km/h,D=0.049。 )16、已知 , ,f=0.015, ,利用教材 P47 图 3-7(张雨化hk
25、mV/61 hk/452 2.1主编)计算当(f+i)/ 为 0,2,3,4,6,8 时的缓坡最小长度和陡坡最大长度?17、参见教科书“汽车技术性能表” ,比较解放 CA10-B 和上海 SH760 两种汽车的牵引力、车速、动力因素。18、某解放 CA10-B 汽车自重 3.8t,载货 3t,标准满载 8.025t,在海拔 1000m 的公路上坡行驶,道路滚动阻力系数 ,初速度 ,求:02.f hkmV/601(1)今欲不换档以动力上坡,i=1.06,则此路段最短距离为多少?(2)当坡长为 300m,若要求驶出该坡段的末速度为 ,则要求该坡段hk/401最大可设多大的纵坡?(3)若汽车以 的速
26、度匀速上坡,则此坡段的最大纵坡时多少?hkmV/601第三章 公路平面设计一、填空1、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 ) ;另一条是( ) 。2、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 )和( )组成的。3、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 )和( )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4、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即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是指:高速、一级公路为( )标高;二、三、四级公路为( )标高。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 )阻力、 ( )阻力、 ( )阻力和( )阻力等四种。6、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 ) ,且坡长不得( )最小坡长的规定值。7、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坡度,一般使以
27、接近( )和( )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 3KM 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 。8、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 ) ,两坡转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 。9、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 )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 ) 。10、纵断面设计的最后成果,主要反映在路线( )图和( )表上。二、选择1、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 。A 路基中线标高 B 路面边缘标高 C 路基边缘标高 D 路基坡角标高2、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 。A 路面中线标高 B 路面边缘标高 C 路缘带外侧边缘标高 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3、
28、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 行车时间和视距 D 视距和理性加速度4、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 。A 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5、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合成坡度的限制值为 10%,设计中某一路段,按平曲线半径设置超高横坡度达到 10%则此路段纵坡度只能用到( ).A 0% B 0.3% C 2% D3%6、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的大小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行驶。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7、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 )时汽车行驶的安全。A
29、上坡 B 下坡 C 平坡8、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 。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9、公路的最小坡长通常是以设计车速行驶( )的行程来规定的。A 3-6s B 6-9s C 9-15s D 15-20s 10、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D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 )的整数倍桩号处。A 5m B 10m C 20m D 5.0m1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竖曲线采用( ) 。A 二次抛物线 B 三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D 双曲线13
30、、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设计成果。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14、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应小于( ) 。A 0.3% B 0.4% C 0.5% D 0.6%三、名词解释1、行车视距;2、停车视距;3、会车视距;4、超车视距;5、公路的纵坡度;6、平均纵坡;7、合成坡度;8、爬坡车道 9、转坡角四、简答1、在纵断面设计中,确定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因素分别有哪些?2、缓和坡段的作用是什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设置缓和坡段有何规定?3、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4、简述平、纵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原则。5、纵断面设计时怎样考虑标高控制?6、确定转坡点位置时应考虑
