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刘大功刘大功生于 1954 年 11 月,1973 年 3 月参加工作,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现任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历任一拖公司团委书记、一拖锻造厂党委书记兼纪委书记、一拖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先后被评为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2005 年年度中国工业经济十大风云人物、拖拉机工业 50 年最具影响的 50 位人物、全国农机流通体系建设十大功勋人物。熟悉动力机械设计,同时在企业管理及生产经营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他带领着一拖,凭借 150 万台拖拉机的生产经验以及由此奠定出独具特色的工艺水平和技术实力,中国一
2、拖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卓越的农业机械制造专家,在这一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刘大功 2002 年 1 月担任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拖集团公司)总经理,2004 年 3 月担任一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在工作实践中,他清醒地认识到要加快一拖公司这样的传统大型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解决结构性矛盾和克服体制性障碍。因此,刘大功明确提出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管理再造为基础、以开放带动为原则”的企业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一体两翼(以产品经营为主体,以资本运作和战略联盟为两翼)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抓好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体制改革,把一个拥有 50 年历史的老企业塑造成为一个年轻的成
3、长型企业。“十五”期间,一拖集团公司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彻底摆脱了长期以单一履带式拖拉机产品为支撑的困境,形成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机械、汽车和零部件制造多元发展的格局。经济总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企业持续增长能力不断增强。销售收入由 2001年的 21.6 亿元增长到 2005 年的 77.6 亿元,年均增长 37.6%;利润由 2002 年的 1083 万元增长到 2005 年的 1.1 亿元,年均增长 114.3%;税金由 2001 年的 1.23 亿元增长到 2005 年的 2.4 亿元,年均增长18.1%;2005 年出口创汇 3050 万美元,同比增长 37.3%。自主创新能力
4、进一步提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开发了大型拖拉机、柴油机、小麦/水稻联合收割机、压路机和农村工程机械等拥有自主产权、知名品牌的系列产品。产业位势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主导产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5 年,拖拉机销售 16.4 万台,位于行业第一;农村工程机械销售 5480 台,位于行业第一;柴油机销售 7.5 万台,位于非道路用柴油机行业第一;压路机销售 2050 台,位于行业第二;低速汽车销售 2.4 万台,位于行业第二。“十五”期间,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已经跃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刘贵兴,男,出生于 1964 年,汉族,MBA,高级经济师与时俱进
5、谋发展 不断开拓创辉煌刘贵兴重庆天助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江津市汇兴建材、汇兴矿业、汇兴汽车运输公司的董事长。江津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江津市中小型企业协会副会长,江津市珞璜镇商会副会长。重庆江津市第十三、十四人大代表,江津区十五次人大代表,曾荣获“江津市光彩之星带头人”、“江津市青年工商创业带头人”、“江津市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下海吃螃蟹 借力求发展1994 年,刘贵兴和几名下岗职工一道,自筹资金,买下了濒临倒闭的珞璜高石红砖厂,组建了江津市汇兴建材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发展之路。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必须对自己的发展进行统筹谋划。刘贵兴认真分析了企业的情况
6、:产品单一规模不大,资金不足,技术低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只能借力,企业的定位只能是配角。刘贵兴以此为出发点,决定甘当配角,与地维水泥公司合作。果断投资 200 万元组建了年产 1800 万条复膜塑料水泥包装袋厂,投资 180 万元组建汇兴矿业公司,建成年产 100万吨的石灰石矿、石英砂矿生产线。 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刘贵兴不断招贤纳士,引进各类人才。并重合同,守信誉,重质量,严管理,内求创新,外讲诚信,公司产品遍销重庆市各区县,得到了客户单位的一致好评。与时俱进 再创辉煌2003 年刘贵兴与朋友一道投资 2 亿,组建重庆天助水泥有限公司,新建目前重庆最大的一条 2500t/d 干法水泥生产线