31、哪些问题?7、路线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哪些主要标高控制点?8、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9、按滑移稳定条件推求出汽车曲线行驶最小半径公式,并说明各量的物理意义及选用各量时应考虑的因素是什么?10、公路设计中为什么对最小平曲线半径加以限制?11、何谓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12、在公路几何线形中,对设计指标的确定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列举与其密切相关的设计元素。13、判断教科书(张雨化编)P83 图 4-16 的道路纵坡、横坡和水在路面流动的方向。14、路线线形设计中什么情况下应注意满足视距要求?15、何谓行车视距?设计中常用的视距有哪几种?各适用什么情况?16、当车
32、辆停在设有超高的弯道上,此时若 会出现什么情况?0vi17、简述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在道路设计中可用作缓和曲线的线形有哪几种?写出线形数学表达式。18、在道路设计标准中,对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进行规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9、弯道超高设计时,当计算 小于路拱横坡时,应如何设计超高?vi20、为什么弯道要加宽?当平曲线半径足够大时弯道还需要加宽吗?21、为什么弯道要设超高?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设超高?22、弯道超高设置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及其适用性?23、何谓反超高?在什么情况下设置反超高?并采取哪些安全设施?24、平面线形有哪几种基本组合方式?对这几种组合形式说明技术标准要求(R 比、曲线长、直线
33、等) ,并说明组合中应避免出现什么曲线及理由?25、城市道路(公路)对桥头线形有何要求?26、回旋线有哪些性质?27、回旋线参数 A 的大小是根据哪些因素选定的?28、路线平面设计图中应表示出哪些内容?29、包络图视点轨迹是怎样确定的?30、在一级公路上应保证什么视距?为什么?31、在三级公路上应保证什么视距?为什么?32、在一级公路弯道内侧留视距平台吗?为什么?33、在三级公路弯道内侧留视距平台吗?怎么留?34、某路面横坡 2%,纵坡 4%,雨水沿什么坡度流动,坡度多大?35、何为路线的平面?36、综述平面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性特征。37、为什么过长的直线不是好的线形?平面直线有哪些标
34、准?38、平曲线半径规定了哪些指标?39、横向力系数 对汽车行驶的稳定性、经济性、舒适性有何影响?40、何为小转角?为什么小转角要设置成大半径曲线?41、何为缓和曲线?为什么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42、缓和曲线 lS 与 LF 的省略条件是什么?43、视距的种类有哪些?设计时,如何采用三种视距标准?为什么?何为视距曲线、横净距?在平面和横断面上如何确定行车轨迹?44、平面组合线形有哪些?其曲率图如何绘制?45、何为超高、超高缓和段?设计时,超高坡度如何确定?46、公路超高设置的方式有哪些?47、何为加宽?标准规定加宽值考虑了哪些因素?设计时,如何确定加宽值和设置加宽?48、
35、何为加宽缓和段?加宽缓和段内加宽值的过渡方式有哪些?各适用的条件是什么?五、计算1、某二级公路连续纵坡设计时第一坡段纵坡为 7%,长度为 200 米;第二坡段纵坡为 6%,长度为 300 米,则第三坡段纵坡为 5%的坡长最多可拉多长? 纵坡长度限制表(米)5% 6% 7%900 700 5002、某公路有连续三个变坡点分别为:K8+700、K9+100、K9+380,对应的设计标高分别为:77.756 米、65.356 米、68.716 米。若在变坡点 K9+100 处的竖曲线半径为 3000 米,试计算:(1)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2)桩号 K8+980、K9+060、K9+150、K
36、9+220 的路基设计标高。3、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桩号为 K15+450,高程为 66.770 米,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3.68%和+2.06%。为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标高不得低于 68.560 米。试进行:(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的整数倍数)?(2)用确定的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起止点桩号。4、已知:在某弯道上 ,V=60km/h,R=150m,求其横向力系数 ?06.vi5、绘平曲线,标出下列要素在图中的位置:Eh,Th, 。HZYQZXhR,ZH QZHY YHHZJD3-7 T3-76、一汽车在驶入弯道后,由于故障突然停车,若已知该曲线的超高为
37、0.12,且由于路面泥泞其与轮胎间的摩擦系数仅为 0.11,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时汽车是否会发生横向滑移?7、在冰雪覆盖的光滑路面上,一般司机会降低车速以保持转弯时 不超过 0.07,以策安全。那么在半径为 50m,超高率为 0.06 的弯道上,车速不应超过多少才能保证安全?8、已知:计算行车速度 V(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5500 4000 2500 1500 600 350 150求:列表计算当路拱横坡为 0.015 时,弯道内外侧车道上的 值?9、已知直线上路拱横坡为 0.02,横向加速度变化率 取 0.31.0m/s3 ,其他条件见
38、下表:V(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一般 Rmin 650 400 250 125 60 30 15路面宽 m 7.5 7.5 7 7 7 6 6最大超高 %yi10 10 10 8 8 8 8路拱横坡 %zLs(m)试按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四个条件,计算各相应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并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指标相比较。10、课文中讨论了汽车行驶在弯道上产生滑移的可能,如果弯道的半径很小时,路面横坡不适当,汽车轮距 b 较窄,装载重心高度 h 又过大,车速 v 很高,则汽车有倾覆的可能,yi试分析汽车在临界倾覆状态时上述诸因素的关系。假设:b=1.7m,h=1.8
39、m ,R=50m , =-yi0.03(反超高) 。求:倾覆的临界速度?11、在气候良好,交通量不大时,部分汽车采用比设计速度更高的速度,特别在低等级公路上,据测,一些艺高胆大的司机采取的 可达 0.3,问:在 R=50m,超高率为 0.06 的弯道上,这类汽车的时速可达多少公里?12、列表整理公路平面线形各项技术指标(参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极限 Rmin,一般Rmin,不设超高 Rmin,不设缓和曲线 Rmin,圆曲线最小长度,同向及反向圆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停车视距,偏角 时的平曲线最小长度,超高附加坡度控制值(最大、最小) ,7平曲线加宽值等。13、用简单的透视图和超高设计图说明在超
40、高缓和段上超高过渡的过程,并标出排水不利的位置:(1)以内侧路面边缘为轴;(2)以中心线为轴;(3)以外测路面边缘为轴。14、已知某平原区三级公路上一弯道圆曲线半径 R=250m,HY 点桩号为 K3+420, =0.02,zi=0.03,ji(1)设计该圆曲线的超高率;(2)确定超高缓和段长度(分为以中心为轴和以内侧路面边缘为轴的两种情况) ;(3)绘超高设计图,比例尺横向 1:500,竖向 1:10,图中表示出内、外侧路基边缘、路面边缘和路中心线。A 、以中心线为轴;B、以内侧路面边缘为轴。15、平原区三级公路某交点里程为 K4+300,偏角 ,根据地形条件,道路中0234y心距交点桩距离
41、以 9m 为宜,试完成下列设计内容:(1)确定平曲线半径;(2)选用适宜的缓和曲线长度;(3)确定园曲线部分的超高和加宽值;计算 ZH、HY、QZ、YH、HZ 各点的桩号;(4)绘弯道超高设计图,比例尺横向 1:500,竖向 1:10(提示:以设计中线为轴) ;(5)列表表示 ZH、HY、QZ、YH、HZ 各点的左右路基边缘线,路面边缘线的设计高程与中心线设计高程的相对关系;(6)绘制弯道平面设计图(比例尺 1:500) ,标示出切线、中线、路缘线、路肩线、桩号等。16、某山区三级公路有一处弯道,因工程非常艰巨,只能保证行车视距 50m,为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拟在曲线两端设置限速标志,应限速多少
42、?(提示:应用停车视距计算公式,其中t=1.8s,i=0, =0.5,lo=10m) 。17、绘图并列式表达停车视距的组成。18、用超高设计图表示一下内容:(1)当缓和曲线很长,为控制附加坡度不小于 1/330,而使超高缓和段长度小于缓和曲线的长度;(2)为美化路容,在超高缓和段起点和终点迭加竖曲线;(3)同向曲线间直线较短时的超高设计图;(4)反向曲线间直线较短时的超高设计图。19、山区三级公路某弯道,已知: ,R=30m,Ls=25m,St=30m,求 QZ 之最大横净70距 Zm?20、山区三级公路某弯道,已知: ,R=50m,Ls=30m,St=30m,求 QZ 之最大横净8距 Zm?
43、21、山区三级公路某弯道,已知: ,R=40m,Ls=40m,St=30m,求 QZ 之最大横净90距 Zm?22、整理城市道路平面线形各项技术指标:(参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Rmin,推荐最小半径 Rmin,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 Rmin,平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停车视距,偏角 时的平曲线最小长度,最大超高横坡度,超高附加坡7度控制值,平曲线加宽值等。第四章 路线纵断面设计一、填空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由( )、( )、( )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组成。2、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由( )、( )以及错车道组成。3、路基填土高度
44、小于( )米大于( )米的路堤称为一般路堤。4、路基挖方深度小于( )米、一般地质条件下的路堑称为一般路堑。5、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 )与( )的比值来表示。6、为防止零星土石碎落物落入边沟,通常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设置( ) 。7、若平均运距( )免费运距时,可不计运费。8、土石方纵向调配时,从( )体积重心到( )体积重心的距离称为平均运距。9、计价土石方数量 V 计 =( )+( ) 。10、填方=本桩利用+( ) ;挖方=本桩利用+( ) 。11、填缺=远运利用+( ) ;挖余=远运利用+( ) 。12、本公里土石方调配完毕,应进行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式为:(
45、跨公里调入方)+挖方+( )=(跨公里调出方)+( )+废方。13、一般情况下, ( )路基和填土高度小于( )米的矮路堤均应设置边沟。14、中间带由( )及两条左侧( )组成。15、取土坑分为( )和( )两种方式。16、路基工程中的挖方按( )体积计算,填方按( )体积计算。17、横断面设计成果主要是( )和( ) 。二、选择1、 ( )的横断面称为典型横断面。A 特殊设计 B 经常采用 C 不常采用2、一般路基是指( ) 。A 填土高度在 12m 以下的路堤 B 填土高度在 20m 以内的路堤C 边坡采用 1:1.5 的路堤。3、一般路堑是指( ) 。A 一般地质条件下挖方深度不小于 2
46、0m 的路基B 一般情况下,挖方深度在 10m 左右的路基。 C 挖方深度小于 20 的路基4、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 ) 。A 应扣除桥涵,挡土墙的体积 B 不扣除桥涵体积 C 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5、人工运输土石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 ) 。A 20m B 10m C 50m 6、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 。A 免费运距 B 平均运距 C 超运运距 D 经济运距7、下面关于横断面上“经济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地面横坡度不大时,挖方和填方基本平衡的标高控制点B 当地面横坡度较陡时,路基多挖少填的标高控制点C 当地面横坡度很陡时,路基全挖或深挖的标高控制点。D 纵坡面上沿线各种标高控制点的统称。8、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