7、,采用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煅烧工艺,具有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被重庆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渝计委资(2003)913 号文确定为重庆市 2003 年第二批区县贴息骨干项目。 2004 年 8 月投入生产,2005 年又投资 5000 余万元建两条 120 型商品混凝土年产 60 万立方米的生产线,2006 年10 月投资 2.3 亿建设第二条 100 万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土建工程现已完工进入设备安装将于 2007 年 8 月投产。2006 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 5.3 亿元。“天助”牌水泥被评为重庆市名牌产品。刘贵兴始终坚持“凝聚人才、共创辉煌”的理念,引进各类高中级技术管理人才 48 人,对公司的发
8、展打下良好基础。刘贵兴本着“诚实经营、回报社会”的宗旨,为镇乡、村道路改造、为治安管理、非典防护等捐资近 100 万元,深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十年来,公司经刘贵兴的打造,已发展成为集矿山开采、建材生产、汽车运输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大型建材企业。为实现市委“工业强区”战略决策,成为骨干企业。多次荣获江津市私营企业十强、工业企业十佳等荣誉称号。注重企业文化 打造天助精神天助公司在刘贵兴的精心策划下,秉承“社会是公司的基础,股东是资金的来源,人才是公司的财富,质量是公司的生命,文化是公司的纽带,用户是公司的父母”的企业理念。他认为公司发展的灵魂是文化,公司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公
9、司是否坚持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是要确立一种适合公司实际的文化理念,其核心是催人向上的“创新求实、乐于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企业精神。为了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刘贵兴自建厂开始就从环境和职工文化生活等方面全方位打造,公司建起了4000m2 的办公大楼,5000m2 的职工单工楼,有篮球场、网球场、职工活动中心、多功能厅、资料阅览室等场所,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公司一日三餐实行免费工作餐。公司人文环境、经营基础、建设基础等都达到了同行业先进水平。十三年磨一剑“十几年的经营,十几年的艰辛,十几年的奋斗,成效显著”。刘贵兴在创业的过程中,不知遇到了多少困难,经历了多少艰辛,享受了多少喜
10、悦,最终才获得如此显著的成效。创建十几年来,公司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表彰:1999 年被江津市人民政府评为 19971998 年度私营企业十强;1999 年包装袋厂被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定为国家水泥包装袋生产定点企业;2000 年被重庆市乡镇企业管理局评为机制一级优胜企业;2000 年和 2001 年被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光彩之星企业;2002 被江津市人民政府评为工业十佳企业;1998 年至今,每年均被江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02 年被江津市工伤保险委员会评为年度工伤保险工作先进单位。2006 年江津区工业企业十强。等等十几年来,刘贵兴带领全体员工奋力拼搏、不
11、断进取、吃苦耐劳,将一个小砖厂发展成为一个集矿山开采、建材生产、汽车运输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大型建材企业。被江津区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工业企业。企业家精神 洒向人间都是爱刘贵兴经常说一句话:“一个人无论事业做多大,地位有多高,都不能忘本。我永远是农民的儿子。”他不但这样说,也这样做。尽管他很富有,但他生活简朴,从不赌博,依然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刘贵兴创业十几年来,依法纳税,从没有偷税漏税的现象。迄今为止,他已经纳税超过 6000 万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刘贵兴把政府和地方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想地方之所想,急地方之所急,千方百计解决困难。每年出资 15 万元用与珞璜到老虎岗机耕道的维修,方便了数千农民的出行;出资 50 万元将珞璜街到健力实验学校的道路硬化,让 2000 师生免走泥泞小道;捐资 80 万元重修、加固珞璜一号桥到汇兴路的公路,让车辆畅通无阻;为了解决珞璜派出所打黑追逃经费不足,他捐赠 10000 多元;为支持珞璜镇抗击非典工作,他又捐赠 10000 多元;2006 年又捐助 10 万余元支持地方抗旱救灾天助水泥公司点火生产这件大事,他似乎忘了,因为没有搞庆典。而他想到的是一些学校办学条件还不太好,有些学生家庭还很贫困,于是点活“庆典”变得很特别:把 10 万元现金捐赠给了学校。致富思源不忘本,洒向人间都是爱。这,就是刘贵兴的本色。